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室,是封建王朝特有的産物。君主制的時代,出生在皇家就意味着有了鍍金身份,可以安享富貴,地位也比常人要高。但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清朝早在1912年就已經宣告滅亡,末代皇帝溥儀最後也是以普通平民的身份離世,人們通常早就忘掉了皇室特權。

但活在當代的部厘清朝皇室後代,卻還是惦記着祖上的榮光。今天要說的就是愛新覺羅·州迪,将他單獨拿出來說,是因為此人的作為在愛新覺羅後裔中顯得格外突出、特别。關于州迪的身份,他自稱是清朝皇族分支,多爾衮的10世孫,卻多次遭到質疑。
有人認為州迪隻是在虛假宣傳,但州迪卻說,在現代社會,要讓人相信皇室身份很難,是以質疑在所難免,他不會在意這些,隻是抱着保留愛新覺羅宗族文化的心态,時時刻刻敬奉祖先,不忘父親的訓導——父親是清朝的忠臣,自己從小就聽他教育不要“背祖忘宗”。
州迪的改變是從2002年開始的。據他講述,在此之前,家人生活比較低調,隻敢遵從漢風俗,他叫父親為“阿叔”,不叫“阿瑪”。但2002年之後,州迪覺得自己的身份不應該藏着掖着,自己年紀也大了,沒什麼好顧忌,就開始一點一點恢複滿清祖上的風俗:
首先就是日常生活用具都用黃色,黃色是帝王象征,為的是追思祖上功業。在州迪的家中随處可見古色古香的家具,臉盆木桶都是仿古式樣,他身上穿的衣服是黃袍馬褂,日常用的電話錢包、甚至眼罩、書簽、毛巾等物品,都要求采選黃色,将家裡映照得亮堂堂。
其次,州迪留着醒目的長辮子,就是清朝祖傳下來的“陰陽頭”。清軍入關之後勒令廣大漢族軍民一律将束冠發型改成“金錢鼠尾”,剃掉大多頭發,很多人以此為恥,但州迪不這麼想,他認為長辮代表了祖上曾經有過輝煌的歲月,留長辮也是自己表達敬意的方式之一。
州迪以龍裔自居,又将家中布置得與滿清王府一樣,自然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州迪曾經接受過采訪,也邀請衆人去他家中參觀,人們驚奇的發現,州迪對滿清皇族文化的喜愛簡直達到了狂熱的境地,他的屋中不但供奉着努爾哈赤和多爾衮,天花闆上還鑲嵌了滿清“八旗”:
正黃、正白、正藍、正紅、鑲黃、鑲白、鑲藍、鑲紅......不知道的人走進去,恐怕要誤以為來到了清朝考古博物館。州迪總是熱情地向來人介紹自己的身世,以及祖上的各種文化曆史風俗等,據他自己所說,大清雖然滅亡,但他希望這些傳統“能留一點是一點”。
不管人們怎麼用奇異的目光看他,州迪也不改初衷。州迪的鄰居漸漸習慣了他的做派,但有一件事卻令他們感到難以忍受:州迪口口聲聲說隻是保留傳統才做出這些事,但他還為自己家族設立了一條選妻标準,他聲稱為了保證皇族血脈的純正,自己與子孫隻娶八旗女子為妻。
他希望子孫能将這份傳統延續下去。州迪的妻子、兒子也都順應他的意思在家穿黃褂子,保持“王妃”、“王孫”應有的儀态,妻子梳福晉發式,兒子留長辮子,且經常跟着州迪一起回北方祭祖。小編私以為,州迪如果真要敬祖,大可在家低調行事,這樣高調恐怕醉翁之意不在酒,有招搖顯擺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