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将來的回聲,是将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
中國工農紅七軍團是在1933年7月成立的,下轄第20、21、34三個師。而紅七軍團成立之初,軍團長就是蕭勁光,後來改由尋淮洲擔任軍團長(至此就沒變過),而之前擔任過軍團長的蕭勁光,改任紅七軍團政委。
可能大家對于紅七軍團政委蕭勁光都比較了解,在紅軍時期他曆任過紅11軍政治委員、閩贛軍區司令員等職位,後因黎川失守,受到撤職。不過,上級給他戴罪立功的機會,就把他安排到剛剛組建的紅七軍團擔任政委。

蕭勁 光
不過在1934年7月5日跟着上級訓示紅7軍團在瑞金改編為抗日先遣隊,北上抗日,同時也是為了牽制和分散國軍,減輕敵人對革命根據地的壓力。不過,在紅七軍團北上抗日時,該軍政委工作改由樂少華擔任。而蕭勁光則是留在了瑞金蘇區。
在後來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跟着主力紅軍踏上長征之路。從江西瑞金一路行程10萬裡到達陝北延安,長征順利結束。而在接下來的抗戰時期,他擔任八路軍留守兵團司令員,執行陝甘甯邊區防務、清剿境内土匪、安定社會秩序任務。
不過在解放戰争時期,蕭勁光率部挺進東北,并擔任東北民主聯軍副司令員。投入了解放東北戰役中,他在東北一直擔任副司令員。直到東北部隊改編成第四野戰軍後,蕭勁光被任命為12兵團司令員。為解放戰争的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是以在解放後他被授予大将軍銜。
而紅七軍團參謀長也是我黨史上一位牛人,他就是粟裕司令員,可能大家都比較了粟司令員。我軍傑出的軍事家,指揮家。在土地改革時期,他擔任紅七軍團參謀長,後來随着部隊一起北上抗日。之後就留在了南方,是以沒有參加長征。
粟司令員
雖然,在紅土地改革時期以及抗戰時期,粟司令員的職位并不是很高。但是在解放戰争時期,他突飛猛進成為華東野戰軍副司令員,先後指揮發動了萊蕪戰役,孟良崮戰鬥,豫東戰鬥,淮海戰役,為解放戰争的勝利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而且華東野戰軍也是在解放戰争時期殲敵人數最多的一個野戰軍,能夠取得如此輝煌的戰績,粟司令員功不可沒。是以在解放後他被授予了大将軍銜,排名第一。
紅七軍團的政委,參謀長在1955年都授予大将軍銜,那麼作為該軍的軍團長尋淮洲為何對大将名單都沒有他的名字?甚至在整個開國将軍裡也沒有他。因為,在紅七軍團北上時,在太平縣湯口(今黃山市黃山區湯口鎮)遭到了敵人的伏擊,損失慘重,而這位年輕的軍團長,也是在這場戰争中英勇犧牲。
尋淮洲
尋淮洲是紅軍時期一位猛将,他英勇善戰,威震敵陣,戰功卓著,是紅軍将領中一位赫赫有名的戰将。而且擔任軍團長的年齡比林總還年輕,都知道林總24歲擔任軍團長,而尋淮洲22歲時就擔任紅七軍團的軍團長。假設他沒有犧牲的話,可能後來的作為,成就則是更大。由于犧牲的早,是以作為軍團長的他在建國後沒有擔任任何職位。不過在2009年9月14日,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範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