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慈禧,還能是誰?
1908年11月14日,光緒皇帝隻有37歲,即便自小體弱,可是作為一個皇帝,擁有最好的醫療條件,他又豈會死得這麼突然。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已經73歲了,為何早不死,晚不死,偏偏光緒死後的第二天突然咽氣?
這可不是一個巧合,而是慈禧臨死前所制造的一場謀殺案。
對于光緒皇帝的死因,雖然清朝官方資料說他是病死的,可是他死後一直流傳着“光緒被毒死”的說法,這難道真的隻是空穴來風的謠言?
顯然不是。
2008年的時候,清西陵文物管理處、北京市警察局法醫檢驗鑒定中心等部門曾聯合組成了一個專門研究光緒皇帝死因的課題研究小組,在光緒去世100年之後,用科學技術對光緒的死因展開檢驗、鑒定和研究分析。
最終,這個課題研究組得出了一個意料之中的研究結論——光緒皇帝系砒霜中毒死亡。
是以,光緒皇帝顯然是被人毒死的。
另有時任清朝禮部尚書溥良事後回憶,1908年11月14日傍晚,他當時正在慈禧的寝殿外守候,以防慈禧突然咽氣,可是沒等來慈禧咽氣的消息,他卻看到一個太監捧着一個蓋碗從慈禧的寝殿中匆匆忙忙地走了出來。
溥良攔住這個太監,問了句:你這端的是什麼?
太監自然也認識溥良,是以乖乖回答:這是老佛爺賞給萬歲爺的塌喇。
這個太監口中的“塌喇”即為我們所熟知的酸奶,可是讓人疑惑的是,沒有任何史料顯示光緒皇帝喜歡喝酸奶,為什麼慈禧會突然讓人給光緒皇帝送酸奶?
更讓人奇怪的是,慈禧讓人去給光緒皇帝送了酸奶之後,沒過多久,便傳來了光緒的死訊,這還能說是巧合嗎?
除此之外,屈桂庭曾經入宮給光緒皇帝診治,他在事後也回憶了當時在宮中所見到的種種“異狀”:
迨至十月十八日,餘複進三海,在瀛台看光緒帝病。是日,帝忽患疼痛,在床上亂滾,向我大叫“肚子痛的了不得”時,中醫俱去,左右隻餘内侍一二人,蓋太後亦患重病,宮廷無主,亂如散沙,帝所居地更為孤寂,無人管事。
光緒突然發病,突然聲嘶力竭地喊疼,可是,此時不僅沒有禦醫在一旁診治,甚至是服侍光緒的人也隻留下了一二人。
即便此時慈禧也生病了,可是禦醫不可能隻有一兩個人,清政府難道已經窮得連禦醫都養不起了?顯然不可能,更何況即便當時禦醫去休息了,可是光緒皇帝發病了,留下來服侍他的人總得去叫禦醫過來搶救一下吧?
可是,屈桂庭卻用了四個字去形容當時的場景——無人管事。
誰有這樣的能耐,或者說誰有這樣的膽量壓着所有人,不讓他們救光緒?顯然隻有慈禧才有這樣的能耐和膽量。
同時,屈桂庭入宮給光緒治病的時候,奕劻便曾經對他說過一句話:“有無危險,可直言先告訴我,密奏太後。”
奕劻聽命于慈禧,奕劻的意思自然也就是慈禧的意思,慈禧為什麼讓奕劻對屈桂庭說這樣的話?是則是為了實時監控光緒的病況,治不好自然就沒事,可如果病情好轉了的話,那就得慈禧下手了。
是以說,光緒皇帝絕對死于慈禧這個老婦人之手。
那麼,對于已經叫了自己幾十年“親爸爸”的光緒皇帝,慈禧為何一定下此毒手呢?
慈禧認為自己和光緒的沖突已經不可調和,是以為了避免将來自己死後被光緒皇帝清算,她隻能讓光緒皇帝先死。
慈禧和光緒發生過兩次沖突,緻使他們徹底決裂:
第一次是光緒發動戊戌變法的時候,試圖實施“圍園殺後”計劃,結果反被慈禧搶先發動政變,然後軟禁了他。當時,慈禧想要廢了光緒,另立一個小皇帝,繼續名正言順地掌權,可惜為洋人所阻撓。
第二次是八國聯軍攻入京城之前,慈禧瞞着光緒處死了他最寵愛的珍妃,将珍妃投入井中活活淹死。
光緒皇帝恨不恨慈禧呢?當然會恨,慈禧對他有奪權之恨,有囚禁之恨,還有殺妻之恨。
是以,不論光緒心中有沒有想過報複慈禧,慈禧都不可能冒險留着光緒,如果光緒清算她的話,恐怕鞭屍都不為過。
是以,慈禧隻能讓光緒先走一步了。
隻不過讓慈禧沒想到的是,她雖然除掉了光緒,免除了光緒可能會秋後算賬的後患,可卻算不到自己最後會栽在孫殿英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