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作者:古籍

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圖書和文化館擁有豐富的古籍資源,蘭台石室,滿目琳琅,特藏衆多,價值珍貴。本文通過挑選館藏中版本精美、裝幀雅緻的稀見古籍,加以說明,圖文并茂,以供讀者賞鑒。

套 印 本套印,即在同一版面上刷印呈現多種色彩,紅、黑兩色的朱墨套印本最為常見,此外還有三色、四色甚至五色、六色套印本,它使書籍呈現出五彩斑斓的面貌,十分美觀。套印技術從元代就已出現,明末“自萬曆中葉,迄崇祯之末,五十年間,”套印刊書的風氣綿延不絕,其中又以烏程縣闵齊伋、淩濛初兩大家族的套印本最為知名,館藏多種精美的套印本都出自這兩家印坊。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萬曆四十四年(1616)闵齊伋刻朱墨套印本《檀弓》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萬曆四十八年(1620)闵齊伋刻三色套印本《楚辭》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萬曆年間(1573-1620)淩濛初朱墨套印本《蘇長公表》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五色套印本《禦選古文淵鑒》全書遍載前人名家評語、康熙禦批和徐乾學等11人所作注釋,内府武英殿以五色套印頒行。其雕镌、套色、印刷皆極精工,朱、墨、黃、藍、綠五色鮮明豔麗,展現出清初内府多色套印技術的高超水準。經 折 本印刷術發明以前,圖書主要抄寫在缣帛和紙張上,采用長卷形式,左端安裝木軸,閱讀時展開,平時卷起。卷軸裝如果要查閱中後部分,需要從頭打開,看完再卷起,一些大部頭的書籍像連篇累牍動辄數十萬言的佛家經典,使用卷軸裝幀,閱讀時費時費力十分麻煩。到了唐代,飽受翻閱之苦的佛教信徒,受印度梵夾裝的啟發,将卷軸裝的佛經按一定行數和寬度均勻地左右連續折疊,前後粘加書皮,成為可以随時展讀的書冊,極大地友善了閱讀。因為反複折疊而成,是以被稱為“折本”“經折本”,其便于誦讀的特點,頗受宗教人士喜愛,曆代刊刻佛典、道藏多采用這種裝訂形式,奏折、書簡也常采用這一形式。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永樂北藏之《決定藏論》明代永樂年間(1403-1424)内府原裝,封面覆絹,紅雲黑底,中綴金色法輪、團龍,背面為暗黃絹面,綴祥雲團龍,裝飾炫麗,制作精美,字大如錢,字型娟秀,是典型的宮廷版本。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書首的釋迦摩尼說法圖,顯示了明代宮廷宗教版畫的刻印高峰。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度支部奏稿原本奏折經折裝裝裱,書皮木闆,襯紙用硬紙闆。清末度支部由舊時戶部改組而來,類似現代的财政部,此時由“出洋五大臣”之一的皇室載澤任度支部大臣。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寫 本雕版印刷普及後,傳世古籍中仍有相當數量是抄寫而成。宋元以後,寫本的意義不再等同于普通抄本,而是特指成書時以手寫形式流傳的圖書,如一些内府大型圖書并無刻本,隻以寫本形式傳世,像明代《永樂大典》、清代《四庫全書》以及曆朝實錄。此外一些抄寫細緻工整、并無别本流傳的私人文稿,也常被歸入寫本一類。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清内府紅绫本《清實錄》《清實錄》有大、小兩種開本,函冊以黃色、紅色绫緞敷面。其中小黃绫本一部﹐是編修過程中随時進呈皇帝審閱的底稿,貯内閣實錄庫。經過禦覽審定後,精抄大、小紅绫本。大紅绫本兩部﹐一貯皇史宬,一貯沈陽故宮;小紅绫本兩部,一貯乾清宮供禦覽﹐一貯内閣實錄庫備覽。館藏《大清穆宗毅皇帝實錄》《大清德宗景皇帝實錄》兩種為小紅绫本,作為禦覽之書,裝潢用料考究,龍鳳雲紋紅绫書面,内頁四周雙邊朱絲欄,墨筆楷書,字迹精工。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清鹹豐九年(1859)邵子彜殿試卷該卷是一件較為特殊的寫本文獻。安徽太平籍貢士邵子彜博學善書,在偏重書法的清代殿試中很占優勢,取得了二甲第一名,卻錯過了鹹豐帝在乾清宮的特别引見,按“遲誤降甲”的慣例貶為三甲末,從名列前茅的第4名降為最末位的第180名。有清一代,因為傳見不至而失去名次的隻有三人,除乾隆年間首次制定條例時懲處的兩人外,就隻有明知故犯的邵氏一人,是以這份殿試卷可謂别樣的珍貴。邵子彜雖然殿試丢了美名,但因為根底紮實,覆試、朝考表現不錯,綜合三門成績後,仍被留作了京官,而不像一些資質平常的進士隻能外放知縣,後來曆任江西九江、建昌知府。就任九江時,曾國藩誇他“持躬端整,諸事谙練,到任未久而初政已屬清慎”,可見其才能之優異。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民國四年(1915)朱絲欄精寫本《居仁日覽》民國初年,北洋政府内史監效仿前清皇帝經筵進講事例,延攬清末名儒聘為内史,每日依據正史分選漢唐以來聖君賢臣嘉言懿行,正楷書寫兩頁,送居仁堂供袁世凱披覽,日久集合成冊,被稱為《居仁日覽》。館藏三冊精寫本,分别由清末狀元王壽彭(光緒二十九年,1903)、劉春霖(光緒三十年,1904)及探花鄭沅(光緒二十年,1894)親筆繕寫。三人皆精于書法,末代狀元劉春霖更是以小楷為世人推崇,故本書史料價值雖不甚高,抄寫書迹卻很值得欣賞。蝴 蝶 裝《明史·藝文志》載:“秘閣書籍皆宋、元所遺,無不精美。裝用倒折,四周外向,蟲鼠不能損。”這裡提到的“裝用倒折,四周外向”的裝幀方式,是一種流行于宋元名為蝴蝶裝的書籍裝幀形式。

蝴蝶裝盛行于宋代及元初,是将書葉以有字的一面為準,面對面對折起來逐頁粘連書背,再用一張硬紙作為前後封面,翻開後書葉朝兩面分開,狀似蝴蝶展翅飛翔,故稱蝴蝶裝。元中期後蝴蝶裝基本退出了裝幀舞台,隻在一些繪畫、棋譜類需要全版展示的書籍中有所保留。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清嘉慶年間(1796-1820)《芥子園畫傳》《芥子園畫傳》分初集、二集、三集三部,是中國傳統繪畫的經典課本,世人學畫的必修之書。自清初編印後,就不斷為後世翻刻重印。館藏《芥子園畫傳三集》為清中期金陵同文堂饾版五色套印本,開本敞闊,為展示花卉而特别裝裱為包背蝴蝶裝,五色套印,镌繪雅緻,刊刻精美。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因為蝴蝶裝書口處易被磨損,是以版面周邊空間往往設計得特别寬大。館藏明正德十六年(1521)覆刻南宋晁謙之跋文本《花間集》,所覆宋本雖已被改裝成了線裝本,但覆刻本闊大的書頁,仍可看出宋代蝴蝶裝的痕迹。活 字 本活字本,是指用活字排印的書本。根據制造活字的原料不同,可分為泥、磁、木、銅、錫、鉛活字本等類。古代活字印刷本中,泥、磁、錫活字本圖書流傳甚少,傳世文本主要以木活字本和銅活字本為主。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正德十年(1515)銅活字本《藝文類聚》明弘治、正德年間,無錫華氏、安氏用銅活字印書,字型古拙,存世稀少,素為藏界珍重。館藏《藝文類聚》一冊,就是華氏族人華堅所刊印蘭雪堂銅活字本的零種,作為銅活字本的鮮活标本,彌足珍貴。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活字本中,以木活字本存世數量最多、最為常見。清代用木活字排印的武英殿聚珍版叢書,更是大陸古代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木活字印刷工程。當時因《四庫全書》編修完成的時日太長,乾隆帝命儒臣校輯《永樂大典》中的散簡零篇和世所罕見的宋元善本,先行刊印流傳,因所選書籍種類繁多,雕闆不易,于是決定用棗木活字套闆一份,擺印書籍。叢書經武英殿印刷300部,其中40部供皇家和諸大臣使用,用白色連史紙印刷,其餘用黃色竹紙印刷,發往各省,後世大都散佚,分布各地,因是皇家殿本,素來為藏家所重。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館藏武英殿聚珍版叢書的零種有二十餘種,多為竹紙印本,前配“禦制題武英殿聚珍版十韻(有序)”,乾隆帝作詩寫序,詳細闡述“武英殿聚珍版”誕生的來龍去脈,順帶自責了一下不該把皇爺爺康熙帝鑄造的銅活字拿去改鑄了銅錢(其實是改鑄了雍和宮佛像,乾隆帝記憶有誤)。目錄頁下端還印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字型大小不一、錯落明顯,用墨精良,烏黑發亮,是古代木活字印本中的傳世精品。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北韓半島因為銅礦資源豐富,盛行銅活字,近代有不少北韓銅活字本流傳到中國。館藏北韓光武二年(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内閣銅活字本《皇明诏令》,钤蓋“欽文之寶”玺印,模仿明代玺印而制。當時的北韓王朝在日、俄勢力争奪半島的夾縫中建立有名無實的大韓帝國,北韓高宗作為所謂的“開國皇帝”,刻意效仿明朝禮儀制度,“禮樂典章、衣冠制度,損益乎漢唐宋帝,一以明代為準”,并仿照明制作“欽文之寶”朱文大方玺印,為“圖書文史”之用。但滑稽的是,其實明清兩代隻有“欽文之玺”而無“欽文之寶”。清初不知哪位史學大家在編纂《明史·職官志》時,誤寫了“欽文之寶,則圖書文史等用之”一句,北韓很可能是采信了《明史》中的誤記,鑄錯了印。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崇祯八年(1635)内府刻《國小集注》本書為内府刻書,書前有崇祯帝“禦制重刊國小序”,序文文末及冊二卷首,都钤蓋有“欽文之玺”朱印。唐 人 寫 經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唐人寫經唐代佛教盛行,佛家典籍需求很大,在印刷術尚未發明和普及之前,抄寫經卷就成為佛書傳播的主要方式。通過虔誠而頻繁的寫經活動,唐人為後世留下了衆多的手寫經卷。近代之後,敦煌藏經洞發現了大量4-11世紀的古代文獻,其中90%以上為唐代手抄佛教經典,是現存于世的唐人寫經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唐代抄寫經卷的人員,除皇家抄經者外,還有寺院僧侶和大量的民間抄經者。這些民間抄經者有些是專職的抄經生,有些則是一般平民,是以唐人寫經的書體行、草、隸、篆皆備,在書法審美上更趨大衆化,堪稱古代民間書法之大成,更形成了一個專門的書法流派——唐人寫經體。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寫經正面經文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寫經背面展示本館所藏唐人寫經一卷,為晚唐、五代時期殘卷,缺失首尾,正反面皆抄有經文。正面經文抄寫工整,内容為鸠摩羅什所譯《維摩诘經》的卷中部分,始于《文殊師利問疾品》第五中段,終于《佛道品》第八。背面經文抄寫較為粗陋,内容無從考據。寫經用紙為硬黃紙,是唐人寫經的常見用紙。唐人将造好的紙張浸于黃蘖液中,利用其藥性起到殺蟲作用。浸染後的紙張呈天然黃色,韌度好,透明性強,防蟲蛀,能夠長久儲存。人們常說“紙壽千年絹八百”,敦煌遺書中的佛教經卷,曆經千年仍存于世,與采用硬黃紙有很大關系。四 庫 底 本清代乾隆年間開“四庫館”,廣征天下藏書,修成《四庫全書》,修書的副産品“四庫底本”,也成為世人珍愛的古籍。“四庫底本”,特指被《四庫全書》收入其中,并作為謄抄底本的書籍。當時全國各地送入四庫館的書籍很多,除少數罕見孤本外,大多都有重複版本,而四庫館臣隻選用其中一部作為底本,在其上進行校勘、删改、批注,最後謄抄收入《四庫全書》,這些滿是校勘批注的“花臉稿”,才能被稱為“四庫底本”,而那些同時送入四庫館,卻最終沒有被選擇謄錄的書籍,隻能稱之為“四庫采進本”。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弘治十八年(1505)刊嘉靖重修本《山谷全書》《山谷全書》是北宋黃庭堅的作品集。四庫全書《山谷集》選用明刊本作為底本,書中有四庫館臣的校改,以及“翰林院典簿廳關防”滿漢文長方印,内有大量批校、夾簽,與成書之後的四庫本《山谷集》對照文字異同,可知本書确為四庫底本。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刻《分類補注李太白詩》館藏《分類補注李太白詩》,首頁钤蓋“翰林院典簿廳關防”滿漢文長方印,内有夾簽訂正錯謬,可知也是四庫底本。其中卷二十九、卷三十夾簽,簽末題名為“武先振”,查閱資料可知此人為山西太谷縣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山西省鄉試亞魁(第六名),後入國子監學習,應考選在四庫館充當謄錄,是以在四庫成書中自署“謄錄監生臣武先振”。四庫館的謄錄并非正式官員,需要“自備資斧效力”。雖然是自費為朝廷打工,但應選者仍是趨之若鹜。究其原因,是因為當時官場編制已滿,即便進士出身,也可能候補多年仍無缺可補,乾隆帝又下旨停止了花錢買官的“捐例”,“準官員們”的就任之路愈發擁擠。而充當四庫謄錄,卻可以在五年期滿之後,通過“議叙”得官,可謂終南捷徑,是以備受青睐。武先振雖是全省鄉試第六,但也積極加入謄錄大軍,最終因修書有功,于乾隆四十四年外放溧水知縣,成功上岸。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書中粘貼的夾簽

③ 公 文 紙 印 本古代紙張産量小而價格高,是以在宋元明時期,出現了一種“舊物利用”的書籍,先将廢棄官府公文檔冊或私人文書拆裝,将書籍正文刷印在空白的背面,然後重新裝訂成冊,這種特殊的刷印書籍,被稱為公文紙印本。公文紙印本具有獨特的文化和史料價值,它的正面為新印的古籍刻本,背面為廢棄檔冊、文獻的原文。由于裝訂的緣故,書頁背面不能或不宜輕易打開,是以背面文獻内容一般不為人知,屬于未被開發、利用的傳世文獻,是研究曆史的良好實物資料。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公文紙印本《妙絕古今》本書用紙為明代文牍紙,朱絲欄格,上有“蘇州府儒學印”“太倉州儒學記”“長洲縣印”等朱文大印,偶見墨印“四書經論表判策”。明清科場取士,試以經書、制義、論、表、判、策。館藏印本所用紙張應該是當地儒學試卷的剩餘,後來被書鋪或私人買去印書。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太倉州儒學記”朱印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萬曆間(1573-1620)《漢魏六朝一百三家集》本書利用明代戶籍冊紙刷印,背面公文主要記錄嘉靖年間(1522-1566)山西省大同府應州鄉、坊、裡屬民的秋糧夏稅,以及家庭成員資訊等,具有一定的原始史料價值。钤 印 本钤印本,是将曆代玺印或名家篆刻精品钤印并裝訂成譜,是一種钤蓋印章而成的書本。所錄印章,一般都是摹刻曆代古印、名家私印後钤蓋而成。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天啟元年(1621)《皇明印史》印譜共4冊,刻明朝開國王公将相以及文學布衣等人姓名印共584方,每印注釋文及小傳。篆刻者邵潛(1581-1666)于史學頗有造詣,卻一生郁郁不得志,《皇明印史》正是他“欲史而不能史”的創作産物,通過“用印寫史”的藝術形式,将584方印章彙刻成一部明人列傳,成為最早出現的史學專題印譜。極高的藝術價值和極少的存世數量,使得本書一直為藏界矚目。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更為珍貴的是,本書還是一部試印本,書中留有出版者校改的墨迹。如上圖中,王守仁、何景明兩印位置放反,審閱者于其上批注“何景明王守仁印應互易”,提示刻工改正。古時書籍在刻成正式發行之前,都會先印出若幹樣本,以供校正文字、檢驗刊刻品質與印刷效果,有不滿意或需要修改的地方,在樣本上标注,讓刻工重新修版,直至定型,這一工序中印出的書籍稱為試印本,一般隻有寥寥十餘部,能流傳後世的就更為少見。本書作為稀見明代古籍的試印本,能夠儲存至今,可謂彌足珍貴。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将館藏試印本(左圖)與國圖所藏定本(右圖)進行同頁比對,可見何景明、王守仁兩印,在雕版重刻後,除修正批校所指錯誤外,重刻的印章,也已經和原刻有了明顯的差别。藍 印 本明代後期開始,書版刻成後,一些刊印者喜歡先以醒目價貴的紅、藍兩色試印少量,便于檢查着墨、修正錯謬,再正式用墨刷印。其中藍印本又多供匠人校對修訂,是以還産生了“藍本”、“藍圖”的說法。此類刻本因是新版初試,必然字畫清晰,版式美觀,發展到後來,更配以上等佳紙,精美裝幀,拿來饋送親友,因總體刊印不多,存世藍印本十分稀見,故而為世人所珍視。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萬曆四十七年(1619)《恩綸錄》本書收有時任陝西省右參政,洮岷兵備道畢自嚴祖父母、父母、自身并妻诰命三道,是畢氏家刻本,為顯示了家族的榮譽和地位,特意選用昂貴的藍色顔料印制成藍印本。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明萬曆二十七年(1599)刻《恩縣志》恩縣是山東省的一個舊縣,明初置縣,1956年撤銷,劃歸平原、夏津和武城三縣。館藏《恩縣志》上钤清代滿漢文朱印“恩縣印”,應該是恩縣縣衙藏書。明末流行用藍色印刷方志,本書應該是明代刻印本,印成後常年存放本縣縣衙作為庫本儲存。

中共中央黨校館藏稀見古籍版本欣賞

清光緒三年(1877)《曾文正公書劄》清末藍印本随着顔料成本降低,印制開始增多,像上圖所示《曾文正公書劄》,已經較為常見,又因為距今年代較近,藍色字型相較明本更為醒目。不久之後的民國初年,紅、藍印本漸成時尚,經常有人将自己的詩文集,亦或先人、鄉賢或者心愛著作等,用紅、藍兩色刷印出版,較之明清兩代,珍貴程度已不可同日而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