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在學術上的解釋是:遍觀世上人、事、物,皆覺快然而自足的持久性心境,十九世紀俄國世人普希金是以寫有“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悲傷,不要心急!猶豫的日子裡須要鎮靜: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将會來臨!”

戰争,對許多人來說,是摧毀幸福生活的災禍,帶來的是讓人滿含眼淚的傷害,但有一個國家卻把打仗變成了搞笑,出兵80人參戰回來81人,讓盟友哭笑不得。
這個國家不是意大利,而是列支敦士登公國,簡稱“列支敦士登”,是歐洲中部的内陸袖珍國家,出于瑞士與奧地利之間,也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内陸國之人一,另一個是烏茲别克斯坦共和國,列支敦士登國土總面積是160.5平方公裡。
列支敦士登的領土曾經是羅馬帝國瑞提亞行省的一部分,1719年1月,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成立一個獨立的小型大公國,賜名“列支敦士登”,1806年,列支敦士登成為一個主權國家,9年後加入了“德意志邦聯”。
1866年,“德意志邦聯”中兩個最強大的邦國:奧地利和普魯士,爆發了普奧戰争,戰争時間越長,就讓人倍感疲乏,但兩國都不願意放棄對德意志的上司權,是以奧地利找到了意大利作為盟友,奧地利自身實力不錯,并且大部分德意志邦國是支援奧地利的。
列支敦士登并沒有多少人,也不熱衷戰争,但奧地利伸出了“橄榄枝”,列支敦士登無法拒絕,若是拒絕,意味着沒有立場,很有可能就會遭到兩個國家的攻擊,于是列支敦士登支援了奧地利,并派出了80名士兵。
奧地利也就讓列支敦士登的80個士兵去提羅爾地區放哨,這是一個相對輕松的活,至少在他們抵達前,普魯士還未攻打這塊地區,是以他們能夠按自己心意,過着放哨的日子,唱歌跳舞,積極客觀。
讓列支敦士登士兵慶幸的是,對面的哨兵屬于意大利,很多人都知道意大利在二戰期間也做出了不少搞笑的事情,他們并不熱衷戰争,是以列支敦士登哨兵與意大利哨兵僅保持着表面上的對立,大家的心裡都隻有一個想法:戰事趕緊結束!
1866年,普奧戰争結束,列支敦士登的80個士兵并走上回家的路程,途中還遇上了一名奧地利聯絡官,列支敦士登士兵很好心的将這名奧利地聯絡官帶了回去,結果參戰回來便是81人,讓人哭笑不得,而在這一年列支敦士登獨立了。
讓人更為不可思議的是,2011年,列支敦士登決定允許出租整個國家,每晚的足金是4萬英鎊(約42.5萬人民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