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盟商苦不堪言
直言“冒烤鴨是末期品類”
冒烤鴨,從爆紅到即将消失,隻用了一年時間。
冒烤鴨小店轉手頻繁,關店頗多。二手回收商老闆直言“末期品類,最好别碰。”早在2023年年底,有人預言“冒烤鴨品類即将迎來大批倒閉,”現如今,預言似乎成真。
某餐飲經營者告訴内參君,“手頭有現成的冒烤鴨店直接接手,投資人入場時沒想到這麼辛苦,不想做了。”還說該店是連鎖品牌,不過内參君并未查到相關品牌資訊;而談到冒烤鴨生意時,這個老闆直言“現在做冒烤鴨品類,關鍵是把外賣做好,堂食主要是用來展示出品品質。”
另一位專門教育訓練經營餐飲生意的張老闆,“去年是冒烤鴨的紅利期,今年想做的話,除非你所在區域沒有,否則熱度已經過了;個人不建議做加盟,我們的學費大概6800元,所有的技術、開店流程、線上裝修圖檔、供應鍊進貨方式都全部一起傳遞,60㎡小店日流水三四千。”
假如一位迫切想要創業的餐飲小白,聽完這番話,難免不心動,狠狠拿捏創業者心理,既給到創業者關于做餐飲和冒烤鴨生意的風險,同時又灌輸了他們能給到創業者的最大助力,這是希望。
2023年,冒烤鴨門店全國遍地開花,有品牌為搶占品類勢能,早早進軍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去年,網紅品牌李叙青冒烤鴨、朱大力冒烤鴨、鋼一區伍妹冒烤鴨等品牌進京開店,打開了冒烤鴨在北京的市場,有品牌4個月開出50多家店,有品牌一年猛增150多家店。
近日,李叙青冒烤鴨更名為李叙青冒菜·冒烤鴨,回歸冒菜。去年在北京開出四家店,現在還有兩家,全國門店數仍然停留在2023年公開的超50店。據北京三裡屯店從業人員稱,“由于北京這邊的老闆缺少餐飲營運經驗,門店業績經營不善,關了兩家點,現在剩下三裡屯和魏公村兩店。”他也直言,“三裡屯門店的目的不在于賺錢盈利,主要是為了吸引客流和網紅打卡。”
三裡屯,本就是北京的網紅流量集中地,在這裡開店,先憑借流量紅利打響品牌勢能,然後吸引加盟商。無獨有偶,去年此時,朱大力冒烤鴨首店選在了北京798附近,一度有美食部落客打卡,現在早已不見其蹤影,大衆點評顯示該店已關閉,目前重慶僅有兩家店。
再來看,曾标榜“二十年老字号成都正宗冒烤鴨品牌”的鋼一區伍妹冒烤鴨,于去年5月開放加盟,随後幾個月,其官方公衆号上幾乎每天釋出各種開店喜訊,不過最後一條停留在了去年11餘。不可否認,品牌位于成都(牛市口)老店,現在依然是美食打卡地,而加盟店甚是堪憂。
一位河北加盟商說,去年10月加盟了鋼一區伍妹冒烤鴨,加盟費是32880元,但是開業兩個月就關門了,并且賠了30多萬。談到原因,他提到了幾點:
其一,選址定位不明确,選址的位置不僅租金貴,完全沒有目标客戶群體;其二,所謂線上營運能力強,隻不過是用“低價套餐”吸引羊毛黨,核算下來,買的越多賠的越多;其三,公司物料進貨成本高,品質參差不齊,加盟商完全沒有利潤空間。
“加盟前品牌号稱選址專業、線上營運能力超強、供應鍊強大優勢,結果真正落地後,各種問題頻出。公司主要靠賣底料賺錢,一桶辣椒油1000元,一桶普通的鴨油要150元,從總部進貨的成品凍鴨根本不能用,烤的不熟,都是鴨腥味,顧客反映嚼不動。由于門店不開了,聯系把物料退回去,但是公司沒人理,最後低價賣給了同行,我賠了8000多塊。”他吐槽說。
據另一位加盟商說道,“當時交了2000元加盟定金,說好了不開店給退還的,後來沒找到合适的店,要求退款的結果是這個負責人離職了,不給處理,是以千萬别踩坑。”
想必,已經踩坑入局的人不在少數。有人坦言,大家做餐飲的初心基本蕩然無存。
雷聲大,雨點小
放手一搏後,隻剩“一地鴨毛”
2023年,冒烤鴨突然爆火,毫無征兆,爆紅的原因很簡單。
超高成本效益、網紅新鮮感、背後的流量推手等,一方面抓住了消費者嘗鮮和追求用餐成本效益的體驗,一方面在餐飲行業内卷中,又通過打造高流量網紅大單品,和所謂的冒烤鴨連鎖品牌開放加盟,并聲稱投資少、回本快、風險低等宣傳,來擷取大量小白創業者入局。
然而,被冠以“網紅”帽子的冒烤鴨,始終難以做成全國人的生意。
第一,網紅品類屬性,注定逃不過“短命”。
全國特色美食比比皆是,流量單品不在少數。從去年的淄博燒烤、到冒烤鴨、啫啫堡、渣渣牛肉,今年的天水麻辣燙,麻辣香鍋等美食,有老品翻紅,也有新品爆紅。
不過,僅僅局限在網紅品類而去盲目擴張,終究是要面對失敗。天水麻辣燙,生命周期僅僅兩個月,就遭遇大批閉店。而從冒烤鴨品類看,成都傳統正宗冒烤鴨就是餐廳裡的一道名菜,要做好這道冒烤鴨需要非常多和很強的工藝,複雜成本下注定了冒烤鴨無法快速複制。
現在市場上流行的冒烤鴨,基本等同于冒菜+烤鴨,披着冒烤鴨的大名,實際上是為了賣冒菜底料,這個就非常适合做加盟,這也是底層邏輯。“簡單來說,做冒菜的人找不到創新了,于是盜用了成都名菜冒烤鴨的名字,你可以在口味上做創新,但是不能用另一個菜來冒名頂替,成都這道傳統名菜,無奈成了炮灰。”
一位成都老鐵直言“現在市場上的冒烤鴨,完全是在毀我們成都的傳統美食。”
第二,隻靠低價引流,但品質和口味堪憂,複購注定難做。
口味重油重辣,濃濃的火鍋底料,滿滿一大盆鴨肉和10多種食材,再加上20、30、40元左右的單人餐,主打一個“平替版火鍋 ,高配版冒菜麻辣燙”,非常誘人。
比如,石家莊的邬三冒烤鴨連鎖品牌,最近主打43.9元的冒烤鴨+天水麻辣燙兩大鍋美食,不得不說這蹭熱度的速度着實很快,以低價上新這些短期高流量的網紅菜品。
但是,品質和口感卻是頻頻掉鍊子,顧客的吐槽不斷增加,網友們的毒辣評價,比比皆是。有人說“單獨吃冒菜可以,烤鴨也可以,冒烤鴨隻能說垃圾,”“食材确實越加越多,架不住半盆都是1.32元/斤的黃豆芽呀”“去年很火,但我真的沒吃過”...
冒烤鴨去年這樣火,有多少人去吃了?又有多少人去複購消費了?
内參君去年10月份曾去附近繁榮冒烤鴨小店吃過一次,除了腥味重,感覺調料味更濃,後來點過一次外賣,實話說外賣味道真的不敢恭維,今年這個店消失了。對于準備專門做外賣的冒烤鴨來說,可能還要觀摩。
新辣道旗下品牌“翻江魚火鍋”在店裡推出過冒烤鴨,但很快下架,因為顧客反映難吃有腥味。難吃的菜品,就沒有消費和複購的理由。人們再怎樣傾向于高成本效益的産品,也不可能降低菜品品質,顧客所要的成本效益,是建立在優質價格和高品質産品的雙重優勢。
第三,經營門檻低,品牌大量放加盟,沒有差異化,使得賽道進入惡劣競争。
整體來看,冒烤鴨生意的成本更低,多以投資少的小店,烤鴨供應鍊相對成熟,烤鴨食材成本低,鴨子的市場單價也比其他肉類便宜,冒烤鴨裡面的菜相對固定,直接在菜市場就能買到,節省了時間和成本,粉面主食類也可以大量購買,隻要保證菜品、烤鴨、底料的口味和品質,操作和出餐也相對更快,經營模式來看是可行的。
奈何,當冒烤鴨火了,衆多品牌迅速放開加盟,但因為缺乏專業營運團隊,被流量反噬,忽視品質、口感,隻顧着開店和規模,組織經營管理能力跟不上,巨大的加盟商湧進來,品牌一時間很難容納,反而直接損害品牌名聲。
由于冒烤鴨項目門檻極低,沒有所謂太高的技術含量,吸引一批創業小白的入局,開小店,投資少,大家一窩蜂的開店,拼低價優惠,超低價惡劣競争,卻失去品質口感,這同樣卷死了許多想要認真做冒烤鴨生意的老闆,沒辦法有的門店隻能選擇退出,保留最後一絲尊嚴。
被困在“網紅”
冒烤鴨何去何從?
雖然,冒烤鴨熱度已經過去,裸泳之下,“剩者”為王,瓶頸下及時調轉方向。
沒有競争優勢的品牌,在市場更沒有談資,相比火鍋品牌來說,李叙青冒烤鴨曾打着“不吃火鍋吃冒菜”的宣傳語,現在還是回到了傳統冒菜賽道,不至于在網紅冒烤鴨路上越走越窄。
此外,冒烤鴨作為一個爆品,增加餐廳到菜單裡,值得一試,從冒烤鴨、到砂鍋菜、酸湯火鍋、天水麻辣燙,而今出現在海底撈和諸多麻辣燙快餐店,這樣短期能夠擷取高流量的網紅菜品,對于具有共同性的餐廳來說,既能夠短期或客流,又能夠憑借供應鍊優勢全速上新。
今年,陸續有部分冒烤鴨新玩家嶄露頭角,比如新晉網紅品牌姚妃媱冒烤鴨開出30多家店,以商場店居多,主打優質體驗,提高了冒烤鴨店的整體價值感;邬三冒烤鴨成立一年多開出近百家店,集中在鄉鎮區域;奇怪命名的“失戀了賣冒烤鴨還債”外賣店全國竟也有80多家店。
而無論如何,餐飲的本質永遠不變:菜品好吃、價格合理、服務周到、環境舒适......
(來源:餐飲老闆内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