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相比較普通的氣管鏡,這種氣管鏡在肺癌診斷中更有優勢

臨床上幫助呼吸科醫生診斷及治療疾病的兩大“神器”,一個是胸部CT,另一個就是支氣管鏡。提到氣管鏡檢查,很多人會本能的猶豫,甚至拒絕。畢竟一根那麼粗的管子,插到喉嚨和氣管裡去,想想都害怕。但是,很多疾病不做氣管鏡是無法診斷和治療的。

相比較普通的氣管鏡,這種氣管鏡在肺癌診斷中更有優勢

什麼是支氣管鏡?

支氣管鏡的檢查,其原理是将一根下端裝有攝像裝置的細管結構通過病人的鼻腔或者口腔插入到肺内的各級支氣管,通過攝像裝置來觀察支氣管内病變的情況。檢查過程中可以通過支氣管鏡鉗取可疑的組織進行活檢。是為呼吸系統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提供依據的一項重要檢查手段。除了普通支氣管鏡基礎上,超聲支氣管鏡在臨床診斷中能發揮更大作用。

什麼是超聲支氣管鏡?

超聲支氣管鏡是一種在支氣管鏡前端安裝超聲探頭的裝置,是支氣管鏡技術和超聲技術的結合。超聲支氣管鏡主要用于縱隔疾病的診斷、肺癌的分期、肺外周病變和肺結節的診斷等。

相比較普通的氣管鏡,這種氣管鏡在肺癌診斷中更有優勢

一些位于氣管或支氣管外的病變是正常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盲區”,因為正常支氣管鏡隻能看到位于氣管、支氣管内的病變,而對管外的病變常常無能為力。超聲氣管鏡能通過超聲定位支氣管外的病變的具體位置,可清楚地顯示氣道外縱隔内血管、淋巴結以及占位性病變的關系,并在彩色多普勒的引導下避開血管,通過針吸和活檢獲得相應部位的細胞群組織,徹底解決了傳統隻能進行“盲穿”的問題,有效的避免了對周圍大血管的損傷,提高了該技術的準确性和安全性。

目前超聲支氣管鏡有兩種探頭,一種中央型超聲探頭,那相當于在支氣管鏡前端加了超聲探頭用于觀察大支氣管周圍和縱隔的病變;另一種是外周形的探頭,這種探頭直徑大概是1.8mm,可以通過氣管鏡的器械道用于觀察肺外周病變,支氣管外的結構。

相比較普通的氣管鏡,這種氣管鏡在肺癌診斷中更有優勢

在肺癌領域,超聲支氣管鏡有很重要的作用,主要适應證為肺癌患者淋巴結分期、肺内惡性良性腫瘤的診斷、診斷不明原因的肺門和/或縱隔淋巴結腫大以及縱隔惡性良性腫瘤的診斷。另外,目前的研究表明與CT相比,超聲支氣管鏡能夠有效地鑒别氣管壁是惡性良性腫瘤浸潤還是惡性良性腫瘤壓迫,可以準确判斷氣管受累的程度。超聲支氣管鏡還能對縱隔和肺門腫大壞死的淋巴結進行引流,進而減輕症狀和對氣道的壓迫,緩解患者的呼吸困難。

超聲内鏡引導下的經支氣管針吸活檢(EBUS—TBNA)自2002年研發以來,,2007年即已被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和美國胸科醫師學會(ACCP)肺癌指南推薦為肺癌術前評估的重要工具,為肺癌縱隔分期提供了新标準。與縱隔鏡檢查術相比,超聲氣管鏡無需氣管插管,微創且安全,操作更簡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