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排行及熱點回顧

2021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共釋出汽車相關召回公告159個(包含工程車輛及輪胎召回),與2020年相比增加14個。其中,共涉及63家車企的260餘款車型,召回總量8,733,823輛,召回總量較去年上漲29.6%。在經曆年度汽車召回總量“三連降”後,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迎來反彈,無論是召回次數還是召回總量均有較大提升。

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排行及熱點回顧

随着國内新冠疫情影響力逐漸減弱,經濟逐漸複蘇,國内汽車召回總量也一改前兩年相對低迷的情況,重新回到較高的水準。雖然對比2016-2018年高田氣囊事件影響期間存在較大差距,但整體依然處于穩步增長的态勢。

在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活動中,德系品牌的召回次數為59次,成為召回次數最多的國别品牌。除了設計缺陷、制造技術等問題依舊相對集中,電子電氣問題占比明顯增加,涉及通信子產品軟體和電池控制單元,直接關系車輛使用安全。此外,針對其他國别品牌不太關注的使用者手冊,德系品牌也進行了大規模召回,通過修訂相關說明,確定車輛正常使用。

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排行及熱點回顧

據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布的資料顯示,2021年單次數量超過50萬輛的召回共有3次,其中排名靠前的問題為“通信子產品軟體問題”,引發奔馳在華實施了大範圍的召回。另外,上汽通用五菱的“發動機曲軸箱強制通風閥閥芯耐磨性不足”以及豐田的“發動機廢氣再循環閥(EGR閥)内部構成件品質缺陷”問題同樣引發了大規模召回。而2021年單次召回數量超過40萬輛的僅有1次,主要原因為“液壓電子控制單元内部短路起火”,涉及北京現代新、老款途勝車型。

2021年度國内召回的主要特點

1、德系品牌更關注服務和細節 自主品牌召回數量和召回總量均有突破

從各國别來看,2021年,德系品牌依然在召回次數上占據明顯優勢,共計召回59次,召回車輛3,766,481輛,占全年召回總量的43.1%。其中,因通信子產品軟體設計問題所引發的召回共計三次,召回數量達到2,604,581輛,占比接近德系品牌召回總量的七成,反映出德系品牌在不斷提升制造技術的同時,更關注使用者體驗以及相關服務問題。此外,寶馬和奔馳還先後啟動了使用者手冊修訂和MBUX智能人機互動系統修複,将以往不太引人關注的用車問題也納入到召回範圍,對于細節問題不斷優化改進。

2021年,自主品牌在召回次數和召回總量上均有較大突破,全年共計釋出召回公告33次,召回總量達到2,046,636輛,遠高于曆年同期水準。從單次召回數量來看,上汽通用五菱針對“發動機曲軸箱強制通風閥閥芯耐磨性不足”實施的召回幾乎涵蓋旗下全系車型,召回總量超過了50萬輛,成為自主品牌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召回。而從具體召回問題來看,發動機、變速箱、動力電池所占比例較以往也有明顯提升,反映出自主品牌對于核心部件品質要求正在逐漸提高,并且能夠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2、“駕駛輔助功能”問題愈發集中 特斯拉、豐田召回主動性表現較好

随着自動駕駛技術不斷進步,車輛駕駛輔助功能的普及率正逐漸提升,所引發的故障問題也愈發集中。據車質網資料顯示,2021年“定速巡航故障”和“行車安全輔助系統故障”兩大問題的投訴量之和超過了1000宗,投訴量相比2020年出現大幅增長。與此同時,部分車企也在積極推進駕駛輔助功能相關問題的召回。2021年,特斯拉和豐田分别針對旗下主銷車型的“主動巡航控制系統”實施了召回,通過完善軟體程式,消除安全隐患。

相比之下,自主品牌和德系品牌的表現差強人意,面對使用者所反映的各類駕駛輔助功能問題,均未給予高度重視,因而引發了大量投訴。由于駕駛輔助功能同時涉及車輛硬體和軟體兩大系統,且與車載MCU晶片聯系緊密,在晶片技術上占據明顯優勢的美國和日本處理相關問題自然更加輕松,這或許也是導緻其他國别品牌召回滞後的關鍵原因。

3、新能源汽車召回次數和總量大幅提升 OTA召回機制進一步健全

伴随國内新能源汽車市場銷量逐年遞增,新能源汽車品質問題日益突出。2021年,國内汽車市場共計發起35批次新能源汽車召回,召回總量達到927,785輛,對比2020年召回次數增加13批次,召回總量增加858.1%。其中,作為新能源汽車代表的特斯拉全年共分6批次召回多達543,811輛汽車,遠超同期銷量資料,占比超過新能源汽車召回總量的五成。

縱觀新能源汽車召回原因,“動力電池過熱起火”和“電控系統故障”依舊占據較大比例,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首要安全隐患。除此之外,因“動力消失” 問題所引發的召回占比也明顯增多,全年相關召回共計8次,涉及多個汽車品牌,涵蓋驅動電機、電控系統以及動力電池等核心部件。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不少車企都傾向于通過OTA遠端更新技術來解決電子電控問題,今年以來,特斯拉、奔馳先後通過OTA更新召回了大量車型。随着2020年和2021年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兩次釋出相關通知,明确生産企業“采用OTA方式對已售車輛開展技術服務活動的,應按照《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及《缺陷汽車産品召回管理條例實施辦法》要求,向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品質發展局備案。”這項政策的釋出,對于一些車企試圖通過OTA更新方式掩蓋産品缺陷的做法起到扼制作用,規範了企業OTA更新活動,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不受侵害。

電動化技術飛速發展勢必會帶來附加的品質問題,車企在提升自身技術水準的同時還需建立健全的召回機制,及時發現并修複産品缺陷。從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召回情況來看,國内主流汽車廠商和造車新勢力品牌基本上都能做到應召回盡召回,不過在主動發現産品缺陷問題并積極采取合理召回措施方面顯然還有提升空間。

為便于消費者更加清晰的了解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情況,車質網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公告進行整理,按召回數量由大到小進行排序,最終得出以下排名:

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排行及熱點回顧
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排行及熱點回顧
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排行及熱點回顧
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排行及熱點回顧
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排行及熱點回顧
2021年國内汽車召回排行及熱點回顧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