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甲午戰争遼東戰役全圖(圖源:網絡)

1894年10月下旬,在日軍的進攻下,清軍鴨綠江防3天内全線崩潰,日軍乘勝攻占鳳凰城,并揚言“必取奉天度歲”。而進攻奉天有兩條道路可走:一是經草河口、賽馬集、連山關、摩天嶺到達遼陽,然後北上奉天;一是由安東、大孤山、岫岩到達海城,然後經遼陽至奉天。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鳳凰城通往奉天的路線(圖源:《微觀戰場:甲午戰争》)

清軍方面,聶士成的武毅軍、呂本元的盛軍等部防守摩天嶺,依克唐阿率“鎮邊軍”防守賽馬集,在遼東戰場上形成了一條西起摩天嶺東到賽馬集、長約150裡的防線。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圖源:底圖來自《微觀戰場:甲午戰争》,有調改,下同)

為打通遼陽東線通道,日軍第十混成旅團長立見尚文以鳳凰城為根據地向清軍發起進攻。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立見尚文(1845—1907),曾在平壤戰役中大敗葉志超,後參加牛莊、田台莊戰役。日俄戰争時,在黑溝台戰役中組織殘部以刺刀突擊,打退十倍于己的俄軍。

11月9日,日軍足立中隊向賽馬集進發,依克唐阿早已占據賽馬集以南的險要地形,并在高地上布置火炮。日軍隻有一個中隊,而依克唐阿的鎮邊軍卻有1500餘人,并擁有火炮4門。兩軍激戰三時,日軍支援不住,在從大西溝趕來的援軍掩護下撤退。依克唐阿乘機率領騎兵向日軍猛攻,清軍騎兵的突入使日軍全線崩潰,柳原楠次中尉以下14人被擊斃,殘餘日軍倉皇逃往馬鹿甸子。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在日軍進攻賽馬集的同時,今田大隊開始向摩天嶺方向進攻,于11月11日抵達連山關。連山關為摩天嶺的前關,清軍的盛軍派馬隊出戰。經過激戰但最終寡不敵衆,連山關失守。聶士成聞警,馳援不及,隻得扼守山嶺,并在叢林中多豎旗幟、鳴鼓角,布置疑兵,使日軍不敢貿然進攻摩天嶺。

日軍在攻陷連山關後,立見尚文擔心兵力過少難以防守,命第二十二聯隊長富岡三造帶領一個大隊增援。富岡到達連山關後,獲知日軍在賽馬集敗績,緊急抽調一個中隊前去增援,結果在草河嶺被依克唐阿截擊。這時日軍的處境十分不利,首先是連山關位于山嶺谷底,難以防守;其次日軍兩面受敵,處境艱難。富岡被迫留下少數兵力駐紮連山關,将主力撤至草河口,企圖切斷聶、依兩軍的聯系。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但是,聶士成和依克唐阿卻仍然及時取得了聯系,并約定11月25日合攻草河口日軍。

當天,依克唐阿率鎮邊軍、敵忾軍共計5000餘人,攜大炮6門,分兩路向草河口挺進;聶士成率馬步三營約1500人、攜大炮2門,從西路進擊,以牽制日軍。

兩天前,聶士成被清廷特授為直隸提督,為此感奮不已。在戰鬥前一天的會議上,聶士成激勵衆将領:“我曹不力戰,步葉曙卿(志超)、衛達三(汝貴)後矣!”衆将皆士氣大增。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聶士成(1836—1900),淮軍名将,先後參與剿撚、中法戰争、甲午戰争,戰功卓著,于庚子之變的天津保衛戰中,中炮陣亡。

當天夜間,聶士成率數百騎兵奇襲連山關,日軍在夢中驚醒,不知清兵多寡,倉皇逃往分水嶺。奪占連山關後,聶士成會合盛軍向分水嶺方向發起進攻。

面對清軍的進攻,富岡迅速下令進行作戰準備。當時日軍在草河口共有步兵6個中隊、騎兵3個中隊,大炮4門。富岡以2個中隊配2門大炮,扼守草河口以東的草河嶺,阻擋依克唐阿部;以2個中隊配大炮2門,防守分水嶺,抵擋聶軍;其餘軍隊為預備隊,由富岡親自指揮。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依克唐阿軍攻擊路線

依克唐阿首先向日軍發起猛攻。清軍在步隊統領壽山和馬隊統領永山的率領下奮勇沖鋒。主帥依克唐阿也親臨山頭指揮督戰。清軍利用機動靈活炮兵戰術,壓制住了草河嶺上的日軍炮兵火力,并使日軍炮兵指揮官連換兩人。清軍進攻之猛使日軍異常吃驚,日軍随軍記者都為之感慨“敵軍似不使用其慣用的防禦手段,而以攻勢的姿态前進,真是奇中又奇!敵軍一反常态,奮勇直前,攀岩石,冒彈雨,向我軍沖鋒”。兩軍激戰6個小時,清軍戰線不斷向前推進。眼看日軍支援不住,突然天降大雪,視線模糊,難以再戰。于是依克唐阿率軍撤回了賽馬集。聶士成見牽制日軍目的已完成,也從分水嶺引軍回營。此戰日軍陣亡9人、傷33人,步兵大尉齋藤正起被擊斃;清軍僅陣亡10餘人。經此一役,清軍軍威稍振。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壽山(1860—1900),與永山是明末名将袁崇煥的後人,二人在甲午戰場上表現悍勇。永山在甲午戰争反攻鳳凰城時陣亡,年僅27歲。壽山官至黑龍江将軍,于1900年沙俄大舉入侵黑龍江時奮起抵抗,省城齊齊哈爾陷落時自殺殉國。

坐鎮鳳凰城的立見尚文看到草河口的戰報後,決定首先徹底解決賽馬集的依克唐阿,以掃除日軍右翼的威脅。這次日軍第十旅團主力的2個聯隊傾巢而出,向賽馬集進軍。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依克唐阿(1834—1899),滿洲鑲黃旗人。依克唐阿由底層部卒開始,依靠戰功擢升為黑龍江将軍,在抗擊日、俄侵略中作出重要功績。

日軍經過三天的連續行軍後,在11月29日抵達賽馬集南。立見尚文下令日軍以行軍隊形向賽馬集前進。然而,當日軍進入賽馬集時卻發現清軍毫無蹤影。正當日軍迷惑之時,立見尚文突然接到草河口的辎重隊被清軍襲擊、死傷8人的消息。無可奈何之下日軍隻得撤退到草河城。

30日,立見尚文探悉清軍在白水寺,便又集中兵力向白水寺進攻。結果日軍前衛到達白水寺時,卻發現自己又撲了空。此後日軍探騎發現清軍在東北方向的崔家坊,待日軍追到崔家坊時,依克唐阿軍共4營已退到北方最高山。兩軍在山上對峙,打了很久的炮戰,直到日暮。但到12月1日,日軍一覺醒來發現對面山上清軍再次消失了。

甲午戰争也有勝仗:遼陽東路阻擊戰

11月29~12月5日,日軍追尋依克唐阿路線

這時東北正處于最寒冷的季節,日軍仍穿着戰争爆發時的夏裝,在連續的行軍之中,大批兵員凍傷。據統計,僅在12月2日一天日軍就出現了455人凍傷,其中166人完全喪失戰鬥能力,日軍凍傷兵員已十居八九。12月5日,立見進攻依克唐阿宣告失敗,隻得撤回鳳凰城。但清軍卻在這時發動了反撲。聶士成親率1000人的精銳分三路在分水嶺伏擊日軍,并收複了草河口。随後,聶士成派所屬各營分駐連山關、分水嶺、甜水站、老虎嶺、齊家崴,使得遼東防線更加嚴密。

後來,在後方穩固的情況下,清軍反攻鳳凰城,雖然失敗,但打碎了日軍從東路進攻遼陽的計劃。12月13日,日軍占領海城,戰争的重心轉移到遼陽南路,而一直到戰争結束日軍也沒有突破清軍在遼陽東路的防線。立見尚文為此郁郁不得志,作詩哀歎:“留守鳳城四閱月,每聞戰捷劍空鳴。難忍功名争競念,夢魂一夜屠清京。”

參考文獻

戚其章:《甲午戰争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汪振興:《甲午戰争遼陽東路攻防戰研究》,《甘肅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年第12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