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王陽明:知而不行,隻是未知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隻是未知。

——《傳習錄》

沒有知道而不去做的人,知道而不去做的人,那是因為不知道。

曾跟朋友聊起過一個話題。孩子在校表現尚可,但在家盡跟父母頂着幹,叛逆得不行不行的。有時父母催寫作業催得緊了,會跟父母對吼對鬧。為此,朋友非常頭疼。有時恨不得狠狠揍孩子一頓,又于心不忍。

朋友很焦慮,勸他不要急。因為急不得,不能急。越急,情況越容易适得其反。不論是講理性,抑或是對自己的寬慰。都隻能和善以待,耐心靜待花開……

能夠了解朋友的心情,但大人真的需要理智。孩子的事上除了溝通,也隻有溝通。朋友一直搞不明白,在學校跟家裡判若兩人,為什麼孩子在家裡是那樣的狀态。

王陽明:知而不行,隻是未知

知行本是合一的,如果感覺知而不行,源頭問題在“知”。溝通時,沒有走入孩子内心,于孩子而言走心程度不夠。他的内心世界如果選擇封閉設限,任何教育行為都隻能穩步從緩。

優秀共産黨員張貴梅紮根滇西貧困山區教育40餘年,家訪行程11萬餘公裡。燃燒自我,照亮他人。她始終把教書育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

《中庸》裡有一句話:“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已矣。”簡單的意思是說:有一些人道理聽明白了,遵道而行了,卻因為氣力的原因,結果就半途而廢了,而我(孔子)卻不會停下來。

知行合一的關鍵是要知道的夠深刻真切,才會成為行動的高标。張桂梅知道的夠深刻真切,堅守初心使命,矢志教育報國。成就無數孩子的同時,也成就了自己大寫的人生。

沒有知而不行的,如果感覺知而不行 就并不是真知。人常常需要思考,需要總結,做任何事都要落實到行動上。

能夠直覺看到的是孩子行為出現了偏差,但如果家長在教育子女時,僅僅調節孩子行為本身,可能收效甚微。

如果舊知,思想認識高度不足。他人任何不良的行為表現,除了可以從行為上直接糾正,更可以從思想認識上去引導,引導新知的高度,才能取得更積極的效果。做一個像張桂梅那樣知行合一的人。

王陽明:知而不行,隻是未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