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帝國之鷹”;納粹德國三大名将

“帝國之鷹”曼施坦因、隆美爾和古德裡安并稱德國三大名将。

軍人以服從指令為天職,他們是第三帝國絕對忠誠的典範。

從軍事角度來講,三人具有過人的軍事素質、出色的軍事指揮藝術,開創性的軍事理論,對世界軍事曆史産生了重大影響,值得後人研究。

“帝國之鷹”;納粹德國三大名将

"閃電利劍"--曼施坦因。

曼施坦因(1887--1973)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曾任德國A集團軍群參謀長、第十一集團軍司令、"南方"集團軍群司令等職。

曼施坦因精通戰略戰術,聰明過人,反應機敏,有超人的軍事想象力,他被公認為德國陸軍中能力最強的指揮官,也有人把他評為二戰最出色的将領。

“帝國之鷹”;納粹德國三大名将

二戰爆發後,他協助倫斯德元帥指揮德軍迅速席卷波蘭,攻陷華沙,将參謀長的角色發揮得淋漓盡緻。而真正使他名揚天下的是他提出的侵略法國的作戰方案,即著名的"曼施坦因計劃",德軍就是按照這個大膽的計劃(以坦克部隊穿越阿登高地迅疾突擊法國北部)把古德裡安所創的"閃擊戰"的威力發揮到極至--德軍六周内擊潰英法盟軍。

“帝國之鷹”;納粹德國三大名将

侵占荷蘭、比利時,征服了号稱有"歐洲最強陸軍"的法國。從此,曼施坦因成為歐洲戰争史上最出色的戰略家之一,盡管他是為侵略戰争服務的。

曼施坦因在庫爾斯克會戰中失敗,此後敗退至波蘭邊境,他對希特勒的錯誤指揮進行批駁,最終被希特勒解職。戰後曾被英軍監禁,獲釋後定居聯邦德國,1973年去世。

“帝國之鷹”;納粹德國三大名将

"沙漠之狐"--隆美爾。

隆美爾(1891--1944)德國陸軍元帥。二戰期間曾任德意志非洲軍團司令、B集團軍群司令等職。

隆美爾是二戰中德國最著名的将領号稱"沙漠之狐"。

隆美爾在北非沙漠戰場的一系列驚人戰績,使隆美爾成為具有傳奇色彩的軍人。

隆美爾用兵狡詐多變、大膽果敢。

隆美爾崛起于閃擊法國之戰,1940年2月任德軍第7裝甲師師長,在閃擊法國之戰中,使該師赢得了"魔鬼之師"的稱号。在六個星期的戰鬥中,隆美爾的裝甲師僅死傷二千餘人,而俘獲敵軍則共計有九萬七千餘人。

隆美爾揚名天下的是北非沙漠之戰,1941年1月希特勒挑選隆美爾中将任駐非洲軍團軍長。他到達北非後,不到兩個月,就迅速扭轉了北非戰局的初期局勢,被提拔為上将。

面對強大的英軍,他以坦克部隊迅速機動,突破對方防線,要麼欺騙,要麼猛攻,數次打得英軍措手不及,幾乎無喘息之機。

“帝國之鷹”;納粹德國三大名将

最後,雖然被蒙哥馬利率領的英軍擊敗,但雖敗猶榮。

有軍事史學家将他與漢尼拔、拿破侖并列為"傑出的敗軍之将"。

1944年,隆美爾受到謀殺希特勒的"7·20事件"的牽連,被迫服毒自盡。

丘吉爾曾在一次演講說"盡管我們在戰争中互相厮殺,但請允許我說,他(隆美爾)是一位偉大的将軍。"

“帝國之鷹”;納粹德國三大名将

"裝甲怪傑"--古德裡安。

古德裡安(1888--1954)德國陸軍上将。曾任裝甲叢集司令、坦克兵總監、陸軍總參謀長等職。閃電戰的創始人。

古德裡安是世界現代裝甲戰的先驅,被德國人稱為"裝甲之父"。

他提出的"在狹窄正面上集中使用大量坦克實施高速突擊"的理論,結合他那震驚世界的坦克突擊戰,使他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裝甲第一将"。

“帝國之鷹”;納粹德國三大名将

二戰爆發後,古德裡安将理論跟實踐相結合,閃擊波蘭,橫貫法國直抵敦刻爾克。蘇德戰場初期,指揮坦克部隊多次合圍蘇軍,連續創造了裝甲戰的經典戰例。

曼施坦因的"閃擊戰略",還是隆美爾的"沙漠戰術",以及古德裡安的"裝甲突擊理論和實踐",都對二戰的程序乃至世界軍事的發展産生了巨大的影響。

可惜三人的軍事才華,是綁在希特勒納粹德國的侵略戰車上的,每一份軍事才華的展現都是對人類文明的殘害和破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