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民國時期,河南巨匪張慶他為什麼還是死了

據《民國時期河南土匪研究》記錄:民國建立後,由于政治腐敗、軍閥混戰、階級壓迫、天災頻仍等原因,社會秩序失控、動蕩不安,廣大貧苦農民為生活所迫铤而走險,聚衆為匪。

根據對民國時期的土匪情況的記錄,可以看出河南是匪情非常嚴重的一個區域,而在這個區域之中,出了一個巨匪,他就是張慶。

然而,這個巨匪張揚跋扈了多年,為何卻沒有官兵敢于去讨伐他呢?而像張慶他這樣的巨匪,最後的結局又為何是被殺而死的呢?讓我們接着往下看。

民國時期,河南巨匪張慶他為什麼還是死了

首先,張慶并不是一開始就是以土匪的身份,參與到各方的争鬥之中的,而是作為起義軍之中的一部分。然而,身為起義軍,張慶卻不是什麼善茬,他隻不過因為自己的日子過不下去了,被逼無奈才選擇了參與到起義的隊伍之中去。

在經過了不久之後,張慶所在的起義軍以敗北收場,于是接着張慶便轉而加入了一個軍閥的部下,并且還混出了不錯的官職。隻不過他的位子還沒坐熱乎,他的長官就被勒令解散了整支隊伍。對此張慶可忍耐不了,于是他便轉而成了土匪。張慶也就此開始了他的土匪生活,或許此時的他也沒想到日後會鬧出那麼大的動靜。

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張慶很快便有了較為龐大的土匪隊伍。那麼為何當時官兵們會放任張慶嚣張的行事而不出兵鎮壓呢?

民國時期,河南巨匪張慶他為什麼還是死了

據《民國時期河南土匪研究》記錄:由于土匪的影響廣泛、危害極大,官府、群眾、中國共産黨都依據不同的認識,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措施進行防禦治理。官方以鎮壓剿殺、收撫為主;群眾以組織自衛防禦為主;中國共産黨采取了以聯絡為主,差別對待、分化打擊為輔的政策。

通過《民國時期河南土匪研究》的記載可以知道,當時的匪情并非一般的嚴重,是以各方也對土匪有不同的對待方法。其中官方就兩種方式,剿殺以及收撫。對待張慶,官方起初是采用了剿殺的方式。

那麼為何張慶的集團最後沒有被剿殺,甚至還沒有官兵敢于讨伐呢?原因有以下幾點。

民國時期,河南巨匪張慶他為什麼還是死了

第一,挾持洋人,以他們作為擋箭牌。

張慶一次抓獲了幾名外國人,在被官兵追趕的過程中發現官兵不敢對外國人動手,是以他便大量的抓捕外國人并以他們作為擋箭牌,是以沒有官兵敢于打他們。

第二,兵力衆多,得百姓相助。

作為土匪來說,張慶的勢力還是比較大的,隻不過遠遠不及官方而已,不過由于張慶是假裝劫富濟貧,是以竟得到了百姓的相助,得以從官兵的圍剿中多次逃脫。

民國時期,河南巨匪張慶他為什麼還是死了

第三,接受招安,成為正規軍。

之後,官方迫于壓力組建大軍圍剿張慶,但張慶威脅若是将他逼急那麼外國人都會給他陪葬,為此官方也隻能将其招安。成為正規軍之後,張慶也就沒有官兵會攻打他了。

第四,名聲在外,兵力充足。

由于吳佩孚的猜疑,是以他打算要壓制張慶。但是張慶的勢力卻也異常的龐大。

據《民國時期河南土匪研究》記錄:民國建立後,河南社會動蕩,土匪更是猖狂至極,匪勢嚣張到了無縣無匪、無年無匪的地步。這一時期的土匪人數衆多,成分複雜。

民國時期,河南巨匪張慶他為什麼還是死了

據《民國時期河南土匪研究》記錄可知,由于時局動蕩的原因,土匪成了一個常見的“職業”,而在土匪的陣營裡張慶可是有非常大的名聲,是以在其号召下紛紛集結起來,就算是吳佩孚也不敢跟張慶正面硬拼。

但是,為何最後張慶卻還是被他人所殺了呢?

這是因為她的名聲在百姓那裡已經不如當初。百姓們對張慶非常的懼怕,以至于他在被吳佩孚等官兵追趕的時候,路過的地方百姓都攜帶東西出逃,張慶的隊伍沒有食物的供給,又非常的疲憊,是以散漫的土匪們開始要脫離張慶的隊伍。

民國時期,河南巨匪張慶他為什麼還是死了

就這樣,在最後的内部争執之中,張慶被對他失去了信心的部下開槍所殺,一個連官兵都不敢動的巨匪,卻死在了部下的手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