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陶寺遺址,是中國黃河中遊地區以龍山文化陶寺類型為主的遺址,還包括廟底溝二期文化和少量的戰國、漢代及金、元時期的遺存。為華夏文明的源頭之一,并被許多專家認為是帝堯都城所在。

《韓非子》:上古之時,民食瓜果蚌蛤,腥臊惡臭,民多疾病,有聖人做,鑽石取火,以化腥臊。

用火是人類從野蠻步入文明最重要的标志性事件,它最大的意義是人類脫離了茹毛飲血的生活方式,進而與動物區分開來。是以飲食文化很容易辨識一個民族是否文明。

飲食文化自然離不開烹饪器具,既然稱之為文化那就不是簡單的把食物放在火上烤熟。和現在一樣,5000年前的陶寺先民也有一套非常成熟的烹饪器具。從切割食物用的菜刀和砧闆到煮飯用的竈和鍋,他們應有盡有。

(陶寺│木俎)▼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陶寺│石刀)▼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下面我們主要介紹陶寺遺址發現的炊器,炊器的制作與應用同時還是對火的應用高度成熟的标志。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筒狀竈,有“玉璧”狀箅隔、四個煙孔,可與釜、罐類配合使用。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工藝流程: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采用正築法,全身一次成型,在圓餅底上側用泥條圈築下半身(壁壓底),在下半身的上端用泥條築成一圈箅隔,箅隔與器壁垂直,然後繼續圈築上半身,箅隔夾在上下半身之間,相當牢固。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下半身外表滾壓豎繩紋。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竈門外附加泥條,口外附加一圈泥條,形成厚唇,以便加強,在竈門外附加的泥條上和上半身,用三棱形小棍施加三角形戳印紋。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将坯體翻轉扣放,右手持刀具先切除器底,隻保留底邊緣一周。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再切割竈門和煙孔,然後在煙孔外側附加管狀泥圈,起煙筒作用,再附加兩個小橫耳。

釜竈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在竈的基礎上,陶寺先民又發明了釜竈,它是把釜和竈結合在一起的一種炊器。

釜上部有鋬耳2個,左右對稱,竈上部有煙孔4個,間距相近,外表及竈門邊緣的附加堆紋上都滾壓豎繩紋。外底附加圓形小泥餅9個,泥餅起加強器底的作用。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釜用泥條倒築成型,外底附加泥餅。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竈也倒築成型。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将竈扣在釜的腰部,右手持拍子将相接處拍打實;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相接處重新滾壓繩紋,接縫消失,附加兩個鋬耳,右手持刀具先切割煙孔4個,後切割竈門;竈門邊緣附加泥條,泥條上滾壓繩紋。最後将坯體翻轉正放,修整口沿。

陶寺釜竈的高度比例适當,釜底部距離地面的高度也适當,火焰正好燒到釜底部。釜的容積較大,可蒸煮較多食物,接觸火焰的面積較大,受熱較快。

竈壁具有擋風作用,使竈内保溫較好。竈門與煙孔之間形成空氣對流,使竈内氧氣供應充足,柴火得以充分燃燒。竈門較大,便于投柴,煙孔較小,火焰不易跑出去,熱量得以充分利用。四個煙孔間距相近,火焰自然的分成四股,使釜底部四周受熱均勻。

因為結構合理,熱效率高,是當時一種比較先進的炊器。但是由于工藝複雜,比較笨重,使用和洗刷時有不便之處,後來終于被陶鬲取代。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鬲是用來蒸煮的炊器,工藝比較複雜,此處省略......

中國早期炊器演變源流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