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作者:霧風誌

上篇:《衣袖紅鑲邊》人物分析:王的雙重面孔,祘真的不懂德任嗎?

讨論了“李祘為何那樣”:德任戀慕祘這件事,他真的不懂德任的心嗎?甚至到德任臨終,他還在反複确認。

分析過祘對于“家人”有複雜的執念,混雜着怨恨、沉重的負擔,和對愛的渴求,但因為缺乏安全感而需要反複“确認”。究竟是什麼導緻了祘變成這樣?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想要深入了解《衣袖》中李祘這個人物的情感,電影《思悼》是最佳的延伸路徑。

關于《思悼》這部經典之作,已經有很多解讀,英祖把兒子思悼世子關米櫃活活餓死的故事,無論是從曆史、人倫、藝術的角度,早被人翻來覆去剖析透了。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可是我發現大部分評論都聚焦在英祖和世子這對父子身上,但鮮少有人分析電影中的世孫李祘。我認為《思悼》中的世孫很重要,被忽略不僅是可惜,更會影響了解電影想表達的、更深層的悲劇性,封建體制下作為王的宿命輪回。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首先,電影《思悼》的結構很巧妙,也十分複雜,李濬益導演采用非線性結構叙事,把以思悼世子為核心的生平故事撕成碎片,再用各種蒙太奇拼接起來。

影片結構像在“編辮子”,表面上按時間編,一股是世子小時候、一股少年時,另一股是被關米櫃的現在。

深層結構巧妙地表達了英祖、世子、世孫三人的命運交織,英祖-世子、世子-世孫、英祖-世孫。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三人的關系大緻是這樣,英祖望子成龍,對世子怠慢學習不滿在先,讓世子代理聽政相當于試水,一試發現世子與自己不合,可能威脅到王位。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這時英祖發現,世孫很不同,從小熱愛學習、口齒伶俐,年紀又小,對英祖暫時構不成威脅,于是英祖想棄世子、保世孫。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英祖把對世子的期待、愛、遺憾、恨鐵不成鋼的心情,也一并都移植到世孫身上了,給他灌輸一種“你跟你那沒用的父親不同”的觀念。

小小年紀,連同父親的那份也一起背負,太沉重了。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影片中世子問世孫為什麼愛讀書,世孫表情凝重地答因為王祖父會高興,還加了一句“我也讨厭如此的我”。

從年幼世孫的視角看待,他親眼看到了世子被抛棄的過程,使他不得不走向了父親的反面,一邊要“替”世子讀書,一邊生怕稍有松懈,就會像父親一樣被抛棄的恐懼感,是他努力學習、一言一行都合乎禮法的内在動力。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聽到如此回答的世子,沒有直接回應世孫的話,而是把箭對準了天空。他清醒地知道自己沒辦法像世孫一樣。

世子希望自己就是那支飛向天空的箭,理直氣壯地選擇自己想要的生活。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這裡他隻告訴世孫,夫婦是為彼此彌補缺失,不被禮節所束縛,窮盡一生相愛相濡以沫。

這是世子留給世孫的箴言,也是他自己内心渴望卻從未曾得到的。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在世子企圖謀殺英祖的那個雨夜,他來到英祖門外,發現世孫也在裡面。這個鏡頭中,他擋住了世孫的影子,和英祖相對,刀刺向了英祖的影子。

世孫是世子的影子,代替世子承擔了英祖的厚望。同時世子又在世孫的話中得到自己真正想要的答案。最終那一夜,世子隻殺死了父親的影子。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世孫的話也是影片的精髓,說出了人與禮法的核心關系,人,不該被禮法所束縛住。

這也就是《思悼》表達的核心,批判封建禮法對人的束縛和壓迫。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世子的瘋癫,就是對這種壓迫激烈但虛無的反抗,在封建體制下,是不可能如他所願獲得個人意志與自由的。

這一幕導演給了他一個仰角鏡頭,頭頂熾熱的光芒,是對世子追求自由之心的肯定。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世子想要做一支飛向天空的箭,而終究隻是飛向了虛空、随便墜落在某處無人的荒地上罷了。那支離弦之箭,這就是思悼世子的命運隐喻。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雖然世孫道出了精髓,自己卻不能像父親一樣反抗,還是不得不遵守禮法,好好讀書,取悅英祖,準備成為下一任王,這是世孫的命運。

這個鏡頭便說明了這點。英祖與世孫坐在門内,門外的風景被門框“框”成四四方方的樣子,他們能看到的風景,隻有那麼一塊。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或許可以把這個門框看作四四方方的“禮法”,被框住的兩人,就是受禮法束縛的狀态,視野受限,沒有自由。

而他們沒有走出門檻去外面看看、跳出架構的想法,隻在裡面談論以前的王是什麼樣呢?還“王”和“臣子”是什麼呢?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結合前面英祖對世子說的,可以感覺到英祖對王的“人設”看得十分透徹,也難怪能在位那麼多年。

門框那一幕英祖與世孫并排而坐,也可以看作他們是一類人(世孫被迫和英祖成為一類,隻有這樣才不會被抛棄)。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王”不是随心所欲一人說了算的那種人,不能做決定,隻能做“權衡”,一直如履薄冰地生活着。

可想而知,世孫在英祖身邊,從小受到了多大的壓力!

還有,世孫每次向家人表達自己的情緒之時,都會被對方忽略或反駁回去,在他哭的時候,沒有人安慰他情緒,在小孩子眼中,這可能是家人不愛他的表現。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當世孫跟父親說“我讨厭這樣的自己”,世子顧左右而言他;世孫請求祖父讓自己給被關米櫃的父親一碗水,英祖叫他回去等着處分;世孫在父親的葬禮上不願脫下喪服,母親直接給了他兩巴掌······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上帝視角的觀衆當然知道世子對世孫有愛,但是世孫并不知道。

世子看見扇子意識到了隻有他死、世孫才能活,扇子代表着他對世孫的愛;同樣的,那一夜世子聽完世孫的話,鏡頭特寫了刀尖上的雨,象征着世子的淚。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電影最後,長大的世孫成了王,他模仿父親射箭的動作起舞,打開的折扇上還留有當時的血迹,最後一幕定格、變暗。李祘最後一次打開那染血的折扇,也打開了思悼世子那不可知的心。

影片是以李祘結尾的,是以這個悲劇結構中他是最後的那一環。世孫是英祖與世子父子慘劇的受害者,世子死了,世孫還繼續帶着怨恨和痛苦活着。

又因世子追求自我的做法在那時根本行不通,世孫繼承了英祖的王位,仍然像英祖一樣被禮法束縛着,無法跟随自我的意志做選擇······悲劇的宿命就一代又一代地輪回。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看完《思悼》再回到《衣袖紅鑲邊》,一定會對祘這個人物有更深切的體會,更能了解祘作為王的宿命悲劇。光是看封面他與思悼世子所舉的弓箭方向都會有所感慨了,一個朝向天空、一個朝向前方······

《思悼》、《衣袖》一起看真的很有意思,可以互相補充了解,加深對人物的感覺,《衣袖》雖然重點是羅曼史,但最終悲劇的根源是來源于同一處,都是封建體制的暴力壓迫。人被禮法束縛,即使有個人意志也無法實作的悲劇\無法平等的愛情。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就像《衣袖》的這個場面,從正上方俯視的鏡頭角度給人一種強烈的壓迫感,祘被牢牢困在其中。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然後又開始了360°的旋轉鏡頭,令人暈眩,仿佛不是鏡頭圍繞着祘旋轉,而是畫上的青龍在圍着他旋轉!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英祖在這裡罵了祘,又抱他,說着如果失去了祘,他也活不下去之類的話,此時那條青龍又虎視眈眈地盯着祘,令人不寒而栗······

導演這一組鏡頭用得實在是太藝術了!

再想到《思悼》裡世子在世孫出生之時,畫了一幅青龍圖,興奮地說着:“是世孫啊!”隻覺得背脊發涼、餘音繞梁······

從《思悼》到《衣袖紅鑲邊》,劉亞仁到李俊昊,看透王的悲劇源頭

相關:

《衣袖紅鑲邊》鏡頭語言分析,Be結局餘韻悠長的2點關鍵

《衣袖紅鑲邊》隐喻分析:所有人的宿命,暗藏在前2集的細節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