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沫若想讓溥儀給他做助手,溥儀回複五個字,郭沫若當場面紅耳赤

郭沫若想讓溥儀給他做助手,溥儀回複五個字,郭沫若當場面紅耳赤

郭沫若被稱為中國“現代第一詩人”,曾留下許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新中國成立後,郭沫若想創作一本紀錄晚清皇室生活的書籍,他便想到了溥儀,或許可以從溥儀身上探尋一些史實。郭沫若找到溥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料溥儀隻說了五個字,便讓郭沫若滿臉尴尬,面紅耳赤的離開了。這其中究竟有什麼故事呢?

溥儀的人生經曆

溥儀的一生,可以看做是一場悲劇。他三歲即位,小小年紀便身居萬人之上,但由于年紀太小,從上位開始便一直被慈禧所控制,在朝中看似是溥儀執事,而朝後,就連溥儀生活中雞毛蒜皮的小事都在慈禧的掌控之中。這讓溥儀從小就變成了一個傀儡,一個由慈禧掌控,揮霍手中權力的工具。

郭沫若想讓溥儀給他做助手,溥儀回複五個字,郭沫若當場面紅耳赤

慈禧死後,溥儀才開始獨自在紫禁城中“執政”,看似逃脫了慈禧的掌控,但年幼的他不知道,他是被困禁在城中,此時僅有一牆之隔的主殿,已經被袁世凱所占用,溥儀皇帝的權力範圍,也僅僅是在自己生活的副殿範圍之中。

不久後,辛亥革命爆發,溥儀被趕出皇宮,随後被日本人控制。當時日本在沈陽修建僞滿皇宮,逼迫溥儀入駐,妄想像慈禧一般,利用溥儀的剩餘價值,控制住當時的戰争局面。而溥儀從宮中被趕出,早已過習慣了養尊處優生活的他,沒有獨立生活的能力,便在種種壓力下,進入了僞滿皇宮生活,再次成為了日本人手中的傀儡皇帝。

郭沫若想讓溥儀給他做助手,溥儀回複五個字,郭沫若當場面紅耳赤

随後日本戰敗,溥儀被驅逐出僞滿皇宮,被蘇聯人秘密帶往俄羅斯國土所管轄的赤塔。溥儀本來以為自己成為了戰俘,是以,在那段漂泊他鄉的日子裡,伴随他的更多是不安和惶恐,以及對未來生活的不可知。後來在蘇聯監獄中,溥儀一直被優待,他才明白,自己是被蘇聯保護的,是國際公審會上用于指證日本罪行的有力證人,自此溥儀便在那段時間裡細心準備自己的證詞。

而後新中國成立,溥儀便被我國引渡回來,結束了他在蘇聯監獄的五年“戰俘”生活。回國後,溥儀被派往東北農場進行改造,長達十年的改造生活,讓溥儀學會了許多技能,也讓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轉變。從起初的不會自己上廁所,轉變成後來有多項技能的勞動者,多年的改造生活也讓溥儀能更好的适應中國的發展狀況。

郭沫若想讓溥儀給他做助手,溥儀回複五個字,郭沫若當場面紅耳赤

溥儀被特赦,郭沫若登門拜訪

直到1959年,在農場改造十年之久的溥儀被特赦,這時的他,已經被賦予了全新的身份——中國公民

特赦後的溥儀,回到了人民群衆的生活中去,但是他的身份已經不再是皇帝,作為平民百姓的他,自然是要通過自己的雙手勞動去養活自己。但由于溥儀的身份有些特殊,政府部門暫時還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崗位去安排他,這時,郭沫若聞訊前往,拜訪溥儀。

郭沫若想讓溥儀給他做助手,溥儀回複五個字,郭沫若當場面紅耳赤

郭沫若在當時已經有一定的社會地位,是我國的政治家,文學家。熱衷于文學的郭沫若,想在當時創作一本紀錄晚清皇室生活的一本書,而在他眼中,溥儀便是他收集素材的不二人選。于是,在郭沫若登門探望溥儀時,他向溥儀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起初郭沫若向溥儀道明自己來意時,溥儀還是比較迎合的,因為溥儀曾是晚清時期的皇帝,對當時的現實情況十分了解,也願意配合郭沫若的素材采集工作。另外,在清朝史書或者陵墓中,難免會出現大量的滿文,郭沫若是看不懂的,而郭沫若希望溥儀能充當自己的助手,翻譯滿文。

郭沫若想讓溥儀給他做助手,溥儀回複五個字,郭沫若當場面紅耳赤

随後,郭沫若還表示,若想更深層的探究史實,就要發掘晚清時期的古墓,用文物去證明,才能讓作品更有說服力。

但是聽到這一想法,溥儀表情凝重,思考片刻,便回複了郭沫若五個字:我不懂滿語。這一回複讓郭沫若大為震驚,但也不好再說什麼,隻能尴尬的匆匆道别。這件事過後,好多人開始議論溥儀,認為其拒絕郭沫若是因為放不下自己的架子,自命清高,但深入了解以後,卻發現事實并非如此。

郭沫若想讓溥儀給他做助手,溥儀回複五個字,郭沫若當場面紅耳赤

因為溥儀從小十分愛玩,不愛學習,後來長大一些後,便跟随莊士敦老師學習英文,對于滿語的學習一直是空白。是以,溥儀的英文十分流利,但對于滿語卻一竅不通,他也并非因為擺架子而拒絕郭沫若。

另一原因也可能是溥儀對于探尋晚清古墓的行為有所顧忌,晚清古墓中,大多是溥儀的先輩,甚至親屬,郭沫若想從其中探尋史實,無疑是在挖溥儀的祖墳,這換做他人内心也是拒絕的,是以這件事便不了了之。在這場鬧劇結束的不久後,溥儀被安排到中科院植物園上班,有了一份體面的工作,度過餘生。

郭沫若想讓溥儀給他做助手,溥儀回複五個字,郭沫若當場面紅耳赤

總結

溥儀的一生,是一場悲劇。三歲登上皇位,便被慈禧操控執政,随後被驅逐出宮,又在海外漂泊多年,最終被引渡回國改造。在勞改期間,溥儀寫了那本《我的前半生》,這本書裡寫滿了溥儀的忏悔,最終也得到了百姓及政府的同情,是以在1959年時,他得到了特赦。

後來被派到中科院工作後,溥儀也非常認真,中年的他也遇到了一位和自己兩情相悅的妻子,相伴餘生,後來溥儀因腎病去世,結束了自己跌宕的一生。回望溥儀的人生,不幸中又有幾分幸運,在新中國成立之初,那個艱難的時期,溥儀能得到中科院中的工作,安度自己的餘生,也算是人生幸事。

圖檔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