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緒最寵愛的珍妃,一開始受到慈禧喜愛,為何最後卻被推入井中

說起清朝的寵妃,清初可能會想到皇太極的宸妃海蘭珠,或是順治喜歡的董鄂妃。但如果說清末時期,那麼毫無疑問會想到有名的珍妃。珍妃是光緒帝最寵愛的人,都知道她不受慈禧太後待見,最後被推入井中溺亡。

但你或許不知道的是,其實一開始,慈禧也是喜愛珍妃的,隻是出于種種原因,導緻她越來越厭惡珍妃,直到最後實在看不慣她,痛下殺手。那麼珍妃到底做了什麼,會讓其一個受到慈禧喜愛的妃子,最後卻被推入井中呢?

光緒最寵愛的珍妃,一開始受到慈禧喜愛,為何最後卻被推入井中

珍妃他他拉氏,為戶部右侍郎長叙之女,生于光緒二年,在光緒十五年正式入宮。都知道光緒隻有一後二妃,皇後是慈禧的侄女葉赫那拉氏,也就是後來的隆裕太後。二妃就是珍妃和瑾妃,其中瑾妃是珍妃的姐姐,一個是長叙第四女,一個是第五女,皆為庶出。

光緒十五年二月十八日,他他拉氏正式被冊封為珍嫔,她的姐姐為瑾嫔。在此之前,慈禧的侄女葉赫那拉氏被定為皇後,光緒的後宮就由這三人簡單組建而成。在三人之中,皇後由于是慈禧的人,是以光緒很讨厭她。而瑾嫔比較呆闆,也不受光緒喜愛。隻有聰明伶俐、性格開朗的珍嫔得到光緒的關注。

《國聞備乘》中記載:“光緒大婚之後,與皇後不甚親睦,而與瑾妃相處漠漠。惟珍妃生性乖巧、讨人歡喜,工翰墨,善棋,日侍皇帝左右,與帝共食飲共樂,德宗尤寵愛之。”

光緒最寵愛的珍妃,一開始受到慈禧喜愛,為何最後卻被推入井中

光緒二十年,慈禧太後迎來六十大壽,于是對光緒後宮進行了一次晉封。其實也就瑾嫔、珍嫔兩姐妹,皇後已經沒有晉封的空間了。是以,瑾嫔、珍嫔二人同時晉封為妃。

其實從這裡也可以看出來,慈禧一開始并不讨厭珍妃,不然的話,她就不會在自己生日晉升其位分了。那麼剛進宮的珍妃,是什麼同時吸引了光緒與慈禧的關注呢?

其實這與她童年的經曆有關,因為她與姐姐瑾妃自幼跟随伯父生活在廣州,伯父長善是個喜歡結交朋友的人,而且結交的都是文人墨客。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童年生活背景,使得珍妃兩姐妹從小就能受到文化教育,加上廣州是重要的通商口岸城市,便讓姐妹倆從小見識廣博,尤其是珍妃,造成了她思想上的重要轉變。

簡單來說,生活在那樣的環境,使得珍妃思想變得開明,特别願意和容易接受新鮮事物。她不喜歡條條框框,思想和行為上都追求我行我素。這樣一位女子,在當時來說與衆不同,尤其是皇帝的後宮,是以不管是光緒還是慈禧,都挺喜歡這個“不一樣的女子”。

光緒最寵愛的珍妃,一開始受到慈禧喜愛,為何最後卻被推入井中

那麼一開始慈禧喜愛珍妃,表現在什麼地方呢?首先就是前面說的,慈禧願意在自己生日的時候,晉升珍妃的位分,如果讨厭她,幹嘛還晉封她呢?

其次就是珍妃喜歡照相,原本慈禧對這些西洋奇技淫巧十分反感,卻也漸漸被珍妃影響,開始接受照相,最後還變成一個“拍照狂魔”,擁有禦用照相師。

最後就是珍妃這個人很聰明,慈禧說什麼她都能聽懂,并很快學會。是以慈禧還專門讓自己的清客缪素筠,去教珍妃書法和繪畫,甚至親自教她雙手寫梅花篆字的技能。慈禧原本想讓侄女皇後幫她監視光緒,可皇後不受寵愛,完成不了任務,相比之下,慈禧更加覺得珍妃聰明讨人喜歡。

總之,珍妃用她獨特的個人魅力,一開始俘獲了光緒與慈禧的歡心,讓這個原本簡單且冷清的後宮,多了許多生機。那麼又是什麼時候,因為什麼,珍妃開始失去慈禧的喜愛,直到最後被推入井中呢?

光緒最寵愛的珍妃,一開始受到慈禧喜愛,為何最後卻被推入井中

就在珍妃姐妹被晉升為妃的同一年,二人又被慈禧降為貴人,注意,不是降回嫔位,而是比嫔還低一級的貴人,可見慈禧這次很生氣。那麼當時發生了什麼?

據多部文獻記載,說光緒給珍妃做了一件珍珠袍,穿上十分耀眼。有一天珍妃穿着珍珠袍,在花園撞見慈禧太後,結果慈禧大怒,認為珍妃奢靡,有心取代皇後,是以命太監對珍妃施行“褫衣廷杖”。

這次事件導緻慈禧十分震怒,不僅懲罰了珍妃,就連瑾妃都遭受牽連,與妹妹一同被降為貴人。還有珍妃手下的太監們,不是發配充軍,就是被直接處死。據說翁同龢為珍妃求情,卻沒有得到慈禧理睬。

其實說起來,大家會不會覺得很奇怪,慈禧明明很喜歡珍妃,為什麼會突然因為一件珍珠袍,就對其大發雷霆,甚至要其受“褫衣廷杖”這種侮辱?這就說明,慈禧這次發火,并非表面一件珍珠袍那麼簡單。

光緒最寵愛的珍妃,一開始受到慈禧喜愛,為何最後卻被推入井中

慈禧此次懲罰珍妃,對光緒的解釋是她“破壞家法,幹預朝政”,穿珍珠袍就幹預朝政了嗎?當然不是,慈禧這樣說,就是在暗示珍妃的确在某些事上幹預到她了。

實際上,在這件事發生的時候,正值朝堂上衆人因政事出現分歧。群臣因甲午戰争是戰是和發生争執,文廷式、志銳等人主戰,參了主和的李鴻章一本。李鴻章便讓人散播謠言,稱文廷式有意支援珍妃取代皇後,反對慈禧太後聽政。

這個文廷式與珍妃有什麼淵源呢?珍妃小時候随伯父長善在廣州生活,長善就曾聘請文廷式教珍妃姐妹倆讀書。是以當慈禧聽到這個謠言,就對文廷式和珍妃厭惡不已,自然就要重重懲罰珍妃。文廷式也在此次事件中被罷職,永不錄用。

而慈禧讨厭珍妃,還不僅僅因為這一個謠言。她之是以對謠言深信不疑,一是知道文廷式與珍妃的淵源,二是珍妃私下所作所為暴露,這些作為都是與慈禧作對,也可以稱之為“作死”。

光緒最寵愛的珍妃,一開始受到慈禧喜愛,為何最後卻被推入井中

珍妃本來就是随心所欲的性格,看到什麼就說什麼,她見太後宮中太監索要紅包,就不管不顧揭露出來。既然太後宮中太監敢去索要紅包,必定就是經過慈禧默許的,珍妃這樣做,無疑就在打慈禧的臉。

還有珍妃喜歡照相,就讓人在東華門外開了一家照相館。她本人愛美,總是打扮得很新潮,穿着各種各樣的服飾拍照,甚至女扮男裝,穿着光緒的龍袍戲耍。珍妃作為妃子,本來不能乘八人轎,但光緒見她想坐,就特許她乘八人轎。

光緒寵愛珍妃,自然對她偏愛,可珍妃畢竟不是皇後,這一系列行為嚴重威脅到了皇後。于是皇後就去找慈禧告狀,再怎麼說,皇後都是慈禧的侄女,她自然是偏袒的。是以,慈禧下令封了照相館,又砸了光緒賜給珍妃的八人轎。

這些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關鍵的是,珍妃賣官鬻爵的事情暴露,她企圖賣官給一個大字不識的人,這便是慈禧所說的“幹預朝政”。據《國聞備乘》記載:“初太後拷問珍妃,于密室中搜得一簿,内書某月日收入河南巡撫裕長饋金若幹。”

還有就是,光緒曾經杖責過李蓮英,後者是慈禧最寵信的太監,他挨打不敢記恨光緒帝,隻好把怒氣轉移到珍妃身上。如此一來,不管是皇後還是李蓮英,都常常在慈禧面前說珍妃壞話,久而久之,慈禧便對這個女人恨之入骨。而慈禧懲罰珍妃,也是有意做給光緒帝看,想讓他乖乖聽話。

光緒最寵愛的珍妃,一開始受到慈禧喜愛,為何最後卻被推入井中

就在珍妃被降為貴人的第二年,由于光緒帝的努力,她又得以複升為妃。隻不過在光緒二十四年,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就幽禁了光緒帝,珍妃遭到牽連,被幽禁在北三所。

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入侵,慈禧決定帶着光緒等人出逃西安。在臨行之前,她下令将珍妃推入井中,後者是以溺亡,年僅25歲。慈禧等人回宮後,才命人将其屍骨撈出,草草葬在阜成門外的宮女墓地。而為了隐瞞其被推入井中溺亡的事實,慈禧對外宣稱珍妃是自殺,為了贊揚她“貞烈殉節”的精神,于是追封為珍貴妃。

光緒和慈禧相繼去世後,宣統帝溥儀即位,光緒嫡後被尊為隆裕皇太後,垂簾聽政。隆裕太後以宣統帝的名義,追封珍貴妃為恪順皇貴妃。到了民國四年,珍妃的姐姐瑾妃(時為皇考瑾貴妃),又将其遷葬光緒崇陵妃園寝,還專門給她布置了一個小靈堂以便供奉。

光緒最寵愛的珍妃,一開始受到慈禧喜愛,為何最後卻被推入井中

一直以來,在衆人的心中,珍妃都是可憐的一方,因為她實在死得太慘了。而且都認為她被慈禧殺害,就是因為深受光緒寵愛,使得光緒對皇後十分冷淡。

但在了解珍妃真實的人生後,我們卻可以發現,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珍妃如果不是太過随心所欲,處處與慈禧對着幹,也不會落得如此悲慘的結局。看看她的姐姐瑾妃,就順利活到了民國十三年。

不過筆者認為,珍妃落得這樣的結局,雖說自己在很多方面的确做錯了,卻也不能完全怪她。她從小在廣州長大,接觸了許多新鮮事物,讓她對這個世界有了不一樣的了解,是以她思想并不封建,更接近新時代的女性思想。

向往自由自在的她,卻進了皇宮這個牢籠裡,不一樣的她吸引了同樣願意接受新事物的光緒帝。光緒帝對她的獨寵,下人對她的奉承,都讓這個本來自信的女人更加肆無忌憚。

光緒最寵愛的珍妃,一開始受到慈禧喜愛,為何最後卻被推入井中

在慈禧和光緒面前,珍妃随心所欲,這是因為她沒有将對方看得高高在上,而是視他們為家人一般,認為在家人面前就是要随意。可她忽略了,自己仍處在封建的時代,面對的是一個隻想獨攬大權,不許别人做主的婆婆慈禧。

也就是說,她從小就自由慣了,加上進宮之後,沒有人教她應該怎麼表現,反而都是捧着她,就連慈禧一開始也喜歡她的“與衆不同”。這讓珍妃一心以為,自己這樣才是對的,不僅不知收斂,反而變本加厲,終于激怒了慈禧,落得悲慘收場。

(參考文獻《國聞備乘》《清史稿》《我的祖父小德張》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