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雍正皇帝的五大重臣,個個身居高位,下場卻不盡相同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皇帝雖然擁有着天下最至高無上的權力,但具體的國家政策還是要靠大臣們去執行。雍正皇帝是清朝的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後的第三位皇帝,和他的父親康熙皇帝以及兒子乾隆皇帝比起來雍正皇帝在位的時間并不是太久,隻有十三年的時間,不過對于康乾盛世的延續卻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位期間雍正皇帝通過一系列改革加強了對西南民族的統治、施行攤丁入畝減輕了農民的經濟負擔、整頓吏治大大改善了康熙末年以來的官員A錢腐敗之風,雖然雍正在曆史上的風評并不如他的父親和兒子,但是他的重要性卻并不遜于二人,下面就來說一下雍正在位期間最受他倚重的五位大臣。

雍正皇帝的五大重臣,個個身居高位,下場卻不盡相同

田文鏡

田文鏡,康熙二年出生,二十一歲時以監生的身份被授為福建省長樂縣縣丞,由此踏入仕途,不過在康熙年間田文鏡的仕途走的并不順,在康熙去世的時候六十一歲的田文鏡最高也隻是做到了郎官而已,不過雍正帝的即位卻為他帶來了升遷的契機。雍正元年,田文鏡被任命為山西布政使負責赈災,到任之後田文鏡充分展示了自己施政的才能,理清了山西長期積累下的公務,剔除了原有的痼疾,使得山西的吏治為之一新,是以田文鏡受到雍正帝的賞識,開始成為他的心腹重臣。之後田文鏡曆任河南布政使、河南巡撫等職,任内清查積欠,實行耗羨提解,限制紳衿特權,嚴限交納錢糧,嚴行保甲制度,大力推行雍正帝的改革方針,以整饬弊政,後來為了褒獎田文鏡的政績雍正帝特将其授為河南山東總督,此官職是為田文鏡專門設定,不為定例,可見其恩寵。雍正十年,田文鏡因病緻仕,不久就病死了,死後谥号端肅,賜葬雍正帝泰陵附近。

雍正皇帝的五大重臣,個個身居高位,下場卻不盡相同

李衛

李衛,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都說他是叫花子出身,其實不然,康熙二十七年李衛出生于江蘇豐縣的一個富裕人家,康熙五十六年的時候通過捐資得到了一個兵部員外郎的職位,後又擔任戶部郎中,雍正元年李衛被任命為直隸驿傳道,掌本省驿遞之事,未到任就改任雲南鹽驿道,專理鹽政,因政績顯著雍正二年時被升任為布政使,主管一省的财政,後來李衛曆任浙江巡撫、兩浙鹽政使、浙江總督等職,在不到十年間就實作了從五品閑職到一品要員、封疆大吏的飛躍,升遷速度不可謂不快。在任期間李衛稽查私鹽、修築抵禦海潮侵襲的海塘,兼且為官清廉,深受百姓愛戴,到了乾隆三年李衛因病去世,乾隆帝命按總督例賜予祭葬,谥敏達。

雍正皇帝的五大重臣,個個身居高位,下場卻不盡相同

年羹堯

年羹堯,安徽鳳陽人,康熙十八年出生,其父年遐齡曆任河南道禦史、工部侍郎、湖廣巡撫等職,康熙三十九年年羹堯考中進士,授職翰林院檢讨,康熙四十八年升任四川巡撫,成為封疆大吏,在擊敗準噶爾部首領策妄阿拉布坦入侵西藏的戰争中,為保障清軍的後勤供給,顯示出了卓越才幹,康熙六十年年羹堯升任川陝總督,雍正帝即位後年羹堯更是備受倚重,與隆科多并稱為雍正帝的左膀右臂。

雍正皇帝的五大重臣,個個身居高位,下場卻不盡相同

雍正皇帝

雍正元年五月,雍正發出上谕:“若有調遣軍兵、動用糧饷之處,著邊防辦饷大臣及川陝、雲南督撫提鎮等,俱照年羹堯辦理。”這樣,年羹堯遂總攬西部一切事務,實際上成為雍正在西陲前線的親信代理人,同年十月,青海發生羅蔔藏丹津叛亂,青海局勢頓時大亂,雍正命年羹堯接任撫遠大将軍,總督各軍,駐西甯坐鎮指揮平叛,并于次年取得了真正的勝利,年羹堯本人也是以戰功被授為一等公,其父年遐齡也被晉升為一等公,外加太傅銜,此時的年羹堯權勢達到了頂點,但是月滿則虧,志得意滿的年羹堯做出了許多超越本分的事情,逐漸招緻了雍正帝的猜忌與忌恨,雍正三年十二月,年羹堯被雍正帝削官奪爵,列大罪九十二條,賜令自盡。

雍正皇帝的五大重臣,個個身居高位,下場卻不盡相同

隆科多

隆科多,滿洲鑲黃旗人,清聖祖康熙孝懿仁皇後之弟、一等公佟國維第三子,按輩分來說雍正帝還得稱他為舅舅。康熙二十七年,隆科多被授為一等侍衛,不久又被提拔為銮儀使,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臨終前隆科多被召到禦前,成為顧命大臣。雍正元年隆科多因擁立之功與大學士馬齊總理事務,并承襲了一等公爵位,加封為吏部尚書,位極人臣,而且雍正帝直接稱呼他為舅舅而不稱其名,雍正即位之初的官員铨選隆科多也可以不經奏請任意挑選,可見其所受的恩寵。不過到了雍正五年雍正帝以隆科多結黨營私、私藏玉牒為由,公布其四十一條大罪,将其永遠圈禁,次年隆科多死于圈禁之所。

雍正皇帝的五大重臣,個個身居高位,下場卻不盡相同

張廷玉

張廷玉,康熙十一年出生于安徽桐城的張氏家族,他的父親張英曾官至文華殿大學士、禮部尚書,康熙三十九年張廷玉考中進士,授為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四十三年入職南書房,進入權力中樞,深受康熙帝青睐,在康熙朝張廷玉曆任内閣學士、禮部侍郎、吏部左侍郎、刑部右侍郎等職,政治才幹不斷凸顯。雍正帝即位後張廷玉成為輔佐他籌劃國家大政的主要助手,加封太子太保、戶部尚書、翰林院掌院學士等職,逐漸跻身于樞臣之列,雍正六年張廷玉晉為保和殿大學士、兼管吏部尚書事務,次年雍正在隆宗門設立軍機處,張廷玉與怡親王允祥、蔣廷錫共領其事,其中軍機處的主要制度都是由張廷玉籌劃。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在臨終前以張廷玉與莊親王允祿、大學士鄂爾泰等同為顧命大臣,乾隆帝即位後授其為總理事務大臣、三等伯爵,要知在清朝本無文臣封公侯伯之例,張廷玉卻被封為伯爵,其地位可見一斑。不過後來張廷玉與乾隆帝漸生嫌隙,緻仕歸家之後晚景凄涼,最終于乾隆二十年去世,享年八十四歲,死後葬于龍眠山,谥文和,配享太廟,在整個清朝曆史上張廷玉是唯一一個配享太廟的漢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