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渭南市博物館現意大利返還中國相似文物

(記者:李白冰索甯)近日據央視報道,意大利返還796件套中國文物藝術品,是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中國文物藝術品返還。在央視新聞的視訊截圖中記者看到有兩件文物和渭南市博物館館藏的文物在造型上十分相似,它們分别是漢彩繪繭形壺和武士俑。

渭南市博物館現意大利返還中國相似文物

漢彩繪繭形壺

渭南市博物館現意大利返還中國相似文物

武士俑

為此,記者采訪了渭南市博物館的從業人員,詢問究竟。

據渭南市博物館從業人員介紹,以上文物之是以在造型上十分相似,是因為它們同屬于漢代文物,而且還見證了”絲綢之路“的曆史文化。

1、渭南市博物館館藏漢彩繪繭形壺

渭南市博物館現意大利返還中國相似文物

在西漢時期,絲織業非常發達,當時盛行養蠶,桑田遍地,設計者得到了蠶繭的啟發,稱“繭形壺”;因器形又像鴨蛋狀,又稱“鴨蛋壺”。

此繭形壺的造型巨大,給人以古樸、渾厚之感。繭形壺在古代是非常具有個性的器物,秦漢時期主要為飲食器、貯藏器等生活實用器,以用來貯水或盛酒,外型顯得别緻而美觀;其次,專為殉葬而制作的各類明器。

繭形壺最初産生于秦國,秦軍行軍打仗時,兵士們不僅要帶着兵器,還要攜帶糧草和飲水,繭形壺便是必帶的工具,既可以盛水,也可以盛酒,攜帶友善。據有關資料介紹,繭形壺器物除了用在生活上,還可以作為軍事偵聽器。在戰國時期,諸候之間互相争霸稱雄,西部遊牧民族經常入侵,将士們将其深埋地下,将耳朵貼于埋壺的地方,用以偵聽遠方敵軍騎兵的馬蹄聲,以此來推測敵軍動向,被譽為2000多年前的“竊聽器”。

器呈唇口、短頸、圈足,腹呈橫向長橢圓狀。初為戰國時期秦國所産,後盛行于西漢,壺腹或彩繪流雲、幾何圖案。

2.渭南市博物館館藏武士俑

渭南市博物館現意大利返還中國相似文物

此傭為灰陶質,單髮髻高聳,著長衫,一手擡起做持杖狀(杖遺失),一手下垂,雙腳立地,整體呈站立狀,體表彩繪脫落,為漢代風格陣仗武士傭。

陶俑在古代雕塑藝術品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古代墓葬雕塑藝術品的一種;俑的使用是為了使死者能在冥世繼續如生前一樣生活,是以俑真實負載了古代社會的各種資訊,對研究古代的輿服制度、軍陣排布、生活方式乃至中西文化交流皆有重要的意義,為了解中國古代雕塑藝術史不可或缺的珍貴實物資料。

西漢王朝的統治者在同匈奴鬥争的過程中,逐漸認識到西域的重要性,特别是漢武帝即位後,從匈奴降人的口中得知西遷的大月氏有報匈奴世仇之意,但苦于無人相助,便決定溝通與西域的聯系,欲聯合大月氏,以夾攻匈奴,“斷匈右臂”。不料,這時大月氏人,由于新的國土十分肥沃,物産串富,并且距匈奴和烏孫很遠,外敵寇擾的危險已大大減少,改變了态度。當張骞向他們提出建議時,他們已無意向匈奴複仇了。

張骞這次遠征,未能達到同大月氏建立聯盟,以夾攻匈奴的目的,但産生的實際影響和所起的曆史作用是巨大的成功。秦始皇北卻戎狄,築長城,以護中原,但其西界不過臨洮,玉門之外的廣闊的西域,尚為中國政治文化勢力所及。張骞第一次通使西域,使中國的影響直達蔥嶺以西。自此,不僅西域同内地的聯系日益加強,而且中國同中亞、西亞,以至南歐的直接交往也建立和密切起來,此誠之謂“鑿空”。

據了解,渭南市博物館的基本陳列以“與華相宜渭南故事”為主題,分為八獨立的單元:物華天寶——渭南的地理環境與自然資源、遠古尋根——史前時期的渭南、先秦記憶——夏商周時期的渭南、京畿重地——秦漢時期的渭南、龍興之地——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渭南、國脈所在——隋唐時期的渭南、俗風和雅——宋元明清時期的渭南、烽火秦東——近現代的渭南。每個單元之下,設不同的小節,以時代為背景,選擇著名人物、代表性事件、重大成就作為“點”,以“點”串“線”,突出了渭南地區各個時代的文化特點。

目前,在渭南市博物館的基本陳列中,共展出各類文物485件(組),以渭南地區各縣博物館的文物為主。按照時間的先後順序,從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經過商周、秦漢、魏晉南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直到近現代時期的渭南;結合各縣文物的特點,通過一些重要的文物,展示不同區域的文化,使得渭南地區的各個市、區、縣的文物,都可以在渭南市博物館内得到很好的保護和展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