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從團長直接升為軍長,槍殺四百八路,建國後沒被處罰就患病去世

他從團長直接升為軍長,槍殺四百八路,建國後沒被處罰就患病去世

他從團長直接升為軍長,在抗日戰争時期,趁着日寇進犯根據地期間,殘忍槍殺四百多八路軍戰士,建國後被逮捕,不過還沒判刑就因為患病而去世。

他可以說是一個奇人,本人嚴于律己,吃住都與普通士兵相同,還說軍人應該以軍營為家,從不攜帶家屬,還天天早起與士兵一起訓練。這也就算了,他穿着也隻是布衣布鞋,在擔任北平市長期間,一直堅持自己騎自行車上下班。

他的另一面就是太自負,當連長時和上級營長不和,當衆就頂撞了起來。原本說八路軍軍紀嚴明,又說共産黨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政策很得人心,不過這一切在他受到蔣的接見後就變了,開始計劃如何反共滅共了。

他就是張蔭梧,河北博野人。

他從團長直接升為軍長,槍殺四百八路,建國後沒被處罰就患病去世

張蔭梧的家族是家鄉有名的豪族,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張蔭梧在知識方面有很大的成就,再加上當地民風尚武,基本上都會打兩拳,是以張蔭梧毫無疑問在拳腳方面也是小有成就。

不得不感慨一句,真羨慕那些含着金鑰匙出生的人,不說别的,就學習資源就讓人羨慕不已,要知道,開國将軍中,有很多人都是被迫辍學啊。

清河陸軍中學畢業的張蔭梧,又考入了保定陸軍軍官學校,成第五期步兵科的一名學員,這期同學也都是大有成就之人,比如鼎鼎大名的傅作義就是張蔭梧的同期同學,還有王靖國,李服膺等晉綏軍大将。

這些人畢業後都進入了晉軍中,當時的軍隊大多數都是目不識丁之人,是以這些軍校生加入後,都是從軍官幹起,張蔭梧就成了一名連長,不過他這個人因為出身特别的好,再加上才能也不小,是以就有點自負,營長這個長官在他眼裡真不算回事,當場就幹了起來,一氣之下就離開了軍隊。

離開部隊的張蔭梧到了太原國民師範當了一名軍事教官,因為他文武兼備,又嚴于律己很受校長趙戴文賞識,還稱他為“小關公”。

在趙戴文向閻錫山的極力推薦下,張蔭梧一路晉升極為快速,軍職遠超其他同期同學,在1924年已經是晉軍第5旅10團團長,再加上和士兵同吃同住一起訓練,很受士兵擁戴。

在馮玉祥的國民軍和閻錫山的晉綏軍開戰時,晉綏軍旅長豐玉玺被俘,張蔭梧雖身負重傷,但仍率部奮戰,将殘部撤回大同,然後又撤回太原,這正是在這一次戰鬥中,張蔭梧已經被閻錫山放進了心中。

重傷而歸的張蔭梧被閻錫山升為山西軍官教導團團長,幫忙訓練軍官,這一職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沒多久,在晉綏軍擴編時,直接把是團長的張蔭梧升為第七軍軍長,連跳了五級,一下成為晉軍進階将領。

他從團長直接升為軍長,槍殺四百八路,建國後沒被處罰就患病去世

此後,張蔭梧先後擔任北平警備司令、北平市長等職務,已經是晉軍實權派人物,不過因為他的狂傲自大,和很多同級的關系處理的很不好,他對同學兼同僚傅作義就特别不友好。

中原大戰時,作為晉綏軍前敵總指揮的傅作義統帥6個軍南下攻占濟南,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時候,妒火中燒的張蔭梧竟然給閻錫山寫信說:“東北軍在北戴河開會時,傅作義也秘密參加了,請注意!”張蔭梧的險惡用心不言而喻,但是閻錫山卻相信了他,派他前去濟南,有監視傅作義之意,而傅作義心灰意冷之下難免失去了朝氣,再加上兩人的不配合,最終釀成中原大戰的失敗。

閻錫山的下台,也注定着張蔭梧的好日子到頭了,心情沮喪的他回到家鄉創辦一所半軍事性的中學。因為熱河抗戰,張蔭梧各處宣揚抗戰,發表演講支援學生抗日,因為他做的這些事情,很多人加入了他的河北民軍。再加上他在太原訓練的200多名學員為主幹,很快拉起了一支隊伍,随後又收容潰散的國軍和各地的鄉勇,部隊也發展到将近三萬人,對外号稱“十萬重兵”。

在河北民軍創立的過程中,對八路軍推崇備至的張蔭梧還邀請八路軍代表到軍中講解遊擊戰術和抗日救國道理,對八路軍可是友好的很。

這一切在鹿鐘麟擔任河北省主席後發生了改變,因為張蔭梧不服,認為自己在河北抗日都沒當上,就去找了蔣,得到接見之後,張蔭梧對待八路軍和以前已經完全相反。

1938年12月,日軍進攻冀中時期,張蔭梧趁機進攻在八路軍控制下的博野等六縣,殺害了八路軍400多人,史稱“博野政變”。不過張蔭梧好像忘了一件事,當初河北民軍的建立也是有共産黨幫忙的,最拿手的就是政治工作了,很多民軍都加入到了八路軍中。

因為這次的失敗,讓蔣中正很是失望,把他安排到中央軍校當主任去了。

他從團長直接升為軍長,槍殺四百八路,建國後沒被處罰就患病去世

抗日戰争勝利後,蔣中正安排他為華北剿匪總部上将參議,這也是一個閑置。

無兵又耐不住寂寞的張蔭梧自己組建了華北群眾自救會,吸收地主武裝和潰散的國軍士兵,不過這些高層都是不得志的落魄軍閥,封建遺老等人,哪有什麼真本事,在聽說傅作義接受條件起義後,吓得連忙解散所謂的群眾自救會。

1949年2月15,張蔭梧遭到逮捕,不過剛入獄就被查出胃癌,後保外就醫,于5月27日病逝。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