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郭沫若想让溥仪给他做助手,溥仪回复五个字,郭沫若当场面红耳赤

郭沫若想让溥仪给他做助手,溥仪回复五个字,郭沫若当场面红耳赤

郭沫若被称为中国“现代第一诗人”,曾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佳作。新中国成立后,郭沫若想创作一本纪录晚清皇室生活的书籍,他便想到了溥仪,或许可以从溥仪身上探寻一些史实。郭沫若找到溥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不料溥仪只说了五个字,便让郭沫若满脸尴尬,面红耳赤的离开了。这其中究竟有什么故事呢?

溥仪的人生经历

溥仪的一生,可以看做是一场悲剧。他三岁即位,小小年纪便身居万人之上,但由于年纪太小,从上位开始便一直被慈禧所控制,在朝中看似是溥仪执事,而朝后,就连溥仪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在慈禧的掌控之中。这让溥仪从小就变成了一个傀儡,一个由慈禧掌控,挥霍手中权力的工具。

郭沫若想让溥仪给他做助手,溥仪回复五个字,郭沫若当场面红耳赤

慈禧死后,溥仪才开始独自在紫禁城中“执政”,看似逃脱了慈禧的掌控,但年幼的他不知道,他是被困禁在城中,此时仅有一墙之隔的主殿,已经被袁世凯所占用,溥仪皇帝的权力范围,也仅仅是在自己生活的副殿范围之中。

不久后,辛亥革命爆发,溥仪被赶出皇宫,随后被日本人控制。当时日本在沈阳修建伪满皇宫,逼迫溥仪入驻,妄想像慈禧一般,利用溥仪的剩余价值,控制住当时的战争局面。而溥仪从宫中被赶出,早已过习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他,没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便在种种压力下,进入了伪满皇宫生活,再次成为了日本人手中的傀儡皇帝。

郭沫若想让溥仪给他做助手,溥仪回复五个字,郭沫若当场面红耳赤

随后日本战败,溥仪被驱逐出伪满皇宫,被苏联人秘密带往俄罗斯国土所管辖的赤塔。溥仪本来以为自己成为了战俘,因此,在那段漂泊他乡的日子里,伴随他的更多是不安和惶恐,以及对未来生活的不可知。后来在苏联监狱中,溥仪一直被优待,他才明白,自己是被苏联保护的,是国际公审会上用于指证日本罪行的有力证人,自此溥仪便在那段时间里细心准备自己的证词。

而后新中国成立,溥仪便被我国引渡回来,结束了他在苏联监狱的五年“战俘”生活。回国后,溥仪被派往东北农场进行改造,长达十年的改造生活,让溥仪学会了许多技能,也让他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从起初的不会自己上厕所,转变成后来有多项技能的劳动者,多年的改造生活也让溥仪能更好的适应中国的发展状况。

郭沫若想让溥仪给他做助手,溥仪回复五个字,郭沫若当场面红耳赤

溥仪被特赦,郭沫若登门拜访

直到1959年,在农场改造十年之久的溥仪被特赦,这时的他,已经被赋予了全新的身份——中国公民

特赦后的溥仪,回到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中去,但是他的身份已经不再是皇帝,作为平民百姓的他,自然是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劳动去养活自己。但由于溥仪的身份有些特殊,政府部门暂时还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岗位去安排他,这时,郭沫若闻讯前往,拜访溥仪。

郭沫若想让溥仪给他做助手,溥仪回复五个字,郭沫若当场面红耳赤

郭沫若在当时已经有一定的社会地位,是我国的政治家,文学家。热衷于文学的郭沫若,想在当时创作一本纪录晚清皇室生活的一本书,而在他眼中,溥仪便是他收集素材的不二人选。于是,在郭沫若登门探望溥仪时,他向溥仪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起初郭沫若向溥仪道明自己来意时,溥仪还是比较迎合的,因为溥仪曾是晚清时期的皇帝,对当时的现实情况十分了解,也愿意配合郭沫若的素材采集工作。另外,在清朝史书或者陵墓中,难免会出现大量的满文,郭沫若是看不懂的,而郭沫若希望溥仪能充当自己的助手,翻译满文。

郭沫若想让溥仪给他做助手,溥仪回复五个字,郭沫若当场面红耳赤

随后,郭沫若还表示,若想更深层的探究史实,就要发掘晚清时期的古墓,用文物去证实,才能让作品更有说服力。

但是听到这一想法,溥仪表情凝重,思考片刻,便回复了郭沫若五个字:我不懂满语。这一回复让郭沫若大为震惊,但也不好再说什么,只能尴尬的匆匆道别。这件事过后,好多人开始议论溥仪,认为其拒绝郭沫若是因为放不下自己的架子,自命清高,但深入了解以后,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郭沫若想让溥仪给他做助手,溥仪回复五个字,郭沫若当场面红耳赤

因为溥仪从小十分爱玩,不爱学习,后来长大一些后,便跟随庄士敦老师学习英文,对于满语的学习一直是空白。因此,溥仪的英文十分流利,但对于满语却一窍不通,他也并非因为摆架子而拒绝郭沫若。

另一原因也可能是溥仪对于探寻晚清古墓的行为有所顾忌,晚清古墓中,大多是溥仪的先辈,甚至亲属,郭沫若想从其中探寻史实,无疑是在挖溥仪的祖坟,这换做他人内心也是拒绝的,因此这件事便不了了之。在这场闹剧结束的不久后,溥仪被安排到中科院植物园上班,有了一份体面的工作,度过余生。

郭沫若想让溥仪给他做助手,溥仪回复五个字,郭沫若当场面红耳赤

总结

溥仪的一生,是一场悲剧。三岁登上皇位,便被慈禧操控执政,随后被驱逐出宫,又在海外漂泊多年,最终被引渡回国改造。在劳改期间,溥仪写了那本《我的前半生》,这本书里写满了溥仪的忏悔,最终也得到了百姓及政府的同情,因此在1959年时,他得到了特赦。

后来被派到中科院工作后,溥仪也非常认真,中年的他也遇到了一位和自己两情相悦的妻子,相伴余生,后来溥仪因肾病去世,结束了自己跌宕的一生。回望溥仪的人生,不幸中又有几分幸运,在新中国成立之初,那个艰难的时期,溥仪能得到中科院中的工作,安度自己的余生,也算是人生幸事。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