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稀有?200多年來僅8人擁有,連和珅都不夠級别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稀有?200多年來僅8人擁有,連和珅都不夠級别

中國古時皇帝們為了能夠加強自己的中央集權統治真是費盡了番功夫,不僅僅設定了等級森嚴的階級制度,把普通百姓分為上中下奴等層級,職業也有三六九等;等到了17世紀初清朝建立,官制系統愈發完善,為了分化大臣的權利,就連“上九流”的官員們都分出了九品十八級。

比如,人們常說知縣或縣令是小小的“七品芝麻官”,不過北宋時期大名鼎鼎的清官包拯在1027年進士及第後也是在縣令這個位置上摸爬滾打過。1036年,翰林學士歐陽修因替範仲淹辯護也做過一段時間的縣令。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稀有?200多年來僅8人擁有,連和珅都不夠級别

不過在明清時期知縣為正七品,他的手底下還有縣丞、主簿等好幾級官員可以使喚,而且很多考取進士功名的人也得從知縣做起,是以知縣雖小,卻還沒到喘不過氣來的程度。

當然這九品十八級也不是光叫叫好聽而已,每一級官員都有嚴格的架構限制,就算是頭再鐵,也萬萬不可逾越。先不說每一級官員的職責範圍,俸祿多少,他們每一品級官員的朝服服制都有嚴格的規定。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稀有?200多年來僅8人擁有,連和珅都不夠級别

在看清宮劇的時候,人們都能看見就連後宮的妃子們穿錯了不屬于自己品階的衣服或服飾,輕則挨闆子,重則會被關入冷宮。在皇權的淫威之下,朝廷的大臣也是如此,他們身上的服飾花紋,配件,在不同的階層,不同的場合都有嚴格的要求。

為了再進一步分化大臣們的等級,清朝還别出心裁在冠飾上做文章。細心的夥伴們就能常在電視劇裡看到,大臣們前來上朝的時候,部分官員頭戴的朝冠上面總拖着一根長長的尾巴。凡是帶“尾巴”的官員們走起路來趾高氣昂,仿佛是正在睥睨所有人的孔雀。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稀有?200多年來僅8人擁有,連和珅都不夠級别

沒錯這“尾巴”就是孔雀的翎毛做的,不過這翎羽也分等級,有普通的藍翎和花翎兩大類。藍翎就是有沒有花紋的普通翎羽,一般隻賞賜給低等的官員;而花翎就隻有五品以上的官員才有資格佩戴。

花翎又分為了單眼、雙眼和三眼三個級别,其中三眼花翎最為珍貴。若是想在為朝當官的時候想讓皇上賞賜三眼花翎,起步就先得是“滿洲八旗”中的“上三旗”出生的貴族,接下來還得在中央朝廷任職,是官及一品的重臣。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稀有?200多年來僅8人擁有,連和珅都不夠級别

有了這些硬性條件還不夠,還得為國家做出巨大的貢獻,得到所有人的認可和推崇,才能獲得三眼花翎。不過,這種規定太過嚴苛,是以漸漸的清朝廷也就放棄了對血統的要求。就算是放松了限制,整個清王朝兩百年間獲得三眼花翎的人也就僅僅隻有7個,比皇帝的數量還要稀少。

乾隆時期紅極一時,可稱得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和珅,使勁千方百計讨好皇帝,就是想獲得三眼花翎,乾隆就是不給。不過和珅的弟弟大将和琳因在戰場上表現骁勇,屢立戰功,被授予了三眼花翎。和琳于1796年戰死沙場,先走他哥哥和珅一步,是以3年後和珅倒台,也沒能影響到他生前的榮譽。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稀有?200多年來僅8人擁有,連和珅都不夠級别

此外,乾隆時期孝賢純皇後的弟弟傅恒,傅恒的兒子福康安,道光時期的長齡,這三位均是在沙場上立下赫赫戰功,受人景仰的将軍,且都出身于顯赫貴族,被賜予了三眼花翎。剩下三位都是朝中重臣,道光年間有大臣禧恩,晚清年間有大臣徐桐和李鴻章。

清朝的三眼花翎有多稀有?200多年來僅8人擁有,連和珅都不夠級别

後兩位均是漢族權臣,他們能夠都給國家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使得清朝打破傳統,給他們授予了三眼花翎。除了這7位擁有三眼花翎之外,被賜予雙眼花翎的人也就20多人,也是相當稀少了。

不過到了清末後期,清政府總是被要求割地賠款,國庫空虛。為了能夠維持國家的正常運轉,隻能變相地讓大臣們捐錢填補虧空,花翎也就成為了可以買賣之物,其價值一落千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