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芝龍在接受招撫前,曾經當過一段時間的海盜,共有5位妻子。在流落日本期間,他跟一個日本女人田川松生下了鄭成功與田川七左衛門。鄭成功七歲之前一直跟母親居住,後來,鄭芝龍被招安後将鄭成功接回中國,其母則因為當時日本政府的禁令禁止離境。

并且,根據《鄭氏族譜》記載,鄭芝龍回國後,與日本、日本華僑和田川氏保持密切聯系,每年有商船來長崎,“書簡數通”、“每歲來舶贈銀”資給七左衛門。是以,在很久之後,田川松才被鄭芝龍接離日本。
鄭成功回到祖國後潛心苦讀,十五歲考上了秀才,這時正趕上李自成進京,身逢亂世的鄭成功被錢謙益收于門下,繼續讀書。隆武政權建立後,鄭成功投身南明政權,被賜朱姓。第二年滿人攻破福建,隆武政權覆滅。
此時,鄭芝龍覺得明朝已走到了末路,是以,接受了洪承疇的招攬,投靠了滿清。由于,鄭芝龍投降前不顧兒子的勸阻執意降清,是以,此事後父子二人決裂。滿人南侵,四處擄掠,鄭成功家也遭到了洗劫。為了免遭淩辱,鄭成功的母親田川松甯死不屈,切腹自殺。
相傳,鄭成功對母親田川氏感情深厚,曾用黃金為母親鑄了一尊像,并用沉香做床,五色珠寶做簾,珍重供奉。這尊金像後被清軍搶去烙化掉,鄭成功是以更加痛恨清朝。
眼看國家淪陷,母親死于滿人之手,鄭成功發誓與滿人勢不兩立,有朝一日國仇與家恨一并清算。1647年,小金門的一支隊伍扯起了“孝伯招讨大将軍罪臣朱成功”的大旗,鄭成功起兵。1649年,鄭成功轉投永曆,被封為郡王。
此後的幾年時間内,鄭成功的軍隊不斷與清軍作戰,在此期間,取得了三次較大的勝利,将廣東地區的清軍主力剿殺殆盡。1655年,滿清大将濟度率領三萬清軍征讨廣東,與當地殘存的清軍彙合。由于滿人遠離大海,不善水戰,是以,鄭成功詐敗而逃,将清軍引到海上。此後,雙方爆發海戰,沒過多久便将清軍盡數殲滅了。
鄭成功發兵的第十六年,已牢牢掌控了包括小金門和廈門在内的群島,将這一區域的制海權完全控制。在有了自己的根據地後,鄭成功靠着和外國人進行貿易籌措資金,借此發展軍隊。與此同時,鄭成功在内陸匿名投資了許多産業,在賺取軍費的同時探聽情報,獲得了許多關于順治政權的消息。
此後,鄭成功幾次發兵攻打内陸,又幾次與滿人講和休養生息。由于,鄭芝龍父子的特殊處境,順治皇帝屢次指令鄭芝龍給兒子寫信,要求鄭成功投降,并且,還冊封鄭成功為清朝靖海将軍,鄭成功拒不領封。1657年,鄭芝龍與兒子溝通的信件曝光,鄭芝龍被判處通敵罪,關押在甯古塔中。
次年,鄭成功募集了十七萬的兵力,揮師北伐。由長江一路北上,先拿下鎮江,随後圍困南京。在進攻過程中,鄭成功中了清軍的詭計,損失慘重,不得不退守廈門。次年,又在福建殲滅清軍四萬人,大獲全勝。
康熙登基後,下令封鎖山東至廣東一帶的沿海貿易,毀掉所有民用商用船隻,哪怕是一寸木闆都不許下水,徹底斷絕鄭成功的軍費來源。同時,康熙殺掉了鄭芝龍,毀掉了鄭家的祖墳,優待投降的鄭家軍。
可以說,是康熙的手段使鄭成功的軍隊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中,鄭成功不得不放棄了内地防線,撤離到海島上休養生息。這時,大航海時代來臨,葡萄牙、西班牙、英國、荷蘭等殖民國家紛紛遠渡重洋割據台灣。
同年三月,鄭成功派遣大量精銳與幾百艘戰船,孤軍深入奇襲鹿兒島,以絕對的兵力優勢擊敗荷蘭軍隊,打下了赤嵌城。随後,鄭成功對盤踞在台灣的其他荷蘭人采取圍而不攻的戰術,經過九個月的圍困後荷蘭人被迫投降,将台灣交給鄭成功。
鄭成功在台灣設立了承天府,與内陸的滿清政權分庭抗禮。可惜,鄭成功死後未久,其孫鄭克塽投降滿清,為了防止台灣群眾報複,鄭家在台灣的祖墳被遷回内地。
民間傳說,鄭克塽為了使鄭成功安眠地下,不再受幹擾,護送鄭成功靈柩從北京到固始鄭家飨堂安葬。另一方面,為了遮人耳目,又派其弟鄭克舉到福建南安刻了一塊《鄭氏附葬祖父墓志》,聲稱:鄭成功附葬在“鄭氏樂齋公茔”祖墳裡。
史學界對鄭成功一直有較高的評價,跟随鄭成功作戰的軍隊大多為鄭芝龍的老部下,這群士兵絕大部分是海盜出身,正因如此,鄭成功對部下的管束極為嚴格,從不聽取他們的意見。由于,鄭成功接受過較高的教育,是以,比較容易在這群盜賊出身的士兵中“以德服人”。
因為,鄭成功是中日混血兒,是以,日本人也将其視為自己國家的英雄。
時至今日,平戶海濱上仍有一塊“兒誕石”,相傳,田川氏當年于此地産子。當地地元川内地區毎年在這一天會舉行“鄭成功祭”的活動,日本文學家還寫了一部關于鄭成功的話劇,風靡當地。可以說,在日本人眼中,鄭成功是一個有着日本血統的經營者、大英雄。
但是,在中國人眼中,鄭成功無疑是從外國侵略者中收複失地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