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作為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一場全球性的大災變,戰争席卷了整個亞歐大陸,從大西洋打到太平洋,成千上萬的人在這場戰争中失去了生命,每一個參與其中的國家都元氣大傷,戰後數十年才得以恢複。也正因為這場戰争,使全球人民看到了戰争的殘酷性,空前一緻的渴望和平,人類文明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可以說二戰重新改寫了世界格局,從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進作用。

一場戰争有勝利的一方就會有失敗的一方。雖然當時的德國不可一世,有着先進的武器裝備以及隆美爾等優秀的軍事人才,但是勝利最終屬于正義的一方。

作為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整個二戰爆發了許多舉世聞名的戰役,其中就以作為二戰轉折點的斯大林格勒戰役最為出名,它不僅粉碎了德國妄圖攻占蘇聯的野心,也吹響了盟軍反擊德國的号角,最主要的是這場戰役的慘烈程度超乎了人們的想象,被評為二戰裡最血腥的戰役。

這場戰役又叫作斯大林格勒保衛戰,總共進行了199天,雙方的傷亡人數超過了200萬人,戰鬥場面十分慘烈,一名普通士兵的平均存活時間不超過9分鐘,軍官不超過三天,雙方的交火距離是以屍體數作為計算。可以說,你能想象到發生在戰争中的殘酷場景都在這場戰役中有所展現。

1941年6月,對蘇聯虎視眈眈已久的德國,單方面撕毀了德蘇互不侵犯的和平條約,總計派出550萬德軍和5000輛坦克,對蘇聯發動了突然襲擊,從中、北、南三個方向撕裂了蘇軍的防守。

戰争開始的第一天,蘇聯就損失了戰機1200餘架。随後的半年時間裡,蘇聯西部的城市全面失守,300多萬蘇聯士兵被殲滅或俘虜,德軍挺近蘇聯境内1000多公裡,控制着當時蘇聯40%人口的城鎮。

外界在得知這個消息後,一片嘩然,既感歎蘇軍的潰敗之時,又對德軍的戰鬥力感到驚訝。如果德國全面占領蘇聯的話,對于盟軍将會有不堪設想的後果,但當時的東歐戰場形勢也不容樂觀,盟軍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蘇聯隻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保衛家園。

在德軍勢如破竹的攻勢下,莫斯科已經岌岌可危。

作為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1942年4月5日,希特勒釋出作戰令,命李斯特元帥帶領A集團軍向高加索地區進發;包克元帥帶領B集團軍向斯大林格勒進發。

斯大林格勒的戰略意義不言而喻,它緊靠伏爾加河,有着該河上最大的港口,同時也是蘇聯最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工業城市。一旦失守就意味着蘇聯的補給線被攔腰切斷,前線的戰士将失去所需要的戰略物資。另外,這座城市是以蘇聯上司人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如果被德軍攻占,将會嚴重打擊蘇軍的士氣。

1942年7月17日,德軍的AB集團軍都按照指令到達了指定地點,可是希特勒卻臨時改變計劃,準備将蘇聯西南軍主力盡數全殲,然後一勞永逸。于是,德第四集團裝甲軍繞過斯大林格勒南下,殲滅了被包圍的蘇軍主力。不過這一調動不僅減弱了進攻斯大林格勒的兵力,也減緩了進攻的速度,使蘇軍有足夠的時間加強對斯大林格勒的防守。

當時,德第六集團軍負責進攻斯大林格勒,指揮官是保盧斯上将。這支部隊在他的上司下,曾參與過多場戰役,是一支訓練有素且久經沙場的精銳之師。

蘇聯方面,為了應對德軍的進攻,斯大林一邊調遣軍隊從沿線阻擊德軍,減小正面戰場的壓力;一邊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軍,負責保衛斯大林格勒。

作為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德第六集團軍日夜兼程的向斯大林格勒進發,一路上遭遇了蘇軍的負隅頑抗,德軍利用空中優勢和地面的炮火壓制,朝着蘇軍猛烈轟擊,然後又以坦克為先頭部隊向前突擊,沖破了蘇軍的陣地。

7月25日,德第六集團軍首次與斯大林格勒方面軍正面交火,德軍還是以坦克軍為主導,向蘇軍發起沖擊,蘇軍則用以命搏命的方法與德軍打得有來有回。一時間,雙方都陷入了膠着狀态。

另一邊,德第四裝甲軍集團立刻派出了一支裝甲軍部隊馳援第六集團軍,與此同時斯大林也從遠東調回來十個師的兵力,馳援斯大林格勒,并在随後下達指令,要求守軍“絕不後退一步”。

8月1日起,面對德第六集團軍和裝甲軍的突進,蘇軍方面的防線徹底崩潰。

9月2日,德軍從西北南三個方向包圍了斯大林格勒。随後,希特勒又派出第四航空隊,對着斯大林格勒的城區展開了無差别轟炸,城内頓時火光沖天,變為了一片火海,所有的建築物都被炸成了廢墟,整個城市猶如人間煉獄。僅這一天,就造成了城中4萬居民的死亡,受傷者不計其數。

作為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自此之後的十多天裡,第四航空隊繼續對城區展開轟炸。斯大林格勒白天濃煙滾滾,夜晚就火光沖天。

9月13日,德第六集團軍擔任主力,從斯大林格勒城北發動了猛烈的突擊。因為城内一片廢墟,裝甲車難以通行,裝甲軍隻能從城南開始推進,策應德軍在城北的進攻,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攻防戰就此拉開帷幕。

德軍憑借着火力壓制,迅速切入市區,與守城的蘇軍展開了激烈的巷戰。對于參與該戰役的蘇軍來說,死亡就是他們的歸宿,唯一的變數就是在死之前盡量多的擊殺德軍。城中的大部分居民都已死亡,隻有一小部分幸運地逃了出去。

此後,斯大林格勒每天都是炮火連天,硝煙籠罩了整座城市,所有建築物都被摧毀。如果身臨其境的話,你隻會聽到槍炮聲以及哀嚎聲。德軍為了快速占領斯大林格勒,整團整師地發起沖鋒,一開始雙方依靠陣地戰打得有來有回,後來直接就演變成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戰,隻要能把敵人弄死,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武器。

雙方巷戰期間,不斷進行着圍剿與反圍剿,一個陣地上一分鐘還是被蘇軍占領,下一分鐘就被德軍攻占。戰場上的屍體也不計其數,雙方也來不及打掃戰場,這些屍體不是自然腐爛就是被無差别的炮火炸成了肉泥,整座城市彌漫着硝煙味、腐肉味以及血腥味混合的怪味。

作為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德軍大顯神威的坦克在廢墟上失去了靈動的特性,隻能化身移動炮台緩慢前推,給予必要的火力打擊。同時,蘇軍戰士也沒有坐以待斃,在身上捆綁好反坦克手雷,撲向坦克,與之同歸于盡。

城内的戰鬥進行數天後,已經沒有固定的陣地可言,雙方軍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遇以後就是一場厮殺。此時的斯大林格勒宛如人間煉獄,屍體密密麻麻布滿了整條街道。

10月以後,雙方的戰鬥進入了白熱化階段,城市的樣貌早已不複存在,寬大的地基向人們訴說着這裡曾經的繁華。雙方士兵根本沒有休息的時間,一不留神就陷入到激烈的戰鬥中去,為了争奪每一寸領土,打得不可開交。為了更好地殲滅敵軍,雙方都組織了大量的狙擊兵,在廢墟之中互相獵殺。

10月15日,此時的德軍雖然占領了斯大林格勒三分之二的地區,但是遭到蘇軍更加頑強地抵抗,本就奮戰多日的德軍,早已外強中幹,無力向前推進了。

戰鬥就這樣拖到了11月,此時的蘇聯已經進入了冬天,最低氣溫達到了零下30℃,勝利的天平在慢慢向蘇聯傾斜。畢竟對于德軍來講,惡劣的天氣與敵人的炮火一樣兇猛。

作為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眼看局勢對德軍不利,身在德國的希特勒火速緻電保盧斯,要他不計一切後果攻占斯大林格勒,否則就要受到軍事處罰。

于是,保盧斯率領他的第六集團軍發動了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蘇軍明白敵人面臨的處境,則拼命抵抗德軍的進攻,誓死守衛斯大林格勒。白刃戰再次爆發,雙方傷亡慘重,屍積如山。

最終德軍沖到伏爾加河邊時,已是饑寒交迫、無心再戰。無奈之下,保盧斯隻有原地堅守,等人來救援。然而,德軍的末日也将要來臨了。就在第六集團軍與蘇軍拼死戰鬥的同時,蘇軍總指揮官朱可夫大将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調集了110萬兵力。

11月19日,蘇軍南北夾擊,在斯大林格勒後方的卡拉奇會合,将位于斯大林格勒的德第六集團軍團團包圍。看到大勢已去的保盧斯,立即向希特勒緻電請求突圍,可希特勒卻固執地要求他在原地堅守,并由戈林元帥的空軍負責空中補給。

12月12日,德曼施坦因部率軍支援斯大林格勒,一路向前突圍,連續撕裂了蘇軍好幾道防線。突圍到距離包圍圈隻有40公裡的地方時,蘇軍調遣重兵圍了過來,曼斯坦因要求保盧斯向南突圍與自己會合。然而保盧斯不敢違背希特勒的指令,放棄了這次突圍,選擇在原地堅守,曼斯坦因無奈之下隻能撤退。

作為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至此,德第六集團軍徹底失去了逃生的機會。

困守在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團軍,處境十分惡劣,當時的氣溫已經降到零下45℃,終日風雪連連。士兵們衣着單薄,瑟瑟蜷縮在廢墟之中,凍得連槍栓都拉不開,隻能拆房屋、燒家具取暖。

德國空軍的空運補給也因風雪彌漫,常常得不到保障,有時一天有幾十噸,有時隻有幾噸,而當時蘇聯境内的德軍補給,每天至少需要700噸。成百上千的士兵患上了傷寒和痢疾,還有些士兵被活活凍死。

蘇聯方面在多次勸降保盧斯無果後,于1943年1月10日向保盧斯殘部發起了全面進攻。随後,德軍機場被攻破,這就意味着第六集團軍的補給線被徹底切斷。

保盧斯希望希特勒能夠準許他們投降,可希特勒直接拒絕了他的請求,并授予了他元帥節仗,鼓勵他繼續抵抗下去。其實到這裡,希特勒的意圖已經很明顯了,他在逼保盧斯自盡殉國,因為德國曆史上從來沒有元帥被俘虜過。

作為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最終,保盧斯選擇違背希特勒的指令,于2月1日向蘇軍投降,斯大林格勒地區的所有德軍全部放下武器。

至此,曆時199天的斯大林格勒保衛戰落下帷幕,第六集團軍30萬士兵,此時隻剩9萬人,蘇軍将他們發往了遙遠的西伯利亞戰俘營,當中的大部分人還沒走到地方就死了,活到二戰結束的也隻有幾千人。

在整個斯大林格勒戰役中,蘇聯方面共投入部隊250萬人,最終傷亡110萬人;而德軍共投入了105萬部隊,傷亡84萬人。雙方共有将近400萬的軍隊參與了這場戰鬥,僅從數字上來看,就已經史無前例了。這場戰争的慘烈程度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對于指揮官來說,傷亡隻是一個資料;而對于普通士兵來說,死亡就是歸宿。

斯大林格勒戰役之是以如此殘酷,是因為這場戰役具有非同凡響的戰略意義。如果蘇聯沒打赢這場戰役,那麼蘇聯就有亡國的危險。同時,德國會把戰争擴散到整個亞歐大陸,并占有絕對的主導權。蘇聯當時的處境就如同陳勝所說:

“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

作為二戰的轉折點,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到底有多慘烈?

在這樣的前提下,蘇軍肯定會不惜一切代價的死守斯大林格勒,不然遲早都會死,而且死亡的人數就不止110萬人了。當然,曆史是沒有如果的,就算有,以蘇聯人的脾氣,勝利一樣會屬于他們。

我們打仗講究的是“天時地利人和”,當時的蘇聯紅軍最多就占了個“天時”,卻硬生生用以命搏命的方式,将戰鬥拖到了冬天,成功改寫了曆史。是以前蘇聯的軍隊真的是讓人敬佩,尤其是他們團結一緻、保家衛國的精神,值得世人學習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