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背景收到很多媽媽的私信,“奶粉段數越低越有營養嗎?”“我家寶寶已經7個月了,一直在喝1段奶粉,可以嗎?”“1歲之後是不是可以不用換奶粉,繼續吃二段?”……
每每看到這些留言,奶粉君隻能暗暗心痛,多少寶媽被一些無知的言論洗腦,最後影響到的隻有寶寶。

奶粉真的段數越低越有營養嗎?
我們先來看看嬰兒奶粉為什麼要分段,奶粉分段的标準是什麼?
首先,大家需明确一件事,嬰兒奶粉領域研發的唯一目的就是最大程度的接近母乳,無論是奶粉的配方、顔色、溫度、味道都在最大程度的接近母乳,而嬰兒奶粉分段也是為了更好的和母乳接近。
不同月齡嬰兒成長需要的營養有所不同,母乳是可以自動調整比對嬰兒成長的營養所需,而嬰兒奶粉則需要劃分階段調整配方才能比對嬰兒的營養所需。是以大家選擇奶粉段數要根據嬰兒的具體月齡選擇。
再者,不同品牌的嬰兒奶粉分段有所差異,大家選擇的時候也需注意,像國産奶粉品牌或是進口國内的奶粉品牌大都劃分為3個階段或者4個階段,而國外奶粉品牌分段更為細緻,像歐洲國家的奶粉品牌多劃分5階段或6階段,大家可以根據不同品牌分段對應的月齡去選擇。
目前市面上配方奶粉的分段方案主要有以下四種
A方案
一段0-6個月(嬰兒),二段6-12個月(較大嬰兒),三段12-36個月(幼兒)。這是配方奶粉最為正統的分段方法,也是最主流的分段方法。
B方案
一段0-12個月(嬰兒),二段12-36個月(較大嬰兒及幼兒),沒有三段。
C方案
一段0-6個月(嬰兒),二段6-18個月(較大嬰兒及幼兒),三段12-36個月(幼兒)。
D方案
一段0-3個月(嬰兒),二段3-6個月(嬰兒),三段6-12個月(較大嬰兒),四段12個月以上(幼兒),五段24個月以上(幼兒)這是分段最細的一種方案。
不同分段奶粉的配方差異
根據不同月齡的寶寶在生理上的特點以及對營養元素的需求,配方奶粉對五大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礦物元素,進行了全面的強化和調整,以滿足不同發育階段寶寶的需求。
一段奶粉
這個階段的寶寶,所需的全部營養素都來自母乳或者配方奶粉,是以對配方奶粉中蛋白質氨基酸的配比、各種脂肪酸的配比、各微量營養素的配比都有着較高的要求。一段奶粉的營養配比是最接近母乳的。
二段奶粉
二段奶粉的配置标準,不管是能量、蛋白質、脂肪、還是微量營養素,與一段奶粉相比都有所改變,其中以能量,蛋白質,脂肪最為明顯。因為此時寶寶到了添加輔食的階段,有一小部分的營養可以來自于食物中,不必完全依賴配方奶粉。
三段奶粉
三段奶粉在二段奶粉的基礎上,進一步調整了必需脂肪酸、亞油酸等營養素的比例,因為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的營養來源,從以母乳/配方奶為主,逐漸過渡到以食物為主。三段奶粉還添加了鐵等礦物質及多種維生素,以保證寶寶獲得充足均衡的營養。
看完之後大家是否都明白了為什麼要按階段來喂養寶寶了。
大部分1段奶粉的蛋白質和礦物質等不同于2段,不能滿足6個月以後寶寶生長的需要;而且1段奶粉的脂肪含量普遍較高,寶寶6個月後對脂肪的需要減少,過多攝入脂肪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肥胖;
6個月以後的寶寶可以添加輔食,并通過輔食補充必需脂肪酸和維生素,1段奶粉中過多的脂肪酸和維生素也是不必要的。
總的來說,就是小段數的奶粉在配方和營養上是滿足小月齡寶寶的,可能營養分子更小,更易吸收消化,但不一定是更營養的。寶寶在換階段的時候,可以短時間喝低齡段的奶粉,但不建議長期喝,長期喝階段的奶粉容易造成寶寶營養不足哦。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奶粉品牌的分段标準都是有差別的,媽媽們選擇奶粉的時候要注意一些。
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小月齡寶寶是不能夠喝高階段奶粉的。小月齡的寶寶,腸胃發育不夠完善,可能不能完全吸收高階段奶粉中的營養元素,容易導緻寶寶消化不良或者腹瀉,最好還是給寶寶選擇符合月齡範圍的奶粉階段哦。
寶寶吃的奶粉由低段位換到高段位,應該怎麼給轉奶?
随着寶寶月齡的變大,低段位的奶粉已經滿足不了寶寶所需要的營養了,給孩子換高段位奶粉的時候需要轉一下奶,如果不轉奶的話,寶寶腸胃比較敏感,有可能會受不了的。
1、新階段的奶粉要盡量避開早上空腹的第一餐或晚上臨睡覺前最後一餐。
2、在轉奶過程中,不易消化、未嘗試的輔食不建議給寶寶添加。
3、寶寶生病、換牙期間不要轉奶。
4、寶寶預防接種的前後十天内也不要轉奶。
5、新舊奶粉要按比例逐漸轉換,不能換的太快,以免傷害寶寶嬌嫩的腸胃。
6、轉奶的時候最好有一個新舊階段的奶粉混合使用的過渡期,讓寶寶逐漸适應。
7、轉奶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整個轉奶的過程要曆經一到兩周的時間。
8、1歲前奶粉品牌最好不要頻繁更換,每種配方奶粉都有相應的階段奶粉,寶寶腸胃和消化系統沒有發育好,各種奶粉配方不一樣,同一品牌讓寶寶更好适應。
看完你還會給孩子喝低段數的奶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