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蘇聯軍事顧問寫報告說彭德懷不會打仗,斯大林怒罵:滾回來

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志願軍在西線取得了輝煌勝利,美軍王牌第2步兵師遭到了殲滅性打擊。這是抗美援朝戰争期間志願軍取得的最大勝利,美國人稱之為“美國陸軍史上最大慘敗”。可是戰役結束後沒多久,也就是1950年12月15日,蘇聯在北韓的一個軍事顧問戈爾拉喬夫上校給莫斯科寫了一份《中國人民志願軍作戰情況的報告》,向莫斯科告狀。

在這個報告裡他居然說彭德懷不會打仗,他是這麼寫的:

1、志願軍在在敵薄弱環節沒有組織強大突擊,沒有組織突擊集團,各個軍都是在自己的獨立方向突擊,兵力、兵器平均分布在整條戰線上。

2、沒有達到戰役目的,因為沒有第二戰役梯隊,是以第一梯隊取得的戰果沒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3、正面進攻部隊行動不堅決,讓美軍毫無阻力的後撤,美軍是以得以重新部署。

4、在美軍最危急的時刻,停止了進攻。

總而言之,這個戈爾拉喬夫上校在斯大林面前說了彭德懷一堆壞話。

這個蘇聯人滿滑稽的,看來這個所謂的軍事顧問根本沒搞明白志願軍是怎麼打仗的。既然在志願軍取得空前大捷的情況下,他還這麼說,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他到底想怎麼打。

當時在西線,志願軍的兵力确實是一線展開,沒有二梯隊。這點蘇聯上校說的沒錯。

那麼為什麼當時彭德懷不部署二梯隊呢?

那就得知道,蘇聯顧問的打法是什麼樣子的?也就是按照教科書,一闆一眼的打。編好隊組,一梯隊、二梯隊、火力隊、戰勤隊、通信保障隊等等等等,就不一一細述了。

這樣打,是有前提的。

一、志願軍必須有足夠的火力

當時西線的戰場的正面寬度達到200多公裡,按蘇聯顧問那種教科書的打法,沒有強大的、裝甲和炮兵部隊根本沒法打。整個第二次戰役,志願軍機動炮兵發射炮彈539發,這個數字還包括了東線的長津湖戰役。整個戰役發射的炮彈比不上美軍對志願軍一個連陣地發射的炮彈(1000多發)。至于裝甲部隊,根本沒有。彭德懷元帥深知志願軍火力弱到什麼程度,是以他的辦法是展開所有兵力,全部壓上去,以此彌補我們突擊力量不足的劣勢。

當時志願軍火力弱到什麼程度,這個蘇聯顧問居然不清楚,也不知道他整天在幹嘛。美軍都比他清楚。美軍第2步兵師戰鬥總結是這麼寫的:手榴彈就是中國軍隊的重武器。在戰鬥中,中國軍隊總是試圖迫近到能夠使用手榴彈的距離。在對連陣地進攻時,中國軍隊使用的機槍不超過兩挺,迫擊炮通常隻有一門,而炮彈很稀疏。

蘇聯軍事顧問寫報告說彭德懷不會打仗,斯大林怒罵:滾回來

從美軍的報告就可以看到,志願軍隻能靠手榴彈來強攻美軍的堅固陣地。這讓人多麼無奈,讓人多麼心酸。可蘇聯上校居然還想着讓志願軍按教科書來打。

那也行啊,你把飛機大炮坦克給志願軍啊,就能按教科書打了。

二、志願軍必須有強大的空中掩護、有強大的遠端火力延伸。

退一萬步講,就算志願軍有較多的火炮,就算一梯隊能打開突破口。那麼二梯隊怎麼來越過一梯隊發展進攻呢?天空是美國人的,在白天志願軍根本沒法大規模的運動部隊,二梯隊怎麼集結?集結在哪?怎麼向前運動?

在真實的戰鬥中,志願軍在晚上的進攻中打開了一個突破口,可白天一到,志願軍攻擊部隊就得去隐蔽。等志願軍隐蔽了,美軍既可以恢複陣地,也可以從容撤退。

蘇聯軍事顧問寫報告說彭德懷不會打仗,斯大林怒罵:滾回來

這就要求志願軍,必須在夜晚解決戰鬥。如果不能解決戰鬥,也必須形成包圍。當部隊被分成幾個梯隊時,一梯隊的兵力就不足了,肯定就無法做到。實際情況是即使我們兵力充足,也難以一晚上解決被包圍的美軍。

這就是因為沒有空中力量的原因。

當時蘇聯的空軍雖然參戰了,可是不支援前線戰鬥,我們用不上這些飛機。

不光天空是美國人的,就在地上,美國人還有無數重炮,遠端火力也一樣可以實施遮斷射擊。這就是說,就算白天頭頂沒有敵機威脅,當一梯隊攻上去後,美軍可以用遠端火力阻隔後一個梯隊。我們沒有這種重火力能夠去壓制。

蘇聯軍事顧問寫報告說彭德懷不會打仗,斯大林怒罵:滾回來

按這個蘇聯顧問設想的那樣打,志願軍的一梯隊根本無力打開缺口。既然決心要打美國人一個狠的,那就得一開始就發全力,就像巴頓說的那樣,用上所有能夠用上的力量,打開一個口子,沖進去。因為沖進去以後,美國人的後方也是很空虛的。

三、有足夠的機動能力。

雖然志願軍是世界上最能靠雙腿行軍的軍隊,但美軍的機動能力遠遠強于志願軍。除了個别情況,美軍能夠輕易與志願軍脫離接觸。

蘇聯軍事顧問寫報告說彭德懷不會打仗,斯大林怒罵:滾回來

除了使用飛機和重炮實施戰場遮斷外,美軍還有一個辦法,就是用坦克斷後。志願軍根本沒有破裝甲部隊的能力,面對這些坦克攻擊起來非常吃力。美軍的坦克邊打邊撤,等到美軍坦克也開始脫離戰鬥,美軍主力部隊早就撤遠了。憑志願軍的兩條腿怎麼去追?是以彭德懷把全軍壓上,這樣就有足夠的部隊去進行大膽的穿插分割,去纏住美軍。第二次戰役之是以能取得大捷,38軍的穿插立了大功。按照蘇聯顧問的打法,就拿不出足夠的兵力去穿插了。

蘇聯軍事顧問寫報告說彭德懷不會打仗,斯大林怒罵:滾回來

不光光是戰鬥部隊,後勤保障、火力支援等部隊的機動呢?也是一個道理。大量的裝備物資靠人力和騾馬攜帶,向前機動的速度是很慢的。沒有他們的支援,戰鬥部隊就會缺乏足夠的物資彈藥進行戰鬥。志願軍的炮兵、後勤部隊,在美軍航空兵的嚴重威脅下很難有效的支援前方。

綜上所述可以看到,這個蘇聯軍事顧問完全就是不顧戰場實際情況亂寫報告。是以他的下場很簡單。這份報告被送上了斯大林的桌上,看完報告後的斯大林簡直哭笑不得。斯大林以最高統帥的身份破天荒給一個上校發了電報回複,把這個戈爾拉喬夫狠狠的訓斥了一頓。明确告訴他,彭德懷是當代的天才軍事家,你不要再胡說八道了,并指令該上校立即滾回蘇聯國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