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些道士化身抗日英雄,把日軍打得丢盔棄甲,日本隻得出此下策

各位,咱先來糾正一個錯誤,那就是,道士和道家其實是兩回事。春秋戰國時期,老子創立道家學派,講究無為而治,這一學派曾成為西漢初期的治國理念,促成了文景之治的出現。至于道家,那是1800多年前由張道陵天師創立的。東漢順帝時期在四川一帶盛行的五鬥米教,便是其中一派。當然,由于受道家學派影響,道教也講究無為而治,追求天人合一。

這些道士化身抗日英雄,把日軍打得丢盔棄甲,日本隻得出此下策

是以,當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後,那些道士們大部分還都是待在深山老林裡參悟道法,修養心性。隻是随着日本侵華步伐的加快,這些道士們不得不脫下道袍,争做一回抗日先鋒。據《二戰細節》一書記載,武當山上有個李本純道長,是龍門派的第15代掌門。1940年6月,日軍進攻襄陽。抗日英雄們在老河口一帶與日軍死磕,陣地雖然守住了,但傷亡慘重。

這些道士化身抗日英雄,把日軍打得丢盔棄甲,日本隻得出此下策

據史料記載,當時有500位抗日英雄,因負傷,不得不敲開了紫霄宮的大門。李本純道長主動讓出正殿給抗日英雄們養傷,并帶領衆道士下山買藥,日夜警戒。1945年日本投降後,李本純道長因抗日有功,受到了蔣介石的嘉獎。據史料記載,還有個程定遠道長,因為會國術,懂藥石,是以就帶着弟子們來到軍中,救治傷員,并教這些抗日英雄們一些國術,以幫助他們強身健體。

這些道士化身抗日英雄,把日軍打得丢盔棄甲,日本隻得出此下策

各位,現在知道為什麼抗日時期,日軍特别恨道士了吧?原因有三:首先,這些道士平時行事低調,一般不容易引起日軍的重視,這就十分便于他們開展工作,當個默默無聞的抗日英雄。其次,這些道士平時熟讀醫術,是以經常會出現在軍隊中,給士兵們治療各種傷,日本人自然不喜歡這樣的中國人!

這些道士化身抗日英雄,把日軍打得丢盔棄甲,日本隻得出此下策

第三,這些道士一旦參軍,戰鬥力爆棚!比如說有個叫劉教明的道長,本是南岩宮的掌門。1938年底,他帶着十幾位道士一起下山,大夥兒脫下道袍,穿上軍裝,這一系列頗具儀式感的動作,曾在均縣城裡掀起了一個踴躍參軍的小高潮!據史料記載,還有個趙元亮道長,1940年時曾參加張自忠的部隊,與日軍在棗陽附近死磕,據說還把日軍打得丢盔棄甲!

這些道士化身抗日英雄,把日軍打得丢盔棄甲,日本隻得出此下策

各位,這些道士化身抗日英雄,把日軍打得丢盔棄甲,日本隻得出此下策。據史料記載,裕仁天皇曾一度下令,日軍凡是進駐一個地方,首先就要封禁當地的道館,而且所有士兵隻要看到像道士模樣的人,便立馬槍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