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太平軍攻入南京:擊斃清朝高官6人,陣斬八旗4000精銳

1853年2月,太平軍一路從武昌殺向南京,八旗、綠營是一路潰逃,毫無招架之力。羅大綱、林鳳祥、李開芳等猛将攻克安慶後,繼續東下,目标是清朝第二大城市南京,占據東南财稅重地。時任兩江總督陸建瀛,聞知太平軍進犯,急忙将蕪湖一帶2000名綠營兵撤往東、西梁山防守,自己則跑回南京,攜帶30餘萬兩銀子出城,将爛攤子丢給江蘇巡撫楊文定、江甯将軍祥厚。不過,陸建瀛害怕城池陷落後,鹹豐找他算賬,于是又回到南京,假裝部署防務。可惜,楊文定比他更狠,以督撫關系不和睦為由,跑去了鎮江,徹底抛棄陸、祥倆人。關鍵時刻鬧分裂,清朝政治之腐敗可見一斑。當然了,官員不行,守城士兵也好不到哪裡去。此時,鎮守南京城的正規軍是1200名綠營,4000八旗勁旅,總計5200人;招募勇夫15000餘人,全城士兵總計20000餘。

太平軍攻入南京:擊斃清朝高官6人,陣斬八旗4000精銳

3月7日,悍将李開芳率1200前鋒軍抵達城南雨花台,清軍總兵程立三則早已率3000兵馬退入城内,将防禦工事完好無損地“交”給太平軍。清軍膽怯,防守不給力,但李開芳不知虛實,是以沒有直接攻打城池,而是屯駐雨花台,等待林鳳祥陸師主力到來,再一起攻城。8日,李開芳派300名士兵前去試探性進攻,守城清軍不敢出城迎戰,而是一頓亂射,白白消耗彈藥。正規軍不行,城外米店組織起一支1000人“腳夫”卻勇敢善戰,他們仗着人多勢衆,拿着扁擔與太平軍進行厮殺。此時,“腳夫”請求城上清軍開槍協助,或扔下槍支、刀矛,讓自己使用。然而,陸建瀛害怕其中有詐,于是下令開炮轟擊。太平軍經驗豐富,聞炮聲則匍匐;“腳夫”初生牛犢,傻乎乎地站立,結果被打死500餘人。如此一來,這幫“腳夫”很惱火,直接扔下扁擔,全部潰散而去。

太平軍攻入南京:擊斃清朝高官6人,陣斬八旗4000精銳

沒了“腳夫”戰鬥,城外再無清軍一人,全部被太平軍控制。9日,林鳳祥率陸軍主力抵達雨花台,與李開芳共商大計。決定,李開芳、黃益芸等率部繼續從雨花台攻擊聚寶門,林鳳祥、朱錫琨等率主力前往儀鳳門,擔任主攻。攻堅戰術則采用“穴地攻城”,也就是挖掘道地,在城根下埋置炸藥進行爆破,而後殺入城内,一戰定乾坤。挖掘道地處,選在城外靜海寺,由太平軍“土營”,也就是工兵執行,林鳳祥率部掩護,保證道地順利挖掘。除了挖道地,太平軍還發動強大地政治宣傳,林鳳祥讓士兵将寫好的“布告”用弓箭射入城内,号召南京軍民起來反對清妖,報仇雪恨。此外,林鳳祥明确宣布,大軍不會擾民,城破之日隻要在家門口寫上“王”、“天”、“主”、“上”等字樣,則大軍不進屋,大夥可以繼續過小日子。

太平軍攻入南京:擊斃清朝高官6人,陣斬八旗4000精銳

發動政治宣傳後,林鳳祥還明确宣布19日發起總攻,可清軍不相信,認為太平軍隻是在虛張聲勢而已。18日淩遲,太平軍果然在儀鳳門爆破,炸開了一處10餘丈寬之缺口,而後林鳳祥讓300兵馬殺入内城,追殺清軍。為何隻讓300兵馬進城呢?原來,林鳳祥是害怕裡面有伏兵,且南京其他城門尚在清軍手中,孤軍冒進之風險太大。300兵馬進城後,立刻兵分三路追擊,結果除少數逃往城内山林外,其餘要麼被殺,要麼跑了出來,清軍再次将儀鳳門封住。此次300兵馬進城失敗,卻也帶來了“好消息”,即是城内防守很虛弱,清軍戰鬥力不強,奪取城池問題不大。為此,林鳳祥、李開芳等約定下午同時從儀鳳門、聚寶門發起總攻,與清軍進行決戰。果然,下午再次總攻時,清軍無不望風而逃,南京外城就此陷落,林鳳祥、李開芳立下了大功。

太平軍攻入南京:擊斃清朝高官6人,陣斬八旗4000精銳

攻入南京後,太平軍繼續追殺清軍,兩江總督陸建瀛、原廣西巡撫鄒鶴鳴、江南提督珠福洪阿、江蘇布政使祁宿藻等4位進階官員斃命,其餘文武高官要麼自殺殉清,要麼出逃蘇南、上海。祥厚呢?這家夥不道地,危難之際,他讓4000八旗勁旅、4000兵勇退守滿城(内城,滿人居住,沒漢人),還拒絕陸建瀛入城避難。不得不說,陸建瀛很倒黴,關鍵時刻被滿清旗人抛棄,結果被太平軍小兵當場砍死。有滿城在手,江甯将軍祥厚、都統霍隆武等決定繼續頑抗,還發動城内全部旗人婦女、兒童登城協助防守,與太平軍血戰到底,決不投降。八旗子弟如此,不是他們多彪悍,多能打,而是太平天國曾下令:滿人一律殺光,絕不留下活口,誰讓他們竊取中華神器呢?如此,太平軍必然會面臨一場血戰,否則滿城是拿不下的。

太平軍攻入南京:擊斃清朝高官6人,陣斬八旗4000精銳

19日下午,楊秀清親自前線指揮,林鳳祥、李開芳、吉文元、朱錫琨等猛将悉數出動,從西面、南面攻打滿城。太平軍攻勢猛烈,祥厚則讓滿兵用火炮、槍支射擊,旗人婦女、兒童也登城拿着磚頭砸向太平軍。如此,太平軍連續攻擊6次,付出3000餘人之代價,卻無法靠近城池,損失相當大。要知道,太平軍攻克外城也隻是死傷千餘而已,小小滿城,居然讓3000兵馬斃命。為此,楊秀清決定改變政策,不再強攻,而是發動心理戰,他下達指令:旗人投降者,一律不殺,照常生活。如此,部分滿人建議祥厚投降,保全大夥性命,可被拒絕。祥厚不願意投降,楊秀清怒了,再次發起猛攻,并調來城内8000斤重炮,炸毀了滿城,大軍随即沖入城内,奪取了清軍最後之據點。滿城陷落後,祥厚無奈之下拔刀自刎,霍隆武在混戰中被槍支擊中,當場陣亡。八旗其他人員呢?楊秀清下令軍民,凡殺死旗人一名,賞銀5兩。如此,旗人繼續抵抗,除少數後因楊秀清改變政令外,全部被殺,4000勁旅就此報帳。

太平軍攻入南京:擊斃清朝高官6人,陣斬八旗4000精銳

從3月7日到20日,太平軍進行了為其14天的南京攻堅戰,陸建瀛、祥厚、鄒鶴鳴、珠福洪阿、霍隆武、祁宿藻等6位清朝高官斃命,4000餘八旗勁旅全軍覆沒,太平天國完全占領南京。号稱六朝古都,龍蟠虎踞之地的南京,太平軍隻用14天就拿下,足以說明此時的清朝行将就木,不堪一擊,若是沒漢族官僚曾國藩出馬,清朝将提前滅亡。對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戰争全史》、《金陵省難紀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