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丈夫胃癌後4年,妻子也确診了胃癌,引起胃癌“傳染”的是細菌

孟先生4年前,反複胃疼,後來食欲不佳,消瘦得厲害,到醫院後做了一個胃鏡檢查,确診胃癌。

丈夫胃癌後4年,妻子也确診了胃癌,引起胃癌“傳染”的是細菌

後來經過胃部切除手術治療,孟先生這幾年生活品質一直較差,依然沒有食欲,消瘦,吃東西不過,不開心。

一個月前,孟先生的妻子也出了胃部不适,反酸、腹痛、惡心、消瘦,不得不也做了一個胃鏡,結果也是胃癌!

真是禍不單行呀!

您肯定疑問了,難道胃癌也會傳染?

當然不是了,胃癌不會傳染。但是引起胃癌的一個緻病菌,會通過日常生活的接觸傳染。

這個緻病菌,叫“幽門螺杆菌”!

丈夫胃癌後4年,妻子也确診了胃癌,引起胃癌“傳染”的是細菌

最新消息:美國将幽門螺旋杆菌列為明确緻癌物!

有些人就說怪話了,說:我們是中國人,不是美國人,不用美國的标準。

其實大可不必這樣,這個是醫學概念,更何況在美國将幽門螺旋杆菌列為明确緻癌物之前,也就是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已将幽門螺旋杆菌列為第一類緻癌因子。

再說了,人家這個标準是給人家定的,并不是為了某種利益,或帶着有色眼鏡給我們定的。我們隻是客觀表達出來而已。

科學沒有國界,科學不是審美!

一、幽門螺杆菌為什麼會緻癌?

丈夫胃癌後4年,妻子也确診了胃癌,引起胃癌“傳染”的是細菌

幽門螺杆菌可以抵抗胃酸,是以進入人體後可以在胃黏膜上皮細胞中生存并繁殖,在這個過程中會産生大量的侵襲因子和毒素,促使消化性潰瘍甚至胃癌的發生。

約10%的幽門螺杆菌感染者會發生消化道潰瘍,如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在極少數情況下,幽門螺杆菌感染會誘發胃癌。

是以,世界衛生組織和美國都将幽門螺杆菌列為緻癌物。

二、感染率

幽門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和國家的發達程度、衛生習慣、醫療條件都有着一定的關系。

統計顯示,在發達國家,幽門螺杆菌感染率約為25%~50%,我們國家幽門螺杆菌感染率約為50%,開發中國家幽門螺杆菌感染率約為50%~80%

三、為什麼說孟先生的妻子的胃癌極有可能是孟先生傳染的?

幽門螺杆菌是通過以下方式傳播的:

丈夫胃癌後4年,妻子也确診了胃癌,引起胃癌“傳染”的是細菌

1、吃了不幹淨的食物或喝了不幹淨的水,可能會感染幽門螺杆菌;

2、和感染者一起吃飯,一起喝水,或用了感染者的碗筷或杯子。孟先生當時确診胃癌的同時,也查出了有幽門螺杆菌(+),也就是說孟先生有幽門螺杆菌感染。這些年,他們夫妻一起吃飯,一起生活,也從來沒有分餐,是以,孟先生的妻子感染幽門螺杆菌,首先要考慮是孟先生傳染的。

3、親密接觸,比如親吻,比如幼稚園或學校内兒童、學生之間的密切接觸;

4、接觸了感染者的唾液、體液、嘔吐物或糞便排洩物後不洗手。

這些途徑都可能會感染幽門螺杆菌,孟先生的妻子,在其中的一天可能感染了幽門螺杆菌,随後也是那種不幸的人,從幽門螺杆菌感染,最終發展到胃癌。

四、我們如何判斷自己有沒有幽門螺杆菌感染?

丈夫胃癌後4年,妻子也确診了胃癌,引起胃癌“傳染”的是細菌

幽門螺杆菌感染初期,大部分人不會有什麼不舒服,當一部分發展到胃炎、胃潰瘍、胃癌,那逐漸會出現一些症狀,比如:腹痛、腹脹、惡心、反酸、體重減輕、甚至乏力、貧血、出血等等。

要确診有沒有幽門螺杆菌感染,得去醫院檢查。一種方法就是做胃鏡取标本檢測,但很多人不願意做胃鏡。另一個方法就是吹氣,幾分鐘就能出結果。

根除幽門螺杆菌感染,可以把胃癌風險降低39%,是以發現幽門螺杆菌感染後,需要找專業的消化科醫生進行4聯療法,經過14天的療程,大部分都能根治!

五、平時如何預防?

丈夫胃癌後4年,妻子也确診了胃癌,引起胃癌“傳染”的是細菌

家屬有明确幽門螺杆菌感染的,家屬們最好去查查,因為這個幽門螺杆菌感染率很高,您想想一半人都有感染,那麼家人被感染的可能性極高。

如果孟夫人在孟先生确診幽門螺杆菌感染确診胃癌的時候,能查一個幽門螺杆菌,及時發現及時根治,可能就不會發展到胃癌。

當然即使根治後,還要後續的預防:

1、和感染者分開筷子、勺子、碗,進行分餐制,不要覺得不好意思,健康最重要。

2、飯前便後一定要洗手,吃熟食、喝開水,生吃蔬菜水果要削皮。

3、注意口腔衛生,按時刷牙,定期更換牙刷。

4、高危人群,或有不适,需要盡快就診。

總之,飲食衛生很關鍵,幽門螺杆菌感染率很高,屬于緻癌物,需引起大家的重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