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黑面包,德國兵塗人造蜜蘇聯兵抹豬油,兩國軍隊的硬核野戰口糧

黑面包,德國兵塗人造蜜蘇聯兵抹豬油,兩國軍隊的硬核野戰口糧

圖檔片上就是“黑列巴”第一名牌兒:博羅季諾黑列巴,邊上盤子裡的就是“歐芹籽”。

一提及俄羅斯人的飲食,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黑面包”,這種口感粗砺、酵母發酵酸味很濃并且略帶苦味兒的食物是俄羅斯文化的象征,都知道俄羅斯不論是幾百年前(我國明朝中葉)的大公國還是現在廣闊的領土,地理位置上都處于北溫帶和寒溫帶,地理位置決定了俄羅斯大部分地區不适宜糧食作物的生長,是以從曆史上來說俄羅斯就是缺糧的國家!在幾百年前農業生産落後的條件下土地出産的小麥太有限了,大多數農民隻能是将收成的小麥不脫麸皮後磨粉,就是這樣也夠吃,還得加上燕麥、黑麥、荞麥...等等其它麥粉,按照我們的了解這種面就是“雜合面”,烘烤出來面包肯定不好吃!

黑面包,德國兵塗人造蜜蘇聯兵抹豬油,兩國軍隊的硬核野戰口糧

問題是不吃這種“黑列巴”也沒其它主食,再就是洋芋。

據說最好吃的“黑列巴”是“博羅季諾黑列巴”(現在也是俄羅斯第一面包,但制做工藝和用料遠比當年強百倍)據說是:1812年拿破侖皇帝率領大軍入侵俄羅斯時,在莫斯科西郊的博羅季諾村與俄軍交戰,“博羅季諾修道院”的修女們把“法香籽”(歐芹)加入到“雜合面”裡烘烤出一種味道特别的黑面包(正宗的“法棍面包”裡也加法香籽),深受俄軍戰士的一緻好評...由此“博羅季諾黑列巴”一舉成名。

黑面包,德國兵塗人造蜜蘇聯兵抹豬油,兩國軍隊的硬核野戰口糧

到了二戰,由于戰争初期蘇聯準備不足,大片歐洲部分的領土被德軍占領,這其中包括“糧倉”烏克蘭...這也造成了蘇德戰争初期蘇聯出現了相當嚴重的糧食短缺!這個時候的“黑列巴”已經不再是全谷物食品了,而是在裡面摻和上了橡子面、鋸末,甚至是某種礦粉,目的是為了讓這種東西不容易消化可以在腸胃裡多停留一段時間,不至于一會就出現饑餓感。

黑面包,德國兵塗人造蜜蘇聯兵抹豬油,兩國軍隊的硬核野戰口糧

由于蘇聯的糧食狀況到了危險的境地,包括前線戰士在内都缺糧、缺脂肪,再加上嚴寒的冬季,隻靠劣質黑面包和幾個洋芋,體能下降嚴重...為了讓蘇軍抵擋住勢頭正旺的納粹軍隊,美國通過《租借法案》緊急向蘇聯提供了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其中就包括圖檔上的斯帕姆午餐肉(圖檔上是專門供給蘇聯的,上面印刷了俄文),大大的緩解了前線蘇軍戰士體能下降的問題。

黑面包,德國兵塗人造蜜蘇聯兵抹豬油,兩國軍隊的硬核野戰口糧

除了斯帕姆午餐肉之外,還有圖檔上的肥豬肉罐頭,俄羅斯(東歐國家)由于冬季氣候寒冷,為了提高熱量在飲食習慣當中有制做腌肥豬肉的傳統,為此美國特為制做“精炖豬肉罐頭”運往蘇聯,上面圖檔裡勺子盛着的就是豬肉罐頭裡的冷結成塊肥油,蘇軍戰士通常都是将這種大塊的肥油抹在粗劣的面包上面大口的吃下去,然後一口飲下100克的伏特加(斯大林強調每名蘇軍戰士每天要供應100克的伏特加),就去沖鋒陷陣!

黑面包,德國兵塗人造蜜蘇聯兵抹豬油,兩國軍隊的硬核野戰口糧

與俄羅斯“黑列巴”境遇相同,普魯士人在沒有進入到工業問明之前也是“黑面包”伺候着,圖檔上就是歐洲飲食當中與俄羅斯“黑列巴”其名的德國“黑面包”!主要成分也是不去麸皮全麥磨粉,不過裡面玉米面占了不小的比例,其實“黑面包”最早出現在德國(普魯士),然後一路傳向東歐,最後傳到了俄羅斯,德國是“黑面包”的原産地,除了黑面包之外,德國還有全麥面包,從味道上來說德俄兩國的黑面包相差不大,不是德國或者俄羅斯人根本分辨不出來,同樣的口糧粗砺和很濃的酵母味道。

黑面包,德國兵塗人造蜜蘇聯兵抹豬油,兩國軍隊的硬核野戰口糧

德軍正在使用野戰烘焙車烘烤黑面包,德國(普魯士)祖上也沒闊過,由于進入到工業問明的曆史較短,曆史上也沒有參加轟轟烈烈的“風帆大航海時代”,普魯士的原始積累不像英法兩國這樣多,在沒有成為德意志帝國之前,國民生活總體來說是很貧困的,也是整天吃“黑面包”和洋芋,再不就有點卷心菜,要不然為啥會有德國酸白菜?至于說各種香腸和烤豬肘子這些都是進入到工業問明時代才日趨豐富的。

黑面包,德國兵塗人造蜜蘇聯兵抹豬油,兩國軍隊的硬核野戰口糧

人就是這樣,當收入增加了之後就開始要享受生活,德國人由于好學習、好專研進入到了工業文明之後國家發展很快,國力很快的就超越了東歐所有的國家,并且成為了歐洲大國,國力和經濟水準提高之後,德國人的口味也發生了變化,雖然“黑面包”和全麥面包仍然是主食,這個習慣也改變不了了,但是德國人想要在黑面包上塗抹蜂蜜吃,甜味兒可以改善口感和營養,并且甜味兒還會有一種幸福感,但是德國蜂蜜産量不高,不能滿足全民需求,是以德國人發明了“人造蜂蜜”,就是把甜菜榨出來的糖,再加上果糖、葡萄糖,一些食用稠化劑、植物香精...等食品添加劑就成了人造蜂蜜,這種人造食品在口感和營養方面與真正的蜂蜜沒啥差別,主要成分都是糖和果糖,完全可以替代真正的蜂蜜,有了“人造蜂蜜”之後德國的人幸福感大增,又相繼研制出來“人造咖啡”和“人造奶油”,“人造咖啡”在以前的文章當中已經介紹過了,而“人造奶油”就是用菜籽油(要想近似真正的奶油裡面要加一些豬油)通過“氫化”...等較複雜的制作工序得到,雖然“人造的”在各方面都不如真正的奶油,但是它仍然可以改善生活品質,不過“人造奶油”當中的反式脂肪酸的危害性到了今天才被發現...。

黑面包,德國兵塗人造蜜蘇聯兵抹豬油,兩國軍隊的硬核野戰口糧

德國“黑面包”中的上品“布倫特黑面包”裡面加了花生仁和葡萄幹,這也算是德國人生活品質進步的表現。

二戰德國“黑面包”也跟随德軍進入到了蘇聯境内,其矛頭德軍坦克兵的夥食當中,黑面包或者全麥面包750克(每人)、水煮洋芋750克,這是主食,副食:有烹饪豬油45克、香腸或者腌肉150克、果醬,人造蜂蜜30克...這些基本食物,其中果醬和人造蜂蜜就是抹在黑面包上吃的。

黑面包,德國兵塗人造蜜蘇聯兵抹豬油,兩國軍隊的硬核野戰口糧

蘇聯和德國兩國士兵在吃着一脈相承的黑面包,同樣的硬核野戰口糧在一起厮殺,絲毫不因為嚼着同樣的東西彼此間有一絲的“惺惺相惜”,反倒是彼此仇恨上升到了最高點。

從民族性格來說,德國人和俄羅斯人都是在惡劣的自然環境下,成長起來的吃虧耐勞的民族,不善言談甚至有些木讷,頭腦思維也比較簡單,但是這倆的民族都造就出來了衆多偉大的科學家、音樂家、文學家、政治家、軍事家...同樣早就到了不少野心家和冒險家,是以德國發動了兩次世界大戰,俄羅斯也從一個面積不大的小國擴張成了領土面積最大的國家,這些都是民族性格使然。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