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崤之戰-晉秦争霸的一場決定性殲滅戰

城濮之戰後晉國稱霸中原。公元前628年晉文公病死,晉襄公繼位。秦穆公素有争霸中原的野心,而此時在鄭國戍守的秦大夫杞子已掌管鄭都北門鑰匙,并派人報告穆公請發兵襲鄭。秦穆公趁晉喪,不聽大臣蹇叔等勸阻,執意派孟明視等将率軍經晉崤山偷襲鄭國。

崤之戰-晉秦争霸的一場決定性殲滅戰

公元前628年冬,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奉秦穆公之命率秦軍偷越晉境的崤山伐鄭。晉國卿大夫先轸得到消息後對晉襄公說:“秦國違背蹇叔的忠谏,因為貪圖中原的土地而勞民傷财,攻打偏遠的國家,這是上天給予我們的機會,不能錯過!我們應攻滅它,否則會留下禍患。誠請主公率軍進攻秦軍。”下軍主帥栾枝提出異議:“在秦國的幫助下先君(即晉文公)才得以歸國即位,我們若進攻秦國,豈不是違背先君的遺命嗎?”先轸答道:“秦不為我們國喪而悲痛,反而趁機攻打我們的同姓國家,他們如此無禮,我們還同他們講什麼恩施?我聽說,‘一日縱敵,數世之患’,為我們的後代着想,不能算違背先君遺命。天意如此,不遵循天意是不吉利的!”晉襄公于是同意出兵。

崤之戰-晉秦争霸的一場決定性殲滅戰

公元前627年春,晉襄公下令把喪服染成黑色,以先轸為中軍元帥率晉軍南渡黃河,控制了崤山北麓的險要路段,又聯合了姜戎軍隊,晉軍埋伏在原上,姜戎軍多伏于溝谷,布好袋形陣以待秦軍。

崤之戰-晉秦争霸的一場決定性殲滅戰

這時秦軍已抵滑國境内,值鄭國商人弦高在滑國販牛,他判定秦師将襲鄭,決定做出點犧牲以求挽救鄭國。于是他牽十二頭牛假托奉鄭君之命,犒勞秦軍。孟明視等三帥不知是假,還以為鄭國已知道秦軍來襲的消息并做好了防範準備,他們怕攻鄭攻不下來,圍困鄭國又沒有長期的補充軍需,遂放棄伐鄭計劃,滅了滑國後便撤軍回秦。

崤之戰-晉秦争霸的一場決定性殲滅戰

孟明視對晉軍埋伏于崤山毫無所知,秦軍很自然地進入了晉軍包圍圈。當秦軍全部進入崤山北麓峽谷隘道時,先轸令旗一揮,埋伏于兩側的晉軍和姜戎軍蜂擁而出,殺向秦軍。秦軍哪裡來得及布陣防禦抵抗?頓時被沖得七零八落,而兵車又無法回旋禦敵,終于全軍覆沒,無一人得脫,孟明視等三帥全成俘虜。

崤之戰-晉秦争霸的一場決定性殲滅戰

崤之戰以秦軍的徹底被殲而告終。

崤之戰是春秋史上的一次重要戰役。它的爆發不是偶然的,而是秦、晉兩國根本戰略利益沖突沖突的結果。秦在崤之戰中輕啟兵端,孤軍深入,千裡遠襲,遭到前所未有的失敗。從此秦國東進中原之路被晉國扼制,秦穆公不得不向西用兵,“益國十二,開地千裡,遂霸西戎”,此戰标志着晉、秦關系由友好轉為世仇。

崤之戰-晉秦争霸的一場決定性殲滅戰

崤之戰後,秦國立即将其在攻鄀之戰中,所俘楚将鬥克釋放,與楚國結盟,共同抗晉。此後秦采取聯楚制晉之策,成為晉國在西方的心腹大患。而晉國為保持霸主地位,也不得不在西、南二方同時應對秦、楚兩個大國的挑戰。是以,楚國雖未參加崤之戰,但卻是崤之戰的最大受益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