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歐美壟斷的氫材料,我國曾99%依賴進口,央企實作突破後降價50%

被歐美壟斷的氫材料,我國曾99%依賴進口,央企實作突破後降價50%

文/BU 稽核/子揚 校對/知秋

随着全球節能減排事業的推進,作為清潔高效能源的氫能闖進了公衆的視野,并催生出氫燃料電池這一新市場。

尤其是氫燃料汽車于我國“雙碳”目标的實作有着重要意義。根據多省發展規劃,到2025年時,我國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将在12萬輛以上,正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态勢。

我國99%曾依賴進口

如今,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制氫國。然而,我國在氫燃料電池的核心部件——質子交換膜中卻受制于人。

質子交換膜燃料電池在燃料電池這一大類中占據主導地位,裝機量占比連續多年保持在75%左右,應用十分廣泛。

被歐美壟斷的氫材料,我國曾99%依賴進口,央企實作突破後降價50%

若是将氫燃料電池比作電腦,那質子交換膜便是電腦的CPU,其與燃料電池的壽命、性能與成本這三大關鍵名額直接相關,其重要性無需多言。

但也就是在如此關鍵的質子交換膜領域,我國對進口的依賴程度一度達到99%。

我國在質子交換膜賽道中起步較晚,早在1969年時杜邦便已經進入這一賽道。這就使得我國從起步開始,便與國外巨頭拉開了不小的差距。

而且,由于質子交換膜的技術門檻高、生産工藝複雜,這讓我國想要追趕上國外的腳步變得十分困難。

被歐美壟斷的氫材料,我國曾99%依賴進口,央企實作突破後降價50%

質子交換膜之是以制造難度大,是因為它的主要合成物全氟化聚合物材料具有一定缺陷,是以,這給這種材料的開發與生産加大了難度,同時也使得質子交換膜十分昂貴。

受以上因素的影響,我國在質子交換膜市場受制于人的境況十分嚴峻。

而在全球市場中,質子交換膜市場被日本、美國、加拿大等少數幾個國家的企業掌控在手中。日本旭化成、旭哨子玻璃、美國科慕、3M、杜邦等企業在質子交換膜市場中是行業佼佼者。

而中國企業則完全不見蹤影。

央企實作突破

這樣的境況刺痛了諸多國人的心。随着節能環保事業的推進,氫燃料電池的地位愈發重要,這也要求我國必須在其核心零部件中實作自主可控。

被歐美壟斷的氫材料,我國曾99%依賴進口,央企實作突破後降價50%

于是,國産質子交換膜開始突圍。在這場突圍戰中,身為央企的國家電投氫能公司扮演着關鍵的角色。

日前,我國首條全自助可控生産線——國家電投氫能公司30萬平方米、可生産8微米至20微米質子交換膜的生産線正式投産。

據了解,該生産線在達産之後的産能,足以滿足2萬輛氫燃料電池車的需要,為我國氫燃料電池車事業的發展注入了巨大的推動力。

值得注意的是,國家電投氫能公司的質子交換膜産品在質子電導率、氣體滲透率等方面都不輸國外同類産品,證明了我國在質子交換膜領域實作了跨越式的進步。

更重要的是,國産質子交換膜的價格較國外競品便宜了将近50%。

被歐美壟斷的氫材料,我國曾99%依賴進口,央企實作突破後降價50%

據專家介紹:“1平方米質子交換膜重20多克,價格堪比同等重量的黃金。”這使得氫燃料電池的成本居高不下。而在如今,随着國産質子交換膜的問世,我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将在性能、價格兩方面都更具競争力。

國家電投氫能公司質子交換膜産線的投産,于我國燃料電池事業,乃至節能減排重任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十分令人矚目。而為了這一刻,國家電投氫能公司的研究人員們已經努力了17個月。

不隻是國家電投氫能公司,武漢綠動氫能、東嶽氫能公司也都在質子交換膜領域實作了重大突破。其中,前者将在國家電投氫能公司産線的基礎上,進行燃料電池多種核心部件的量産化;後者不僅建成了完整的全氟磺酸樹脂産業鍊,還已經實作了150萬平方米質子交換膜産線的投産。

被歐美壟斷的氫材料,我國曾99%依賴進口,央企實作突破後降價50%

寫在最後

從以上幾家企業的表現不難看出,中國企業在質子交換膜領域正在加速突圍之中,我國正一點點擺脫在這一領域受制于人的困境。

而且不隻是質子交換膜,在氣體擴散層、催化層等昔日依賴進口的核心部件中,我國也正快速實作突破。而在電堆、膜電極等燃料電池其他核心部件中,我國更是都做到了自主可控。

照目前的情況來看,預計隻用2-3年的時間,我國氫燃料電池産業鍊便有望完全做到國産化供應。到時,這一關鍵領域将被我國完全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這将有利于我國氫燃料電池領域平穩安全發展,進而實作更多的突破。希望我國在這一領域能傳來更多的好消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