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祿琳琅”曆時八年成功修複

“天祿琳琅”曆時八年成功修複

2022年1月7日,國家圖書館召開館藏清宮“天祿琳琅”修複項目重大成果新聞釋出會,宣布曆時8年之久的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琅”修複項目取得圓滿成功,正式結項。這是自2007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實施以來最大的一次針對國圖珍貴古籍的專項修複行動,取得重大成果。

國家圖書館館長、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主任熊遠明介紹了“天祿琳琅”修複項目基本情況及重要意義。“天祿琳琅”是清代乾隆皇帝将皇宮各處藏書中宋、金、元、明版舊書進行擇選,掇之菁華置于昭仁殿而成的重要藏書。雖為清宮珍視專藏,但從建立直至20世紀50年代,幾經坎坷,磨難頻生。其間火、盜、兵、蠹,緻使藏書大量損佚,664部中已有近60部不見影蹤,存世的600餘部主要存藏于我國大陸和台灣地區。目前,國家圖書館藏“天祿琳琅”279部,其中宋、元刻本占比較大,并且儲存着《欽定天祿琳琅書目後編》中最為珍貴的大部分古籍。這些古籍不僅刊刻年代久遠,有的還是存世孤本,彌足珍貴。

2013年6月,國家圖書館古籍館完成了“天祿琳琅”未編書的編目并對其進行了破損情況調查。在“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經費的支援下,國家圖書館藏清宮“天祿琳琅”修複項目正式啟動,由國家圖書館古籍館資深修複師朱振彬擔任首席專家,帶領國家圖書館古籍修複骨幹崔志賓具體承擔修複工作。

經過8年多的努力,項目涉及的破損古籍全部修複完成,并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2021年12月,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組織召開專家驗收會,專家對修複項目成果給予高度評價。與會專家認為“天祿琳琅”修複項目超出了預期目标,是國家圖書館繼“敦煌遺書”、《趙城金藏》等修複項目後,又一重要珍貴古籍修複項目。項目修複體量大、難度高、情況複雜,團隊針對每一件藏品不同的情況制訂方案、開展修複,在全面貫徹現行修複理念與原則的基礎上實作了創新和突破,做到了“學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參與修複的人員多,由經驗豐富的資深修複專家領銜指導、青年修複師共同參與,這對國家圖書館新時期古籍修複人才梯隊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将國家圖書館古籍修複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準,也為此後大型古籍修複項目科學化、規範化開展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和資料,具有裡程碑意義。

據悉,2022年,為實作國家“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标綱要關于“加強文物和古籍保護研究利用”目标,國家圖書館(國家古籍保護中心)将舉辦“天祿琳琅”修複展,出版相關修複成果,推廣修複經驗和科研成果。

文/本報記者 王岩

攝影/本報記者 王曉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