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的馬穆魯克騎兵,在叙利亞的艾因賈魯,戰勝了戰無不勝的蒙古軍,這的确是一個人類戰争史上的奇迹。
這場戰役的規模雖然并不大,蒙古軍加從征軍一共2萬2千人,馬穆魯克騎兵一共1萬2千人,不過,其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蒙古軍在第三次西征途中,摧毀了讓整個阿拉伯地區聞之膽寒的刺客之國——木剌夷國,滅掉了阿拉伯地區的中心——阿拔斯王朝,征服了位于叙利亞的阿尤布王朝并占領其都城大馬士革。那時候,阿尤布王朝隻剩下很小的一部分。如果這一小部份也被蒙古人拿下來,那麼,十字軍東征不能摧毀的阿拉伯文明,就基本上要被蒙古人摧毀了。
而這時候,馬穆魯克騎兵出現了。他們憑借在叙利亞的艾因賈魯的一戰,打敗了蒙古軍,阻止了蒙古軍繼續西征埃及的腳步。并由此重新收複了叙利亞地區,也就是阿尤布王朝擁有的那些地盤,重建立立了一個布爾吉王朝,統治埃及達300年之久。
馬穆魯克騎兵為什麼能夠戰勝蒙古軍,并收複叙利亞全境呢?
當然了,這是有客觀原因的。
其一,馬穆魯克騎兵戰勝的,并不是蒙古西征軍的主力部隊。當時,也就是1259年,由于蒙哥在南宋釣魚城戰死,忽必烈從南宋撤軍回國,和阿裡不哥争奪大汗之位,旭烈兀也跟着準備回國。雖然最後旭烈兀選擇支援忽必烈,沒有回蒙古,但其實他也在觀望,等待着機會。是以不敢輕易把兵力再投入到叙利亞的戰場上,和埃及作戰。而忽必烈和阿裡不哥的大戰,一打就是四年之久。打完之後已經是1264年8月,旭烈兀死于1265年2月。顯然他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和馬穆魯克騎兵作戰。
其二,怯的不花在艾因賈魯全軍覆滅以後,旭烈兀在這時候遇到了更強大的敵人。旭烈兀是信景教,但金帳汗國的可汗别兒哥則是伊斯蘭教徒,他非常生氣旭烈兀在阿拉伯地區的屠殺,而恰好在這個時候,馬穆魯克騎兵派人去和别兒哥聯合,于是,别兒哥于1262年提兵前來和旭烈兀大戰。這樣也在很大程度上牽制了旭烈兀的兵力,讓旭烈兀不敢放手與馬穆魯克騎兵一戰。
其三,由于忽必烈和阿裡不哥的大戰,最後造成了整個蒙古帝國的大分裂,也就是說,蒙古實際上已經分成了元朝和四大汗國,旭烈兀沒有整個蒙古的支援,又和别兒哥曠日大戰,力量上也已經大打折扣,沒有足夠的力量和馬穆魯克騎兵抗衡。
其四,旭烈兀在1265年去世以後,伊爾汗國由旭烈兀的兒子阿八哈繼位。不久,阿八哈去世,其弟弟繼位。接着阿八哈的弟弟和阿八哈的兒子就鬧了起來,國内陷入混亂,這樣,伊爾汗國再無力與馬穆魯克騎兵抗衡了。
咱們講了客觀原因,不過,并沒有否定馬穆魯克騎兵戰鬥力的意思。實際上,這支軍隊在當時是一支十分強悍的軍隊,他是由埃及的奴隸組成。奴隸們如果在戰鬥中立下戰功,可以脫掉奴隸的身份,甚至可以當上将軍等,是以其作戰非常勇敢。同時,馬穆魯克騎兵騎術以及武器裝備,絲毫不亞于蒙古人。後來這個奴隸集團取代了阿尤布王朝,統治埃及達300年,由此也可以看出,馬穆魯克騎兵是多麼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