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留下一份遺囑,點名要求和此人合葬,可惜最終卻未能實作

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外國還是中國,一般有些家财的家庭,又為了避免自己過世之後,自己的後人分攤不均而産生紛争,作為家中當家的長者都會在有可能的情況下立一份遺囑。

古外今來,有很多令人深思的遺囑,這份材料的風格一般都與當事人的性格相關。比如曹操的遺囑就在大家的意料之外,根本想不到這會是魏王的遺囑。在他的安排中,大部分是說在自己過世之後,這些四處搜羅來的美女們怎麼處理。

蔣介石留下一份遺囑,點名要求和此人合葬,可惜最終卻未能實作

而對于正經事,他叙述得很少。這就符合他奸雄的個性--一生愛美人,臨死也不枉安排好曾經陪伴在側的知己。對于政治說得很少,但是每一句對于子孫都十分關鍵,自己戎馬一生,所收獲的核心内容都在短短幾句裡。

蔣介石也立過遺囑。不過,他可不止一份遺囑。每一次他感到身邊存在危機時,就會寫下一份遺囑來。是以,就目前知道的,蔣介石就曾經留下十來份遺囑。很多人都希望從這些材料中,來了解這個人物的思想,和他最後時刻的内心所想。那麼在這些遺囑中,他都寫到了什麼内容呢?

蔣介石留下一份遺囑,點名要求和此人合葬,可惜最終卻未能實作

有一份遺囑是他在1920年時立下的。當時他投身革命,政治局勢并不樂觀,這種情況下,他常常會感到自己身邊時刻都有危險,是以寫下了這份遺囑。這時候他的身份地位還沒有後來的高度,在遺囑中,按說應該更多地提到對革命事業尚未完成的惋惜和期盼。然而并不是這樣,通篇更多的是關于自己遺産的配置設定。這種局限于家庭之中的表現,連他自己都覺得很苦惱,未免格局略小。

蔣介石留下一份遺囑,點名要求和此人合葬,可惜最終卻未能實作

1922年,孫中山先生在廣州蒙難。危急時刻蔣介石前去護衛。他感到這次前去,不知生死,是以又寫下了一份遺囑。在這當中,他将自己的家人拜托給張靜江照顧。似乎如此,他就能安心地進行革命事業。此後,每當遇到危難時,他都會寫一份遺囑。對于他來說,遺囑好像已經不隻是安排身後事這樣簡單了,而更多的是給他自己提供一份安心,好讓他冷靜地應付面前的危機。

西安事變時,他再一次感到自己受到威脅。這一次,他分别寫了三份遺囑,交代自己不放心的各個方面的事情。

蔣介石留下一份遺囑,點名要求和此人合葬,可惜最終卻未能實作

在他的大部分遺囑中,無非是交代革命事業和家庭人員的安排,晚年時更多的是讓自己的兒子蔣經國來接手自己的事業。這當中有一份比較特殊,就是寫于1934年,關于宋美齡的那份。

那一年,他與夫人宋美齡回到老家,見到了很多故人,大有風光返鄉的意思。這之後,他自然也産生了很多想法,尤其是在祭祖之後,于是,他提筆寫了這份遺囑。其中首先說到了,自己去世之後,定要與宋美齡葬在一起。

蔣介石留下一份遺囑,點名要求和此人合葬,可惜最終卻未能實作

可是,這一條卻讓他失望了,因為宋美齡去世前表示并不希望與她的先生合葬,而是想與宋慶齡葬在一起。說回這份遺囑來,其次蔣介石還說到了遺産的問題,他表示自己死後,歸屬于他個人的全部遺産都給宋美齡,自己的兩個兒子也隻能認這一個母親,決不允許任他人為母。實際上,這兩個兒子沒有一個是宋美齡所生,也沒有一個是她所養。蔣介石這樣做,就是擔心自己死後,蔣氏家族薄待愛妻,如此,她不至于太過凄涼。

蔣介石留下一份遺囑,點名要求和此人合葬,可惜最終卻未能實作

實際上,在他死後并沒有留下太多的遺産,根本不足夠宋美齡按照其生活習慣支撐餘下的日子。到了美國之後,她的生活還是孔家資助的。即便如此,也不能忽略了蔣介石愛妻之心。這一點,在1936年的那份遺囑中再次強調,他是萬不能接受愛妻在自己死後受到凄冷的境遇的。可惜,宋美齡首先在葬身之地上就不選擇與丈夫一起,不知道蔣介石如果得知這個消息,又會怎麼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