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黃埔軍校十大名将我軍占三,徐向前隻能排第四,第一位無人不服

黃埔軍校始建于1924年,初時是為了革命軍北伐培養和訓練軍官幹部,全稱為中國陸軍軍官學校,後因選址于廣東黃埔,是以又名黃埔軍校,一共承辦23期,培養出了包括訓練班和分校在内的23萬餘名畢業生,但國共第一次合作開辦培養的一至六期學員都闖出了不小的名聲,成為抗日戰争和解放戰争時期的主力軍,是以在民間也傳出了黃埔十大名将的說法。

第十名:戴安瀾

黃埔軍校十大名将我軍占三,徐向前隻能排第四,第一位無人不服

戴安瀾

22歲黃埔三期畢業後,參加過北伐戰争和保衛長城抗戰,抗日戰争開始後升任旅長一職,參加過血戰台兒莊、徐州和武漢會戰,于1939年積功升任少将師長後,接任杜聿明麾下全國唯一一支機械化步兵師。

在1942年率部遠征緬甸,于同古會戰中,僅付出800餘人傷亡的極小代價,就換取全殲日軍4000餘人的輝煌勝果,但遺憾的是,戴安瀾凱旋歸國途中突然遭到流彈襲擊,不幸以身殉國,年僅38歲,南京政府追贈他陸軍中将軍銜,解放後國家追授他革命烈士稱号。

第九名:杜聿明

黃埔軍校十大名将我軍占三,徐向前隻能排第四,第一位無人不服

杜聿明

陸軍中将,21歲從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後,很快就在東征陳炯明和北伐戰争中揚名立萬,東北全面淪陷後,杜聿明親自率部發起長城保衛戰。

抗日戰争時期,杜聿明升任副軍長,收複廣西南甯,血戰18天拿下昆侖關大捷并擊斃日軍旅團長中村正雄,取得抗戰以來首次酣暢淋漓的勝利大捷。

解放戰争時期,杜聿明奉命開赴東北參戰,曾三次戰敗林彪,尤其擅長現代戰争的閃電戰法,在1949年1月份結束的淮海戰役中被粟裕俘虜,于1981年因身患腎衰竭病遺憾離世。

第八名:鄭洞國

黃埔軍校十大名将我軍占三,徐向前隻能排第四,第一位無人不服

鄭洞國

陸軍中将,25歲畢業于黃埔軍校第一期後,參加過北伐和東征戰鬥。

1933年,日本先奪東三省後占熱河,鄭洞國奉命北上參加長城保衛抗戰,戰中裸衣提槍沖鋒,士氣大振,重創敵軍。

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鄭洞國調任杜聿明麾下當師長,先後轉戰河南、河北、江蘇徐州、山東台兒莊、江西南甯和湖南長沙等地,南征北戰沖鋒在前,始終沒有負傷,福将之名當之無愧。

于1948年遼沈戰役時,在長春城破之際,放下武器起義投誠。

第七名:宋希濂

黃埔軍校十大名将我軍占三,徐向前隻能排第四,第一位無人不服

宋希濂

18歲黃埔第一期畢業後,參加過東征陳炯明和北伐戰争。

抗日戰争時期,宋希濂出任少将警備司令職務,先後轉戰參加了上海淞滬、江蘇南京、雲南昆明、河南蘭封、湖北武漢和遠征緬甸等戰役,被譽為“黃埔之光”,在抗戰後被授中将,是蔣介石真正的嫡系大将。

在解放大西南時,被劉伯承俘虜于四川西昌的大渡河畔。

第六名:王耀武

黃埔軍校十大名将我軍占三,徐向前隻能排第四,第一位無人不服

王耀武

25歲畢業于黃埔第三期,參加過二次東征和二次北伐,在中原大戰立下赫赫戰功。

1932年,王耀武升任少将旅長,先後在譚家橋和懷玉山參與圍剿紅軍第十軍團,送給粟裕生平最大的一次慘敗。

抗日戰争時期,王耀武先後在上海、南京、長沙、江西、湖北等地打滿全場,于1945年親自指揮打出湘西雪峰山大捷,兩個月潰殲敵軍十萬餘人,繳獲戰馬、步槍、機槍和火炮等軍需物資裝備不下20餘噸,人稱“甯碰閻王,莫碰老王”,并獲得蔣介石親賜“中正劍”,于1948年被徐世友攻破濟南後生擒活捉。

第五名:陳赓

黃埔軍校十大名将我軍占三,徐向前隻能排第四,第一位無人不服

陳赓

黃埔一期優秀畢業生,紅軍時期當過四方面軍的參謀長,地位僅次于徐向前。

抗日戰争開始後,調任劉伯承129師麾下當旅長,先後轉戰山西的娘子關、黃崖底、神頭嶺以及河北冀南的香城固打出大捷,所向披靡,打得敵軍聞風喪膽。

日軍曾在其坦克上挂上“專打386旅”的條幅,被陳毅贊譽為我軍最會打仗的五位将軍之一,于建國後被授銜為開國第四大将。

第四名:徐向前

黃埔軍校十大名将我軍占三,徐向前隻能排第四,第一位無人不服

徐向前

黃埔一期優秀畢業生,1931年當上紅四方面軍總指揮,參加過川陝根據地的建設和兩萬五千裡長征。

抗日戰争短暫出任129師副師長,全殲敵軍5000餘人,粉碎鐵壁合圍大掃蕩後,轉戰河北冀南建立革命根據地。

解放戰争時期,徐向前帶病指揮打出解放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和太原戰役大捷,于建國後被授予開國元帥軍銜。

第三名:胡琏

黃埔軍校十大名将我軍占三,徐向前隻能排第四,第一位無人不服

胡琏

黃埔四期優秀畢業生,與西北王胡宗南并稱為“金門王”26歲就曾擊敗彭德懷和林彪的兩個師後,升為少将師長。

在抗日戰争中掩護海軍在長江布雷,炸沉敵軍軍艦60餘艘,鄂西會戰堅守石碑,確定了鄂西大捷,并在1945年轉戰湖南湘西,打出了雪峰山大捷,戰後胡琏被授予陸軍少将軍銜。

第二名:關麟征

黃埔軍校十大名将我軍占三,徐向前隻能排第四,第一位無人不服

關麟征

黃埔一期優秀畢業生,抗日戰争時期出任軍長職務,率部參與并指揮打出了河北保定、山東台兒莊、武漢和長沙會戰。

在台兒莊殲敵1400餘人,被稱為“關鐵雄”,在武漢阻擊日軍十幾天,被日軍稱之為遭遇到的最強勁之敵。

第一名:林彪

黃埔軍校十大名将我軍占三,徐向前隻能排第四,第一位無人不服

黃埔四期優秀畢業生,23歲當軍長,25歲當軍團長,被譽為“紅軍之鷹”。

抗日戰争時期,率先打出平型關大捷,解放戰争時期,先後參與指揮了解放東北遼沈、華北平津等戰役戰鬥大捷,從冰天雪地的白山黑水,打到四季如春的海南島,連戰連捷,功勳赫赫,于1955年48歲時被授予開國第三元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