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枪,因造型奇特携带时无人认出,如今存于博物馆

历史是什么: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雨果

“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这是黎元洪的秘书为杜月笙写下的一副对联,一直被他挂在客厅最显眼的地方,杜月笙也由此有了“当代春申君”的外号。杜月笙是旧上海“教父”级别的人物,和黄金荣、张啸林一起被称为上海三大亨,他的一生一直被人们视为传奇,在那些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杜月笙”三个字就是一个不可替代的传说。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枪,因造型奇特携带时无人认出,如今存于博物馆

作为青帮的龙头之一,杜月笙虽然只手遮天,但依旧有无数人想要夺取他的性命,这种刀尖舔血的日子里,杜月笙自然不可能毫无防备。虽然他平日看起来一身长袍马褂,很是清瘦斯文,但其实他的口袋里有一把秘密武器,多年从未离身。

这把秘密武器是一把“小刀枪”,从外形上来看,它就是一把普普通通的单开水果刀而已,只是刀柄比常见的要厚一些。然而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刀背上有一个凸起的按钮,这就是小刀枪的扳机——这把水果刀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把隐蔽的小手枪。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枪,因造型奇特携带时无人认出,如今存于博物馆

这支小刀枪口径6.35毫米,由瑞士制造,一次只能填装一发子弹。它最大的功效除了方便携带以外,还能麻痹敌人的警觉性,近距离之下杀伤力还是很强的。当然了,杜月笙用到它的机会并不是很多,所以小刀枪只是用来自保的一种备用秘密武器。

传说杜月笙之所以将手枪设计成小刀的样子,是因为他14岁时就到了上海十六铺当水果行的学徒,在那里练就了一手削水果皮的绝技,能够接连不断地削出一条完整的梨子皮,由此也有了“水果月笙”的绰号。他进入黄金荣公馆并发迹了以后,防身武器的外形就借用了他最熟悉的削梨小刀的模样。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枪,因造型奇特携带时无人认出,如今存于博物馆

在他当水果行学徒的时候,忍饥挨饿、受苦受难,不仅没有工钱,还要看老板的眼色过活,这对杜月笙来说应该是一段痛苦的回忆。但他却将证明了他苦难的小刀放在身边,也许是为了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从前吃过的苦,以此来勉励自己。

如今这把极具迷惑性的小刀枪收藏在上海公安博物馆中,这家博物馆是国内首家以警察历史、警察文化为收藏和展陈题材的国家二级博物馆,它1999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后,这把杜月笙的秘密武器才公诸于世。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枪,因造型奇特携带时无人认出,如今存于博物馆

公安博物馆中除了收藏了杜月笙的小刀枪,还有孙中山使用过的勃朗宁手枪,也是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鉴定为国家一级文物。和小刀枪一起展出的,还有另一位青帮龙头黄金荣使用的三寸金枪,虽然比杜月笙水果刀手枪的隐蔽性稍逊一筹,但也是一种同样具有迷惑性的武器。

这把枪配备有一个棕色的皮套,做成北方人常用的旱烟袋的模样,这把精巧的金枪平日就隐藏在小皮套里。这把金枪由比利时制造,又叫李若佛转柄手枪,口径也是6.35毫米,但且能填装6发子弹。枪械专家钱柏椿先生曾称赞道:“我见过的枪支成千上万,但像这样精巧的枪,半个世纪以来,也只有这一支。”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枪,因造型奇特携带时无人认出,如今存于博物馆

由于这把枪的枪柄是用24K黄金制成,折叠起来后只有鸡蛋那么大,所以才得名三寸金枪。这支枪又能伪装,外表看起来又精巧贵气,故而特别得黄金荣的喜爱,去哪里都要带着,片刻不离。

黄金荣的发迹史,那也是坎坷又神奇的,他出身寒微,早年就跟着流氓地痞混日子,做过各种不同的工作。32岁那年看到法租界招募华人巡捕,他就报了名,随后靠着身强力壮被顺利录用。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枪,因造型奇特携带时无人认出,如今存于博物馆

虽然没什么文化,但黄金荣的脑子灵活,很会来事儿,于是也很快得到了提拔。靠着手里的权力,黄金荣一步步笼络人脉、开办赌场、贩卖鸦片,最终成为了上海滩名震一时的大亨。

黄金荣和杜月笙都是上海滩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但杜月笙的名声和结局都比黄金荣要好得多,他是个有污点但并不完全“黑化”的人,由此也成为了亦正亦邪的传奇角色。不过无论表面上看起来如何呼风唤雨、只手遮天,老大的位置也并不是那么好坐的,这两把时刻不离身的小枪就是证明。

杜月笙有一把神秘手枪,因造型奇特携带时无人认出,如今存于博物馆

无论是“水果刀”还是“旱烟袋”,都是两位上海文人极度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因为他们的一生风光与风险并存。无论是后来80余岁还接受劳动改造的黄金荣,还是不得不远居香港避风头的杜月笙,在属于他们的时代落幕后,留下的唯有历史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