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湖南老農拿出70年前的借條,八路軍借走420大洋,現在應該還多少錢?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日本全面侵華開始之時,面對同仇敵忾的敵人,國内的兩大政黨達成了一緻的政策,将共産黨的一部分軍隊改變為八路軍。八路軍治軍嚴明,軍隊之中的條條框框更是細緻,再加上作風優良,對内保護人民群衆生命安全,對外也是讓侵略者聞風喪膽,成為軍隊之中的标杆。

在《建軍大業》之中,對于這一支作風優良的軍隊也是多次提及,在民族生死關頭所進行的軍事活動也是多次挽救民族于水火,可謂是人民的好軍隊。而在電視劇《亮劍》也是多次提及八路軍的作風,例如毛澤東所規定的不拿群衆一分一線、借物也得打欠條。

湖南老農拿出70年前的借條,八路軍借走420大洋,現在應該還多少錢?

侵華日軍

八路軍創立之初,軍中貧苦,武器整備也是比較落後。但是軍人本該有軍人的紀律,自然是排除萬難、迎難而上。但是八路軍也會遇上一些不可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就是需要向人民群衆借錢。

八路軍自然是有借有還,絕對不會白拿人們的一針一線,這欠條自然是需要打得。不過,到了如今欠條已經變成了曆史的見證者,比如說湖南的一位老農民便拿出了當時八路軍打下的借條,是70年前的借條,借條上聲明八路軍借走了420大洋,那麼按照現在的價格計算,應該還多少?

湖南老農拿出70年前的借條,八路軍借走420大洋,現在應該還多少錢?

紅軍的優良作風簡直是讓後人震驚,在物資極度缺乏的情況之下,雖然紅軍借了老百姓的糧食,但是卻留下了比市場價格更高的錢币。

周炎光便是湖南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但是在擁有了一張1945年的借條之後,這個農民注定不再平凡。在紅軍為國戰鬥的時候,周炎光的父親可是拿出了紅軍最為需要食物來幫助紅軍渡過難關。而紅軍自然是秉持着軍隊之中嚴格的紀律,絕對不拿一針一線,但是為了彌補周炎光的父親是以打下了欠條。

湖南老農拿出70年前的借條,八路軍借走420大洋,現在應該還多少錢?

時隔79年,當時的借條早已經泛黃,但是借條上面的筆迹還是非常清晰,上面記錄着紅軍所欠的銀元和物資,而最讓人驚訝的是這張欠條的落款并非是一般人,而是著名的賀龍元帥。這件事情一經人們曝光,便引起了人們廣泛的關注。筆記時隔七十年,而且還是當時紅軍留下的遺迹,自然是在社會上引來了巨大的反響。但是人們也害怕這張欠條不真實,有杜撰自己造假的嫌疑,還專門派人向這位老人做了咨詢。

當時中國年齡最小的紅軍前去拜訪了周炎光,通過和周炎光的一些聊天之中,确定了這張借條确實是當時紅軍所留下的,的的确确是一個鐵證。這張借條一旦經過紅軍的證明,其價值自然是非比尋常,來到周炎光家中請求一見的也是數不勝數,當然也有一些文物保護機關或者是個人請求周炎光轉讓。

湖南老農拿出70年前的借條,八路軍借走420大洋,現在應該還多少錢?

當時的420塊大洋已經是一筆不小的财富,在當時物資極度匮乏的情況下,這筆錢财可以讓一個貧苦家庭過上好日子。但是如果是按照如今的價值來判斷,這420塊大洋早已經升值,比較同時期的購買力來看,他的價值最少也在5萬元左右。

又加上這是具有曆史意義的借條,象征着紅軍當時的作風紀律,并非是一紙空口白話,是以他的價值應該遠在5萬元以上。

湖南老農拿出70年前的借條,八路軍借走420大洋,現在應該還多少錢?

欠條

是以這個借條究竟是值多少錢,已經無法估算。但是因為這張借條的存在,可以友善史學家了解當時紅軍作戰的路線和軌迹,對于中國曆史的填補也是存在着一定的意義。同時在戰火四起的時代,各個家庭都是食不果腹,但是周炎光的父親還是毅然決然的拿出這麼一大筆錢,來資助紅軍,其精神也是讓人歎服,他為中國革命所作出的事情,值得我們任何一個人為此銘記。

湖南老農拿出70年前的借條,八路軍借走420大洋,現在應該還多少錢?

結語

在無數曆史的轉折點上,中國的軍隊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是如果沒有中國人民群衆的配合,紅軍也不可能走得一帆風順。是以這次抗戰的勝利,不僅僅是中國軍隊的勝利,其實也是中國人民的勝利,這是數億的中國人同法西斯共同努力的結果。這段曆史值得我們任何一個人為之動容,在當時貧苦的條件下,中國人還是萬衆一心,共同抵禦我們共同的敵人。我們任何一個中國人,都不能忘記先輩們為之奮鬥的不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