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戰國第八強國,被打滅了又複國,趙國消滅的中山國到底有多難打?

戰國雄風中,有一個一直被忽視的國家,它并沒有戰國七雄那樣如雷貫耳的名聲,但卻是戰國時期的第八強國,它叫做“中山國”。

中山國是由白狄族所建立起來的國家,因為城中有座山,是以名為中山國。白狄族因為和戰國七雄是異族,又骁勇善戰,是以一直以來都不招其他國家的喜歡。

在晉國還沒有被韓、趙、魏三國瓜分的時候,中山國就很喜歡騷擾包括晉國在内的諸多諸侯國。在晉國被瓜分後,中山國的國土就位于趙國與燕國之間,是以一直以來都是趙國和燕國的眼中釘、肉中刺。

戰國第八強國,被打滅了又複國,趙國消滅的中山國到底有多難打?

趙國和燕國誓要吞下中山國這個心頭大患,而即使以當時趙國那樣的強國,都整整用了12年才滅掉中山國。不免讓人猜想,當時的白狄建造出來的國家,究竟有多強大?

畢竟,強大如趙國,滅中山國都付出了極其慘重的代價。

一、是心頭大患,也是打不死的小強

首先是中山國這個國家,堪稱是戰國曆史上的奇迹。

中山國國民源自于北方的遊牧民族,一直以永不言敗聞名于世。中山國本身也從一無所有到國力頂峰,期間屢敗屢戰、屢戰屢敗,實在是打不死的小強國。

戰國第八強國,被打滅了又複國,趙國消滅的中山國到底有多難打?

在還沒有三家分晉前,晉國曾是個大國,而中山國不過屈居一隅,後者想要發展自身,隻能通過戰争掠奪。然而中山國實力遠不如晉國,是以一直被打壓得死死的。

期間,中山國更是多次幾乎亡國,導緻史書上對于中山國有長達二十多年的記載是空白的。

三家分晉後,七國各自都防着彼此,形成了戰國七雄的局面。而中山國就得到了一段休養生息的時間,更是趁着這段時間火速實行了複興。

當時,中山武公開始學習起了其他諸侯國的各項制度,尤其是政治和軍事制度,說是東施效颦也好,但确實将“西施”的禮儀舉止等都學得有模有樣。為此,整個中山國都一度想着要“以夷制夷”、“借力打力”,先成為諸侯國,再超越其他諸侯國。

戰國第八強國,被打滅了又複國,趙國消滅的中山國到底有多難打?

而戰國最初,是魏國先抽出空來攻打中山國,派了兵家出身的吳起和名将樂羊,一路将中山國打退到了老巢太行山内。

國雖滅了,但中山國的國主恒公并不死心,帶着殘餘的部隊,開始打算重建中山國。就這樣建呀建呀,二十年後,萬丈高樓又在平地起了。

這一次,中山國就定都在靈壽,位于當時趙國的北部,整個中山國更是直接将趙國分成了兩部分。

此時的趙國焉能不氣,有個國家就釘死在自己的國境内,換成哪個君王都要食不下咽、睡不安穩。中山國對于趙國,簡直是卧榻之虎。

戰國第八強國,被打滅了又複國,趙國消滅的中山國到底有多難打?

二、小強不再打不死

公元前377年,趙國派兵攻打中山國,無功而返。又一年,趙國想滅中山國的心未死,又再卷土而來,這一次也依然敗興而歸。

此後,趙國因為頻頻遭受秦國和齊國的騷擾,自身國力又下降,内憂外患之間,也顧不上中山國了。

中山國這次又趁着趙國喘息的時間,開始開疆擴土,并且修建了長城,防禦外敵。中山國本身地理位置就是易守難攻,此時再加上一道長城,趙國再想攻下中山,更是難上加難。

好在,低落了百來年趙國,終于迎來了一位明君: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深知,一昧窮兵黩武,終究是要不得善終的。國政要穩定、百姓要休養生息,國家才有再次強大起來的可能。

于是趙武靈王開始進行改革,其中以軍事改革最為出名,胡服騎射就是出自他手。在他帶領下的趙國,國力日漸強盛,不可同日而語。

這一次,滅中山國的時機也終于到了。

戰國第八強國,被打滅了又複國,趙國消滅的中山國到底有多難打?

趙國的軍隊通過胡服騎射的改革後,已經不可同日而語。趙國出兵就直入中山國腹地,中山的軍隊節節敗退,無奈隻能向趙國求和。

此時趙武靈王知道,其餘六國絕不會讓他真的吞掉中山國,如果他真的占領中山,怕是南韓和燕國就要殺過來的。于是趙武靈王點到即止,吞了中山國幾座城市,就帶着兵馬回老巢了。

從這之後,趙武靈王這個機靈鬼每隔幾年就故技重施,打到中山國的都城去。每次都不把人家打死,就打得半殘,擄走人家幾座城池,就給人家放回去,之後趙武靈王也帶着軍隊開開心心回家了。

中山國也知道再這樣一點一點被蠶食下去,遲早要亡,但對于趙國的強大,中山國自知已經無力回天,隻能苟延殘喘着,等待大限來臨之日。

這一天确實很快就來臨了,趙武靈王再次打到了中山國,此時中山王已經獻無可獻,隻能走上了消亡之路。

建國三百多年的中山國,自此滅亡,再無崛起過。

而吞并掉中山國的趙國,也借此不斷壯大國力,甚至最終達到了可以跟秦國互相抗衡的地步。

戰國第八強國,被打滅了又複國,趙國消滅的中山國到底有多難打?

三、蠶食領土,上兵伐心

史書令人沉迷的一點,便是從不同角度,可以看見完全不同的故事。

衆人都隻知道趙國一步一步蠶食掉中山國,卻不知道趙國為了吞并中山國,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從公元前305年趙武靈王第一次派兵攻打中山國,直到公元前296年中山國滅亡,期間整整十二年,趙國才完全拿下中山國。

趙武靈王第一次攻打中山國,是失敗的。當時他還沒有進行胡服騎射的改革,趙國軍隊并沒有半分後來勢不可擋的樣子。到他改革後,随即馬上将目标投向了中山國。

據史記載,趙武靈王這一次派出了二十萬大軍,以當時的趙國國力,可謂是舉國之力了。

當時的趙武靈王沒有選擇馬上吞并掉中山國,并非隻是忌憚南韓和燕國,而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中山國本國。

戰國第八強國,被打滅了又複國,趙國消滅的中山國到底有多難打?

中山國本身就有三百多年的建國曆史,又是異族統治,其民族凝聚力,遠非趙國這樣的諸侯國能比。如果一下子讓中山國亡國,也隻能得到中山國的國土,不能得中山國的民心。

要知道,中山國的軍隊可是能對抗趙國和燕國這樣的強國的軍隊,實力不可小觑。異族子民個個骁勇善戰,如果能為己所用,可不比直接殺掉要更有用途。

而中山國這個國家大家都知道,從一開始的彈丸小國逐漸強大起來,發家緻富的源頭還是在深山老林,數次瀕臨滅亡又再次強大,其強大的信念實在是令人震撼。

慕容複都未必有這麼堅強。

是以趙武靈王才沉下心來,每隔幾年耗費大量軍力去震懾中山國,一點一點磨平了中山國的銳氣,讓它逐漸能為己所用。

這拉長了十二年的時間線,也給了趙武靈王消化中山國的間隙。讓中山國不至于一下子群民奮起,反抗趙國。

自古攻什麼都不如攻心,趙武靈王此舉,不可不謂是擁有大格局的君王。

文/小羊

參考資料:

1、《先秦“興滅國”及相關問題研究》,楊柳

2、《燕、中山與北方文化圈關系補論》,陳光鑫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