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槍,因造型奇特攜帶時無人認出,如今存于博物館

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春申門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這是黎元洪的秘書為杜月笙寫下的一副對聯,一直被他挂在客廳最顯眼的地方,杜月笙也由此有了“當代春申君”的外号。杜月笙是舊上海“教父”級别的人物,和黃金榮、張嘯林一起被稱為上海三大亨,他的一生一直被人們視為傳奇,在那些戰火紛飛的歲月裡,“杜月笙”三個字就是一個不可替代的傳說。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槍,因造型奇特攜帶時無人認出,如今存于博物館

作為青幫的龍頭之一,杜月笙雖然隻手遮天,但依舊有無數人想要奪取他的性命,這種刀尖舔血的日子裡,杜月笙自然不可能毫無防備。雖然他平日看起來一身長袍馬褂,很是清瘦斯文,但其實他的口袋裡有一把秘密武器,多年從未離身。

這把秘密武器是一把“小刀槍”,從外形上來看,它就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單開水果刀而已,隻是刀柄比常見的要厚一些。然而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刀背上有一個凸起的按鈕,這就是小刀槍的扳機——這把水果刀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一把隐蔽的小手槍。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槍,因造型奇特攜帶時無人認出,如今存于博物館

這支小刀槍口徑6.35毫米,由瑞士制造,一次隻能填裝一發子彈。它最大的功效除了友善攜帶以外,還能麻痹敵人的警覺性,近距離之下殺傷力還是很強的。當然了,杜月笙用到它的機會并不是很多,是以小刀槍隻是用來自保的一種備用秘密武器。

傳說杜月笙之是以将手槍設計成小刀的樣子,是因為他14歲時就到了上海十六鋪當水果行的學徒,在那裡練就了一手削水果皮的絕技,能夠接連不斷地削出一條完整的梨子皮,由此也有了“水果月笙”的綽号。他進入黃金榮公館并發迹了以後,防身武器的外形就借用了他最熟悉的削梨小刀的模樣。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槍,因造型奇特攜帶時無人認出,如今存于博物館

在他當水果行學徒的時候,忍饑挨餓、受苦受難,不僅沒有工錢,還要看老闆的眼色過活,這對杜月笙來說應該是一段痛苦的回憶。但他卻将證明了他苦難的小刀放在身邊,也許是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記從前吃過的苦,以此來勉勵自己。

如今這把極具迷惑性的小刀槍收藏在上海公安博物館中,這家博物館是國内首家以警察曆史、警察文化為收藏和展陳題材的國家二級博物館,它1999年9月正式對外開放後,這把杜月笙的秘密武器才公諸于世。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槍,因造型奇特攜帶時無人認出,如今存于博物館

公安博物館中除了收藏了杜月笙的小刀槍,還有孫中山使用過的勃朗甯手槍,也是博物館的鎮館之寶,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和小刀槍一起展出的,還有另一位青幫龍頭黃金榮使用的三寸金槍,雖然比杜月笙水果刀手槍的隐蔽性稍遜一籌,但也是一種同樣具有迷惑性的武器。

這把槍配備有一個棕色的皮套,做成北方人常用的旱煙袋的模樣,這把精巧的金槍平日就隐藏在小皮套裡。這把金槍由比利時制造,又叫李若佛轉柄手槍,口徑也是6.35毫米,但且能填裝6發子彈。槍械專家錢柏椿先生曾稱贊道:“我見過的槍支成千上萬,但像這樣精巧的槍,半個世紀以來,也隻有這一支。”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槍,因造型奇特攜帶時無人認出,如今存于博物館

由于這把槍的槍柄是用24K黃金制成,折疊起來後隻有雞蛋那麼大,是以才得名三寸金槍。這支槍又能僞裝,外表看起來又精巧貴氣,故而特别得黃金榮的喜愛,去哪裡都要帶着,片刻不離。

黃金榮的發迹史,那也是坎坷又神奇的,他出身寒微,早年就跟着流氓地痞混日子,做過各種不同的工作。32歲那年看到法租界招募華人巡捕,他就報了名,随後靠着身強力壯被順利錄用。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槍,因造型奇特攜帶時無人認出,如今存于博物館

雖然沒什麼文化,但黃金榮的腦子靈活,很會來事兒,于是也很快得到了提拔。靠着手裡的權力,黃金榮一步步籠絡人脈、開辦賭場、販賣鴉片,最終成為了上海灘名震一時的大亨。

黃金榮和杜月笙都是上海灘曆史上響當當的人物,但杜月笙的名聲和結局都比黃金榮要好得多,他是個有污點但并不完全“黑化”的人,由此也成為了亦正亦邪的傳奇角色。不過無論表面上看起來如何呼風喚雨、隻手遮天,老大的位置也并不是那麼好坐的,這兩把時刻不離身的小槍就是證明。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槍,因造型奇特攜帶時無人認出,如今存于博物館

無論是“水果刀”還是“旱煙袋”,都是兩位上海文人極度沒有安全感的表現,因為他們的一生風光與風險并存。無論是後來80餘歲還接受勞動改造的黃金榮,還是不得不遠居香港避風頭的杜月笙,在屬于他們的時代落幕後,留下的唯有曆史的遺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