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王朝:周培公是怎麼通過蠟燭,就斷定太監想要造反的?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康熙是中國曆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當然皇帝的英明,也少不了身邊能人的輔佐!康熙爺身邊也有許多幹将,如周培公!

康熙王朝:周培公是怎麼通過蠟燭,就斷定太監想要造反的?

剛進入官場時,周培公很是清高。當時康熙老師伍次友給周培公一封推薦信,隻要周培公把信給朝中任何一位大臣,必定能被康熙委以重任。不過周培公并未使用,他想要展示自己的實力。而我們的康熙爺,也正是喜歡他的自命清高!

康熙王朝:周培公是怎麼通過蠟燭,就斷定太監想要造反的?

周培公在康熙身邊輔佐的時候,正逢三藩内亂。這時吳三桂想要和朱三太子聯手,弄個兩面夾擊!朱三太子也是積蓄了多年的力量,在康熙爺身邊放了許多眼線,甚至在康熙身邊照顧的太監,也有朱三太子的人!當時依照朱三太子的計劃,想讓這些太監趁晚上謀反!不過當時康熙和周培公在一塊交流,偶然之間,周培公看到即将熄滅的蠟燭中居然沒撚。是以周培公就斷定其中定有太監作祟,而正是這提前的準備,才沒有讓皇宮發生大亂!

康熙王朝:周培公是怎麼通過蠟燭,就斷定太監想要造反的?

不過有人就提出疑問了,周培公是如何通過蠟燭,就斷定太監想要造反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若使用的蠟燭沒有撚,其中也隻有這兩個原因:其一,那些擔負采購任務的太監從中動了手腳,吃了些回扣,這樣的話買回來的蠟燭都是次品!其二,古代沒有電燈,但是紫禁城的晚上卻是亮通通的,這完全依靠于蠟燭的光亮,若是蠟燭沒撚,會頃刻間把讓紫禁城變成漆黑一片,如此一來就會讓紫禁城中的人感到慌亂,這不正是造反的最佳時機嗎?再結合當時朝堂的形勢,周培公就斷定是太監想要造反!

康熙王朝:周培公是怎麼通過蠟燭,就斷定太監想要造反的?

最終,周培公帶兵将吳三桂剿滅,使得紫禁城并沒有發生大亂!不過如此一位功臣,最終卻被貶到極寒之地,因不得志抑郁而終,實在讓人唏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