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國,祖先是中國人,趁中國遭難時幫助侵略者入侵,準備打回老家

二戰中,日本為了表明自己是解放亞洲,共同對抗白人殖民者的身份,曾經召集亞洲國家的政府代表,舉行過大東亞會議。參加會議的基本上都是日本扶植的僞政府,如中國的汪精衛。但也有一個正牌的政府,就是泰國。

跟其他亞洲國家相比,泰國是個異數,是二戰前極少數保持民族獨立的亞洲國家之一。除了缺乏戰略資源外,泰國政府本身的靈活應對,也是能夠維系民族獨立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國,祖先是中國人,趁中國遭難時幫助侵略者入侵,準備打回老家

最早的泰國政權是1238年成立的素可泰王朝,如果再往前溯的話,就會發現泰國人原來是從中國搬遷過去的,他們發源于中國雲南,和我國的傣族擁有共同的祖先。

雲南是很多少數民族的發源地,這裡既有高山阻隔,又有寬廣的盆地,形成了多個民族共居的局面。唐朝時,雲南的少數民族開始出現各自的政權,其中的南诏因為依附唐朝,而統一雲貴地區,建立起南诏國。

南诏作為唐朝的藩屬國,也是唐朝與吐蕃之間的緩沖。是以南诏經常在兩個強國之間搖擺不定,和唐朝時有沖突。當南诏和吐蕃聯手,進犯邊境時,朝廷便再也不能坐視不理,派大軍南下征讨。

一國,祖先是中國人,趁中國遭難時幫助侵略者入侵,準備打回老家

南诏國被擊敗,大批百姓逃向更南方的熱帶叢林,這些人就是泰國人的祖先。經過幾百年的休養生息,他們終于重建立立新的王朝,中國稱它為暹邏。

暹邏一直是中原的藩屬,先後向元朝和明朝稱臣。鄭和下西洋時,還冊封了暹邏王,并授予金印。每次船隊下西洋,都會在暹邏停靠,補充淡水和補給,有很多華人在這裡居住。

現代的泰國屬于1782年建立的拉瑪王朝,當時已經有來自歐洲的船隊到達泰國。泰王很快适應了這種變化,積極發展同歐洲人的國系。到拉瑪四世時,他看到大清已經衰落,隻有和歐洲國家建立良好的關系,才能免于淪為殖民地。

一國,祖先是中國人,趁中國遭難時幫助侵略者入侵,準備打回老家

泰國的地理位置其實并不算好,東面是法屬印支,西面是英屬緬甸,被封閉在東南亞的中部,出海口沒有面向任何一個大洋。也恰恰是因為這一點,使泰國沒有被吞并。英法兩個殖民地需要一個緩沖地帶,泰國本身又資源貧乏,誰也不想為侵略這個國家而大動幹戈。

拉瑪四世采取靈活的外交政策,向英法開放市場,使泰國成為國際社會的一員。泰國是東亞除中、日以外,唯一的獨立國家,不得不說,當時的泰國王室确實有兩把刷子。

不過,也正是這種牆頭草風格,讓泰國成為日本的幫兇。日本摧枯拉朽般地粉碎歐美的殖民秩序後,泰國與日本簽訂了同盟條約,成為事實上的軸心國之一。

一國,祖先是中國人,趁中國遭難時幫助侵略者入侵,準備打回老家

當時主導泰國政局的是以銮披汶·頌堪為首的軍政府,并把暹邏改名為泰國。這個軍政府不但加入了軸心國,還向美英宣戰。在日本人的唆使下,泰軍向法屬印支發動進攻,搶了高棉的一些地方。甚至還出動20萬軍隊,想趁火打劫進攻雲南,打回南诏老家去。後來,日軍在亞洲戰場潰敗,泰國軍隊馬上停下攻略步伐,收手了。

被綁上日本的戰車後,泰國也沒有放棄與英美等國的聯絡,暗中成立“自由泰人運動”,向西方國家表明,自己的身在曹營可心還在漢的。那麼,如此重要的關頭,泰國國王在幹嗎?什麼都不幹,勝負還未分出,不作任何表态。

泰國對日本聖戰的支援是相當大的,不管是否自願,日本都從泰國榨取了大量的物資和金錢。幾年下來,日本人眼看不行了,泰國再次開始了轉向。1944年,銮披汶·頌堪下台,意味着親日的泰國政府走到了盡頭。

一國,祖先是中國人,趁中國遭難時幫助侵略者入侵,準備打回老家

日軍大規模潰敗後,泰國馬上向美英等國表明自己新的态度,否認與日本結盟的條約,并加入到反法西斯一方。美國認可了泰國的說法,因而獲得其在東南亞地區的一個重要立足點。越戰時,美軍戰機大部分都是從泰國的軍事基地起飛的,泰國對美國的重要性可見一斑。

二戰後,泰國還從日本獲得了120億日元的賠償,以彌補日本掠奪的泰國物資。至于那位親日的銮披汶·頌堪,在1948年還重新擔任泰國總理達十年之久,2006年出任泰國駐美大使。

都說意大利是站隊之王,兩次大戰都及時改變站隊,逃脫了戰敗國的懲罰。但意大利也付出了不小的代價,非洲殖民地丢失,本土也淪為戰場。跟意大利相比,泰國才是真正的赢家,無論哪一方占上風,泰國都會推出相對應的政府,保證自己最大的利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