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先秦時期太遙遠,其文明充滿奧秘,今天專家如何破解

先秦時代距今至少2200年,那些曆史太過久遠,遠到近乎傳說,留給我們考證的資料太少;然而這段漫長的1800年時間裡,已經發生了太多變化,人類從穴居野處的原始狀态,到建立等級森嚴的社會制度;人類進化出現大幅度的前進;是以研究這一段時間的曆史,對我們研究人類起源和曆史發展規律,有着非常重要的意義;2200年後,人們對于先秦時代的文明累積了豐富的認識,人類越來越接近生命的源頭;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先秦時期太遙遠,其文明充滿奧秘,今天專家如何破解

1996年,陝西省考古隊在西安北郊發現數枚戰國時期的封泥;所謂“封泥”又叫“泥封”;是古人用于封口的憑證;就是将一塊泥塗在器物封口處,再蓋上印章,等泥幹燥;加封泥的目的是,防止有人偷偷打開它;如果原印是陰文,封泥上的字便成了陽文,可以清楚地看到,此次發現的封泥上印有很漂亮的大篆,它是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前的常見字型;封泥也是研究古代書法的重要資料。

先秦時期太遙遠,其文明充滿奧秘,今天專家如何破解

在泥上的用印絕大多數是官印,比如漢代時期,江蘇徐州楚王墓中發現有300多塊封泥,上面印有大大小小各種官職;專家經過研究發現,當楚王離世,楚國下轄各個地方的貴族侯爵都要上供;他們在供品上用印有官職的封泥密封;1996年發現的戰國時期的封泥上,有五枚印有“奴廬”二字;專家推斷這應該也是一個官職;可是它是一個什麼樣的官職?專家找遍了史料,也沒有發現先秦時代有這樣的官職。

先秦時期太遙遠,其文明充滿奧秘,今天專家如何破解

時間過去了二十年,2017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考古協會等機構,在北京聯合舉辦了中國早期文明研究交流會;會議有全世界二十多個國家參加;這次對人類早期文明的深入探讨,也是多年來對先秦文化研究的一次成果總結;會上北京大學的專家對1996年西安先秦時代的“奴廬”諸印作了詳細報告;探讨了其含義和性質,并指出封泥中的“奴廬”是指官署;且從個古文字角度了解,應當讀為“若廬”,為少府屬官;據《漢書·百官公卿表》記載:“若盧,官名也,藏兵器。”若廬是古代監獄裡的一個官職,主要是掌管兵器;以前發現這個官職最早出現在漢代;現在發現先秦時代都已經存在這麼細小的官職,可見大陸文明發展有多早!

先秦時期太遙遠,其文明充滿奧秘,今天專家如何破解

本次大會還收到許多關于遠古文明交流的論文;其中,中國社會科學院專家的《中國早期國家———陶寺都邑邦國研究》以陶寺遺址為例,對龍山時代的早期國家———都邑邦國作了深入的研究。

先秦時期太遙遠,其文明充滿奧秘,今天專家如何破解

1978年,在山西省襄汾縣,考古隊首次發現4000多年前的陶寺;經過三十多年的不斷發掘,陶寺周圍發現有村邑、城邑以及都邑(都城),已具備有早期邦國的架構;一直以來,對于陶寺的存在年代問題争議不斷、沒有定論;但是《中》一文中,提出陶寺遺址應該是唐堯文化遺存,但值得注意的是,陶寺遺址作為都邑隻在其早期和中期;并沒有貫穿始終,到了晚期,遺址中存在都城外遷的現象;同時,它并不是以往專家推斷的,虞舜的都邑遺址,也不是夏後氏的居地或都邑;關于早期國家,作者提出了全新的觀點,這些觀點基于新證據的發現,給研究工作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

先秦時期太遙遠,其文明充滿奧秘,今天專家如何破解

多少年來,一代又一代考古、科研的學者在破解時光密碼的過程中,不斷地努力、付出艱辛;雖然時間上我們離古代漸漸遠去,但是随着考古科學研究的發展,我們卻向那遙遠的時代一步一步靠近。

【參考資料:《中國早期國家———陶寺都邑邦國研究》《漢書·百官公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