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德衡術
聲明:兵說原創,抄襲必究
2019年正月初十,上班族剛剛結束春節假期回到工作崗位,一篇新聞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
這篇報道是關于戰鬥英雄張富清的。記者通過講述張富清從部隊到地方、從戰場到家鄉一樁樁、一件件的感人故事,描述了他64載深藏功名的可貴精神。後經媒體廣泛報道,張富清老英雄成了家喻戶曉的人物,成為學習的楷模。

【張富清】
當記者問95歲高齡的張富清為什麼退伍後,一直沒有把自己的功勳告訴其他人,甚至對自己的家人也不說時,張富清說:
“
我一想起和我并肩作戰的戰士,有許多都不在了,我比起他們來,我有什麼資格拿出這個立功證件去顯擺自己。
”
這是一位在戰場上經曆生死的老兵的真情告白,讓人們肅然起敬。
【談及犧牲的戰友,張富清淚流滿面】
在我軍建軍90多年的漫長曆史中,特别是在戰争年代,有太多不知姓名的先烈倒在槍林彈雨中,也有太多的老兵在戰争勝利後,選擇隐藏自己的功績,回到家鄉平凡度日,不願讓人知道其付出的犧牲。
于水林,志願軍
40
軍
118
師
352
團
3
營
8
連一位老兵,和張富清一樣,有着感人的故事。
1951年春節期間,麥克阿瑟指揮聯軍和韓軍發動“雷霆”攻勢,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爆發。面對敵人攻勢,彭老總決心:西線由韓先楚率領50軍、38軍和朝軍第1軍團堅守防禦,東線由鄧華率領的39軍、40軍、42軍、66軍和金雄率領的朝軍第2軍團、第3軍團、第5軍團機動防禦。彭老總企圖通過先分割圍殲東線助攻之敵,而後從側翼威脅西線主攻之敵,粉碎敵人的“雷霆”攻勢。
【抗美援朝第一階段第四次戰役經過要圖】
經過志願軍前期的集結準備和有選擇的誘敵深入,終于形成東線之敵在砥平裡和橫城兩點冒進突出的态勢。
1951
年
2
月
11
日,經過對敵我兵力的全面分析,彭老總決定以橫城為突破口,發起東線的反擊作戰,殲滅韓軍第
師和美軍
1
個團。
在橫城反擊戰中,40軍負責正面進攻韓軍第8師,118師擔任主攻,120師擔任助攻,119師是預備隊。為確定118師奪占韓軍第8師由21團防守的前沿陣地,40軍軍長溫玉成特地給118師加強了119師355團。沒想到,118師師長鄧嶽因為手上有了4個團,就産生了全殲21團的想法。他安排352團在戰鬥發起後秘密穿插到21團後方的三岔路口,以一個團的兵力卡住敵人逃跑的退路。
【鄧嶽,抗美援朝任118師師長】
結果,352團在這個三岔路口,不僅攔住了韓軍21團敗退下來的殘兵,還遭遇了美第2師的一個機甲炮兵營。
當時天色已晚,穿插到三岔路口的352團3營突然發現遠處的道路上正有大量的車燈向着他們的路口疾馳而來。他們雖然不能判斷迎面而來的是哪支部隊,但是他們知道這一定是敵人。為了不讓這股敵人逃跑,3營安排7連、9連繼續扼守在路口的高地,8連前出到正面進行堵截。
當敵人的車隊離路口足夠近的時候,8連的輕重機槍在連長的指令下,突然一起開火,車隊前方的幾輛汽車瞬間爆炸。緊接着,如雨一般的手榴彈投在公路上,将後面被堵塞的汽車也相繼炸毀。讓3營官兵沒想到的是,敵人的車隊裡居然還有坦克。他們遭3營突襲後,立刻組織車隊中的坦克一面開炮還擊,一面清除前方堵塞道路的爆炸汽車,并打算在坦克的掩護下沖出3營的伏擊圈。
此時,8連戰士于水林最先識破敵人的意圖,他趕緊帶着班裡配發的兩個反坦克手雷,朝着敵人的坦克沖了過去。
于水林冒着槍林彈雨,忍受着爆炸汽車燃燒的灼熱沖到敵人坦克前,果斷将反坦克手雷塞進坦克的履帶,将敵人兩輛開路坦克的履帶成功炸斷。
沒有行動能力的坦克連帶着後面更多被擊毀的汽車,把道路徹底堵塞,這支不知從何處而來的美軍被圍殲的結局就此注定。
【蘇制RPG-43式反坦克手雷,抗美援朝時志願軍主要的反坦克武器之一】
大量的美軍士兵開始棄車奔逃。于水林看見從坦克裡爬出來的美軍士兵,立刻端槍追擊。在追擊過程中,
于水林的右臂被敵人的數發子彈打中,血流不止
。已經拿不起槍的于水林沒有放棄,他扔下槍,左手掏出手榴彈,再次追擊。
美軍士兵借着沖天的火光,看見這個全身被自己的鮮血染紅的志願軍士兵,吓傻了,紛紛舉手投降。
這場戰鬥,
于水林成功炸毀美軍清障的
輛坦克,確定
營全殲敵軍,而且在重傷情況下用手榴彈俘虜
名美軍士兵,榮立一等功。
于水林因傷勢過重,在戰鬥結束後被緊急送往後方治療,之後就杳無音信。
當時經曆橫城反擊戰的
營教導員翟文清對水林念念不忘
,特别是當翟文清随部隊回國後,知道于水林因為受傷,導緻
右臂被截肢
,他很想知道這個為了祖國做出重大犧牲的戰士過得好不好。經過多年努力,
翟文清終于在
50
年代末,查到于水林複員回了自己的赤峰老家
——
美麗河鄉美麗河村。
【美麗河村,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元寶山區中部】
當翟文清不遠萬裡來到這個名字十分美麗,實則貧困的鄉村,再次看到于水林時,他流了淚。
當年那個在槍林彈雨中舉着反坦克手雷、沖向美軍坦克的戰鬥英雄,生活很艱難。即便如此,于水林也從來沒有向任何人提及他在戰場上立過功,他的右臂是在戰争中失去的。翟文清的尋訪後,于水林的事迹才被外界所知,其生活得到改善。
緻敬老兵,祝福老兵!
【深耕戰争史,弘揚正能量,兵說歡迎各方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