天天看點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2019年國慶前一天,在北京市人民大會堂裡,舉行了一場隆重的授勳儀式。

其中有我們的袁隆平爺爺,還有我們熟悉的申紀蘭書記,也有許多我們叫不上名字的人。

但他們個個都是人民的英雄,人民的榜樣。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李延年

而在諸多人裡面,有一位身穿老式軍裝的老者最為突出。

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李延年。

如今的他已經93歲高齡,但在那個年代他也是位英俊的少年。

可能大家會好奇他究竟是誰?為何能被中央請到人民大會堂?

他又做出了哪些貢獻?為何能讓中央軍委高度評價?

帶着這個疑問,讓我們一起走進那段峥嵘歲月,揭開李延年身上的秘密!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出身貧苦,遭受壓迫

李延年,1928年生人,家住河北昌黎的一個偏遠農村。

在那個年代出生的孩子,仿佛都有着相同的宿命,

李延年的家庭非常的貧困,平日裡想吃一頓飽飯都難,更别提像其他孩子一樣上學讀書了。

等稍大點以後,李延年便被送去了地主家裡做長工,每日不僅要幹各種苦活累活,甚至還要遭到毒打和謾罵。

可是為了一頓飽飯,為了能夠活下去,他隻好忍氣吞聲,承受各種白眼。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然而這樣的日子并沒有持續多久,家鄉就遭到了侵華日軍的攻擊,地主家因勾結日本人,被八路軍所殺。

李延年隻好跟随父親到處流浪,過着生不如死的日子,一路上不僅要為填飽肚子發愁,更要時刻警惕日軍的偷襲。

從那個時候開始,李延年就對侵略者充滿了仇恨,并希望自己也能像八路軍戰士一樣,扛起武器包圍自己的家園。

隻可惜生不逢時,年齡太小無法入伍。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八路軍戰士

就這樣過了幾年後,李延年漸漸長成了大小夥子,也對未來的路有了模糊的判斷。

1942年,14歲的李延年跟着幾名同鄉一起外出謀生,他們輾轉數日,來到長春的一家糧食廠打工。

因為年齡小,什麼也不會,李延年隻能做着又苦又累的苦力活,做苦力活也就罷了。

關鍵老闆還指令李延年,忙完主要工作還需要照顧他們一家人的起居,也就兼職保姆。

這還沒完,如果幹得不好,或者老闆不滿意,甚至還要遭受一頓毒打。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解放前的東北

俗話說: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

直到有一天,李延年因為工作太累,忘記了老闆吩咐的訓示,結果老闆揚手就要攻擊他。

但這次李延年沒有再選擇隐忍,而是舉起手進行了還擊,一拳就将老闆打在了地上,身旁的同僚看到除了有些害怕,還有絲絲激動。

此事爆發後,李延年收到了老闆的解雇通知,其實就算不被解雇,李延年也不會再做下去了,因為他早就想好了出路。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影視劇李延年

決然參軍,征戰沙場

1945年10月,此時距離抗日戰争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可是國内的局勢仍然不樂觀。

蔣某人為了增加談判的話語權,不斷的搞出小動作,先是大量的搶收日軍交出的城池,

後又不斷向解放區運兵,試圖挑起内戰。

但這些事情對于那時的李延年來說,有些太過遙遠,他隻想完成小時候的夢想,參加八路軍對抗侵略者。

可當他報名的時候才發現,現在已經沒有了八路軍,李延年不免有些心灰意冷。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報名解放軍

不過報名處的從業人員又告訴他,現在的解放軍就是以前的八路軍,李延年這才放心地報了名。

很快李延年就通過了考核,被編入東北吉黑縱隊,雖然現在參軍相對較晚,但絲毫不影響李延年的發揮。

經過為期一個月的新兵訓練,李延年便練就一身強壯的體魄,以及各種武器的使用技巧,這也給他後期的戰鬥帶來了很多幫助。

同年12月,李延年所在的連隊收到任務,榆樹縣有一波國民黨僞保安團,需要用最快的速度進行消滅。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解放戰争

這是李延年第一次上戰場,要說不緊張那是假的,可戰鬥開始沒多久,李延年就适應了。

并且每次沖鋒,李延年總是第一個沖出隊伍,對着面前的敵人瘋狂進行掃射,仿佛要将這些年積累的仇恨全部釋放出來。

戰鬥結束後,李延年因表現突出,作戰勇敢,被記小功一次。

第一次上戰場就立功,連長對他重點進行了表揚,李延年心裡也是非常的高興。

但他并沒有驕傲自大,趁着休息空檔期,經常會向一些老戰士,請教戰場上的經驗,以及武器的使用技巧。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東北野戰軍

從這就可以看出,一個人成功的背後,往往要付出比别人多數十倍的努力。

1946年4月,第一次長春戰役打響,李延年跟随部隊一路勢如破竹,經過5天4夜的激烈戰鬥,成功擊敗守城的2500餘名敵軍,以及俘虜1.4萬餘名敵軍,其中還包括日軍200多人。

這一戰可謂是大獲全勝,也為後期東北的戰鬥開了一個好頭。

随着參加的戰鬥越來越多,李延年的職位也是越來越高,先是升到了副班長、班長,之後又升到了副排長、排長。

不過此時的李延年名氣并不是很大,畢竟東野的人數很多,就算連長也是數不勝數。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但這一切等到遼沈戰役結束,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黑山狙擊戰時,第十縱隊司令梁興初下了死指令,不管付出什麼代價都要守住陣地,大部隊支援很快就會到位。

梁興初雖然是這麼說,但大部隊什麼時候能到他也不知道,可這是上級下的指令,他也隻能遵守。

而他安排駐守的人就是李延年,要知道當時敵方部隊是廖耀湘兵團,不管武器裝備還是人力戰鬥力,都要遠超于我軍。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黑山狙擊戰

可即便這樣李延年都沒有退縮,也沒有感到恐懼,為了能夠打敵方個出其不意。

李延年率領部隊,連夜急行軍趕往目标陣地,而此時敵方的汽車也在不斷地運送兵力。

然而到了天亮的時候,李延年的部隊竟然超過了敵方的汽車,提前一步進入了陣地。

等到工事都快建好了,敵方也開始發起了第一輪的沖鋒。

此時的李延年臨危不亂,一邊指揮戰士們進攻,一邊拿起武器對敵人進行掃射。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就這樣,戰鬥一直持續了三天三夜,敵我雙方都遭到了巨大的傷亡,但李延年的部隊仍沒有讓敵人前進一步。

如果說解放戰争是李延年的名聲之戰,那麼抗美援朝就是輝煌之戰。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解放戰争打完以後,李延年雖然立下赫赫戰功,但并未居功自傲,依然奔波在一線,帶着部隊輾轉湘西地區進行剿匪。

好不容易等土匪清剿完畢,李延年又接到新的訓示,需要立即整合部隊,出征北韓參戰。

1951年2月19日,李延年被編入志願軍47軍,任第7連連長。

此時北韓的戰争已經進入了白熱化階段,美軍正在借着談判的機會準備發動秋季攻勢,

我軍自然不可能讓美軍的如意算盤得逞。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秋季攻勢

果然47軍剛剛接替了65軍的防務,就遭到了美騎兵第1師以及美3師的攻擊。

可令美軍沒想到的是,經過連續一個月的轟炸,寸土未得。

這一戰47軍打出了氣勢,打出了國威,可他們仍然來不及休整,繼續輾轉多地進行作戰。

據李延年老人回憶,最令他難忘的就是346.6高地反擊戰。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那是在1951年的10月份,47軍司令部指令李延年所在的營部,去對失守的346高度反擊。

收到任務以後,李延年一刻都不敢耽擱,帶着部隊晝伏夜出,直接從左路攻擊上去,隻用了不到三個小時,就拿下了五個山頭。

然而他們剛占領山頭不久,就遭到了美軍的炮火攻擊,李延年連隊也是大幅減員,等戰鬥持續到下午,整個7連隻能組成4個班了。

可反觀其他方向攻來的連隊,更加慘不忍睹,連長指導員犧牲的比比皆是。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抗美援朝

但李延年臨危不亂,重新整編部隊,追悼犧牲的烈士,再鼓舞全體戰士的士氣。

李延年能言善辯,非常善于做說服,經過他的宣導,戰士們很快就變得鬥志軒昂。

都說志願軍在北韓是以弱勝強,但我并不這麼認為?什麼叫強?

武器裝備算強,飛機大炮算強,那意志力算不算強?

在李延年的帶領下,每個人都将潛力發揮到了極限,爆破班的班長,拿着兩個爆破筒,面對60多名敵人,義不容辭沖上去和敵人同歸于盡,隻為守住陣地。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扔爆破筒

戰鬥結束後,李延年所在部隊共殲滅敵軍600餘人,打退敵軍數次進攻,也成功守住了346.6高地。

是以,經組織決定,記李延年特等功一次,并授予一級英雄榮譽稱号。

戰争年代視死如歸,英勇骁戰,和平時期淡泊名利,默默奉獻。

從北韓回來以後,李延年又一頭紮進了祖國的建設之中,幾十年如一日,從來不為自己争取什麼。

即便生活過得再苦再難,李延年依然保持初心,昔日的那些軍功章和證書,也被他藏了起來,就連身邊的警衛員都不知道。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離休以後,李延年依然關心國家大事,自覺學習黨的創新理論,經常走進學校,為青少年講述當年的戰鬥故事,傳承戰鬥精神。

什麼是英雄?這就是英雄!

一戰斃敵600人,中央将其請進人民大會堂,93歲的李延年到底有多牛

謹以此文,向共和國英雄李延年同志,表示最崇高的敬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