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而唐朝纏足有一個關于楊貴妃的故事,說是楊貴妃身材豐滿,腳的形狀長得比一般人小,是以走起路來千嬌百媚、婀娜多姿,十分惹人憐愛。于是一時間大家都紛紛效仿楊貴妃的走路方法,為了讓效果更好一些,便發明了纏足,通過人力幹涉讓腳不長大。
但是纏足要趁早,得在孩子骨骼還沒發育健全的時候,就用布條将其雙腳彎曲定型,等全身的骨骼定型了之後,再将布條解開,在這樣的束縛下長出來的腳,雖然畸形,但是嬌小。可是可想而知,這種強行改變身體形态的做法,肯定會讓人承受很大的痛苦,有時候第一次纏足失敗,還會進行第二次纏足。
但是古人以小腳為美,就連蘇轼、辛棄疾等人,都曾經寫詞稱贊過女子纏足的事情。而在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中,有一個情節就是描寫晴雯腳小,走路沒有聲音,在書中,作者描寫晴雯的腳用的是“蓮瓣”一詞,這是對女子腳小的一種贊賞。
在《随園詩話》中,袁枚也講了一個關于纏足的故事。說是在清朝乾隆年間,有一個叫做趙鈞台的杭州富人,他想要買一個美妾來充門面,于是左挑右選,選了一個容貌出挑的李家姑娘,結果滿心歡喜地接進府中之後,卻發現這個姑娘腳有些大,趙鈞台瞬間就開始嫌棄她了。
這也說明古代人确實對纏足非常重視,而腳大的女子容易遭人嫌棄,是很難找到一門好的姻緣的。不過清朝并不是很認可纏足的文化,清朝皇家是滿族人,一統天下之後,希望滿族的文化能盡可能的替代漢族文化,于是下令禁止女子纏足。
皇太極和康熙兩位帝王都曾下令廢止女子纏足的習俗,不過當時人們還是以三寸金蓮為美,是以遵從這道法令的人少之又少,法不責衆,後來也就不了了之了。直到清朝末年,長達兩千年的封建統治被推翻,國人開始接觸到先進的西方文化,才又重新廢止了纏足陋俗。
從那個時候起,女子的雙足才算真正地被解放,到現在也不過百年左右的曆史。2006年,英國攝影師喬·法雷爾對中國的纏足表示好奇,于是他花了13年的時間,在中國尋找當年纏裹足的女人,最終找到了一位90歲的老人。
據了解,那位老人大概7歲的時候開始被纏足,15歲,她嫁進當地的一個大戶人家,而在她生活的90年裡,除了她的丈夫之外,沒有人看過她的雙腳。原因之一就是因為中國古代看重女子貞潔,足不外露是最基本的規則,就連她的子女,也不曾看過母親的雙腳。
不過現在已經全面廢除了纏足的陋習,這位90歲的老人就是當年纏足的最後一批人。如今人們的欣賞水準在這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講究自然美,是以女子也不用再遭受那種非人的痛苦,不用再為了迎合大衆的欣賞水準而損害自己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