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康熙堂哥凱旋而歸,康熙親自去迎接,堂哥卻對嶽父說:快彈劾我

對于康熙皇帝,筆者認為他是中國曆史上最頂尖的那一檔君王,甚至可以稱為清朝第一帝。至于像《康熙王朝》等電視劇中呈現出的角色,我認為這其中是有誇大、神化成分的。

在治國方面,康熙信奉傳統儒家思想,所有政策都是以“寬仁”為起點。即便你犯了天大的罪行,康熙都不會被殺害,因為儒家思想強調的正是這一特質,比如三朝元老鳌拜;

在軍事方面,康熙可以說将其展現得淋漓盡緻。個人16歲的時候就将鳌拜擒拿,後來更是平定了三藩之亂。天下所有能提上名的反清集團,全部敗在了康熙的手中;

康熙堂哥凱旋而歸,康熙親自去迎接,堂哥卻對嶽父說:快彈劾我

在皇位傳承上,康熙做得并不是很好,這也是人們唯一诟病的地方。標明了誰就是誰,康熙卻左右搖擺。好在雍正在九子奪嫡中成功殺出,為接下來的康乾盛世做好了鋪墊。

不過作為君主,難免或嫉妒一些能力強悍的人,畢竟功高蓋主威脅的是個人地位。康熙堂哥在一次打了勝仗後凱旋而歸,康熙皇帝親自迎接,誰曾想嶽父卻說“快彈劾我”,這是為何?

康熙堂哥

這個人的名字叫愛新覺羅·傑書,父親是努爾哈赤的親孫子,按照這個輩分去講,他應該是康熙的堂哥。最早看到這個名字的時候還是在三藩之亂中,傑書深得康熙的信任。

康熙堂哥凱旋而歸,康熙親自去迎接,堂哥卻對嶽父說:快彈劾我

康熙在最初繼位的時候,十分信任吳三桂,後者“勇冠三軍,孝聞九邊”,沒想到後來成為了叛軍首領。康熙得知這個消息後,決定禦駕親征,但必須有一個人牽制住“靖南王”耿精忠。

思來想去,康熙皇帝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傑書。耿精忠得知這個消息後,認為康熙未免過去低看自己?我手下這麼多精兵強将,你就派出這麼一個蝦兵來糊弄我?根本都不夠我打的。

傑書雖然不是什麼強悍将軍,但自己曾跟随鎮守邊疆的嶽父打過仗,還是有着兩把刷子的。當時他先派出一支500人的軍隊去引誘,随後殲滅了耿精忠一支超過2萬人的軍隊。

康熙堂哥凱旋而歸,康熙親自去迎接,堂哥卻對嶽父說:快彈劾我

後者得知後氣不打一處來,再次派出3萬人的軍隊征讨,沒想到再次被傑書全殲。這可讓耿精忠慌了神,雙方從此開始了拉鋸戰,一打就是三年,康熙根本不用再考慮後顧之憂。

耿精忠盤踞在福建,因為地勢方面的影響,後來向傑書遞交了投降書。消息傳到朝廷時,康熙決定要親自迎接,畢竟傑書除去了大患。

快彈劾我

傑書表面上看起來很高興,内心還是有幾分忐忑。朝廷絕對不是那樣簡單,他是一個玩心機的地方。如果你稍微有些功勞,必然會遭到其他人的嫉妒,萬一有人說自己“功高蓋主”呢?

康熙堂哥凱旋而歸,康熙親自去迎接,堂哥卻對嶽父說:快彈劾我

為了把這種風險降到最低,傑書決定進行“自污”。當時除了在朝廷上任職外,他還是嶽父軍隊中的将軍。他特意找來了自己的嶽父,表示在見到康熙當天可以将自己“彈劾”。

嶽父内心很是清楚,隻有自己的名聲稍微敗壞一些,性命才有可能得到保護,仕途才有可能繼續發展。前者提前準備好了文書,第二天準時到達京城,等待康熙皇帝的封賞。

聖旨已到,就在準備宣讀的時候,傑書的嶽父卻出具了一張“處罰書”。因為傑書在戰争中不守軍令,現在遭到了彈劾,希望皇帝可以終止對他的獎賞。

康熙堂哥凱旋而歸,康熙親自去迎接,堂哥卻對嶽父說:快彈劾我

康熙皇帝聽了後大笑,身為天下之主這麼多年,這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他十厘清楚。他仔細聽完了這個處罰決定,然後下令将其帶回朝廷。當天下午,特意安排人對其進行了嘉獎。

這次“彈劾”過後,傑書安穩地度過了自己的餘生,包括個人仕途也從未受到任何影響。看來古代官場絕對不是你具有才華就可以勝任的,情商才是關鍵,高,實在是高。

溯古君說

在溯古君看來,古代官場波詭雲谲、險象環生,多少文武名臣遭人構陷不得善終?防範風險是必要的,謹慎從事也很重要,想要立于不敗之地,就要多為自己穿上幾件“盔甲”。

康熙堂哥凱旋而歸,康熙親自去迎接,堂哥卻對嶽父說:快彈劾我

很多官員從消極方面吸取了前人仕途蹉跌的教訓,或從此謹小慎微、世故圓滑。一方面不能讓别人察覺自己的真實意圖,另一方面更不能讓别人找到攻擊自己的借口,這樣才能善終。

我是溯古君,感謝您的閱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