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作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全球性的大灾变,战争席卷了整个亚欧大陆,从大西洋打到太平洋,成千上万的人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生命,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国家都元气大伤,战后数十年才得以恢复。也正因为这场战争,使全球人民看到了战争的残酷性,空前一致的渴望和平,人类文明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可以说二战重新改写了世界格局,从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促进作用。

一场战争有胜利的一方就会有失败的一方。虽然当时的德国不可一世,有着先进的武器装备以及隆美尔等优秀的军事人才,但是胜利最终属于正义的一方。

作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

整个二战爆发了许多举世闻名的战役,其中就以作为二战转折点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最为出名,它不仅粉碎了德国妄图攻占苏联的野心,也吹响了盟军反击德国的号角,最主要的是这场战役的惨烈程度超乎了人们的想象,被评为二战里最血腥的战役。

这场战役又叫作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总共进行了199天,双方的伤亡人数超过了200万人,战斗场面十分惨烈,一名普通士兵的平均存活时间不超过9分钟,军官不超过三天,双方的交火距离是以尸体数作为计算。可以说,你能想象到发生在战争中的残酷场景都在这场战役中有所体现。

1941年6月,对苏联虎视眈眈已久的德国,单方面撕毁了德苏互不侵犯的和平条约,总计派出550万德军和5000辆坦克,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从中、北、南三个方向撕裂了苏军的防守。

战争开始的第一天,苏联就损失了战机1200余架。随后的半年时间里,苏联西部的城市全面失守,300多万苏联士兵被歼灭或俘虏,德军挺近苏联境内1000多公里,控制着当时苏联40%人口的城镇。

外界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一片哗然,既感叹苏军的溃败之时,又对德军的战斗力感到惊讶。如果德国全面占领苏联的话,对于盟军将会有不堪设想的后果,但当时的东欧战场形势也不容乐观,盟军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苏联只能依靠自己的力量保卫家园。

在德军势如破竹的攻势下,莫斯科已经岌岌可危。

作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

1942年4月5日,希特勒发布作战令,命李斯特元帅带领A集团军向高加索地区进发;包克元帅带领B集团军向斯大林格勒进发。

斯大林格勒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它紧靠伏尔加河,有着该河上最大的港口,同时也是苏联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工业城市。一旦失守就意味着苏联的补给线被拦腰切断,前线的战士将失去所需要的战略物资。另外,这座城市是以苏联领导人斯大林的名字命名的,如果被德军攻占,将会严重打击苏军的士气。

1942年7月17日,德军的AB集团军都按照命令到达了指定地点,可是希特勒却临时改变计划,准备将苏联西南军主力尽数全歼,然后一劳永逸。于是,德第四集团装甲军绕过斯大林格勒南下,歼灭了被包围的苏军主力。不过这一调动不仅减弱了进攻斯大林格勒的兵力,也减缓了进攻的速度,使苏军有足够的时间加强对斯大林格勒的防守。

当时,德第六集团军负责进攻斯大林格勒,指挥官是保卢斯上将。这支部队在他的领导下,曾参与过多场战役,是一支训练有素且久经沙场的精锐之师。

苏联方面,为了应对德军的进攻,斯大林一边调遣军队从沿线阻击德军,减小正面战场的压力;一边组建斯大林格勒方面军,负责保卫斯大林格勒。

作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

德第六集团军日夜兼程的向斯大林格勒进发,一路上遭遇了苏军的负隅顽抗,德军利用空中优势和地面的炮火压制,朝着苏军猛烈轰击,然后又以坦克为先头部队向前突击,冲破了苏军的阵地。

7月25日,德第六集团军首次与斯大林格勒方面军正面交火,德军还是以坦克军为主导,向苏军发起冲击,苏军则用以命搏命的方法与德军打得有来有回。一时间,双方都陷入了胶着状态。

另一边,德第四装甲军集团立刻派出了一支装甲军部队驰援第六集团军,与此同时斯大林也从远东调回来十个师的兵力,驰援斯大林格勒,并在随后下达命令,要求守军“绝不后退一步”。

8月1日起,面对德第六集团军和装甲军的突进,苏军方面的防线彻底崩溃。

9月2日,德军从西北南三个方向包围了斯大林格勒。随后,希特勒又派出第四航空队,对着斯大林格勒的城区展开了无差别轰炸,城内顿时火光冲天,变为了一片火海,所有的建筑物都被炸成了废墟,整个城市犹如人间炼狱。仅这一天,就造成了城中4万居民的死亡,受伤者不计其数。

作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

自此之后的十多天里,第四航空队继续对城区展开轰炸。斯大林格勒白天浓烟滚滚,夜晚就火光冲天。

9月13日,德第六集团军担任主力,从斯大林格勒城北发动了猛烈的突击。因为城内一片废墟,装甲车难以通行,装甲军只能从城南开始推进,策应德军在城北的进攻,著名的斯大林格勒攻防战就此拉开帷幕。

德军凭借着火力压制,迅速切入市区,与守城的苏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对于参与该战役的苏军来说,死亡就是他们的归宿,唯一的变数就是在死之前尽量多的击杀德军。城中的大部分居民都已死亡,只有一小部分幸运地逃了出去。

此后,斯大林格勒每天都是炮火连天,硝烟笼罩了整座城市,所有建筑物都被摧毁。如果身临其境的话,你只会听到枪炮声以及哀嚎声。德军为了快速占领斯大林格勒,整团整师地发起冲锋,一开始双方依靠阵地战打得有来有回,后来直接就演变成了短兵相接的白刃战,只要能把敌人弄死,任何东西都可以成为武器。

双方巷战期间,不断进行着围剿与反围剿,一个阵地上一分钟还是被苏军占领,下一分钟就被德军攻占。战场上的尸体也不计其数,双方也来不及打扫战场,这些尸体不是自然腐烂就是被无差别的炮火炸成了肉泥,整座城市弥漫着硝烟味、腐肉味以及血腥味混合的怪味。

作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

德军大显神威的坦克在废墟上失去了灵动的特性,只能化身移动炮台缓慢前推,给予必要的火力打击。同时,苏军战士也没有坐以待毙,在身上捆绑好反坦克手雷,扑向坦克,与之同归于尽。

城内的战斗进行数天后,已经没有固定的阵地可言,双方军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相遇以后就是一场厮杀。此时的斯大林格勒宛如人间炼狱,尸体密密麻麻布满了整条街道。

10月以后,双方的战斗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城市的样貌早已不复存在,宽大的地基向人们诉说着这里曾经的繁华。双方士兵根本没有休息的时间,一不留神就陷入到激烈的战斗中去,为了争夺每一寸领土,打得不可开交。为了更好地歼灭敌军,双方都组织了大量的狙击兵,在废墟之中相互猎杀。

10月15日,此时的德军虽然占领了斯大林格勒三分之二的地区,但是遭到苏军更加顽强地抵抗,本就奋战多日的德军,早已外强中干,无力向前推进了。

战斗就这样拖到了11月,此时的苏联已经进入了冬天,最低气温达到了零下30℃,胜利的天平在慢慢向苏联倾斜。毕竟对于德军来讲,恶劣的天气与敌人的炮火一样凶猛。

作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

眼看局势对德军不利,身在德国的希特勒火速致电保卢斯,要他不计一切后果攻占斯大林格勒,否则就要受到军事处罚。

于是,保卢斯率领他的第六集团军发动了最后一次大规模进攻。苏军明白敌人面临的处境,则拼命抵抗德军的进攻,誓死守卫斯大林格勒。白刃战再次爆发,双方伤亡惨重,尸积如山。

最终德军冲到伏尔加河边时,已是饥寒交迫、无心再战。无奈之下,保卢斯只有原地坚守,等人来救援。然而,德军的末日也将要来临了。就在第六集团军与苏军拼死战斗的同时,苏军总指挥官朱可夫大将向斯大林格勒方向秘密调集了110万兵力。

11月19日,苏军南北夹击,在斯大林格勒后方的卡拉奇会合,将位于斯大林格勒的德第六集团军团团包围。看到大势已去的保卢斯,立即向希特勒致电请求突围,可希特勒却固执地要求他在原地坚守,并由戈林元帅的空军负责空中补给。

12月12日,德曼施坦因部率军支援斯大林格勒,一路向前突围,连续撕裂了苏军好几道防线。突围到距离包围圈只有40公里的地方时,苏军调遣重兵围了过来,曼斯坦因要求保卢斯向南突围与自己会合。然而保卢斯不敢违背希特勒的命令,放弃了这次突围,选择在原地坚守,曼斯坦因无奈之下只能撤退。

作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

至此,德第六集团军彻底失去了逃生的机会。

困守在斯大林格勒的第六集团军,处境十分恶劣,当时的气温已经降到零下45℃,终日风雪连连。士兵们衣着单薄,瑟瑟蜷缩在废墟之中,冻得连枪栓都拉不开,只能拆房屋、烧家具取暖。

德国空军的空运补给也因风雪弥漫,常常得不到保障,有时一天有几十吨,有时只有几吨,而当时苏联境内的德军补给,每天至少需要700吨。成百上千的士兵患上了伤寒和痢疾,还有些士兵被活活冻死。

苏联方面在多次劝降保卢斯无果后,于1943年1月10日向保卢斯残部发起了全面进攻。随后,德军机场被攻破,这就意味着第六集团军的补给线被彻底切断。

保卢斯希望希特勒能够准许他们投降,可希特勒直接拒绝了他的请求,并授予了他元帅节仗,鼓励他继续抵抗下去。其实到这里,希特勒的意图已经很明显了,他在逼保卢斯自尽殉国,因为德国历史上从来没有元帅被俘虏过。

作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

最终,保卢斯选择违背希特勒的命令,于2月1日向苏军投降,斯大林格勒地区的所有德军全部放下武器。

至此,历时199天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落下帷幕,第六集团军30万士兵,此时只剩9万人,苏军将他们发往了遥远的西伯利亚战俘营,当中的大部分人还没走到地方就死了,活到二战结束的也只有几千人。

在整个斯大林格勒战役中,苏联方面共投入部队250万人,最终伤亡110万人;而德军共投入了105万部队,伤亡84万人。双方共有将近400万的军队参与了这场战斗,仅从数字上来看,就已经史无前例了。这场战争的惨烈程度无法用语言来表达,对于指挥官来说,伤亡只是一个数据;而对于普通士兵来说,死亡就是归宿。

斯大林格勒战役之所以如此残酷,是因为这场战役具有非同凡响的战略意义。如果苏联没打赢这场战役,那么苏联就有亡国的危险。同时,德国会把战争扩散到整个亚欧大陆,并占有绝对的主导权。苏联当时的处境就如同陈胜所说: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作为二战的转折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到底有多惨烈?

在这样的前提下,苏军肯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死守斯大林格勒,不然迟早都会死,而且死亡的人数就不止110万人了。当然,历史是没有如果的,就算有,以苏联人的脾气,胜利一样会属于他们。

我们打仗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当时的苏联红军最多就占了个“天时”,却硬生生用以命搏命的方式,将战斗拖到了冬天,成功改写了历史。所以前苏联的军队真的是让人敬佩,尤其是他们团结一致、保家卫国的精神,值得世人学习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