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蔣介石原名蔣中正,字介石,是上個世紀上半頁中國曆史上不可忽略的人物。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蔣介石軍裝照)

他是鹽販的孩子,出身草根,機緣巧合之下被孫中山看中,然後一路逆襲成為了華夏大地上短暫的統治者。

蔣介石雖然是最高統治者,但是他的天賦、才幹并非優異,周恩來曾評價過蔣介石:“他是個拙劣的戰術家,合格的戰略家”。

這句話概括的很好,蔣介石雖然在戰略方面有獨特見解,但不能靈活運用,導緻了自己一敗塗地,有很多方面可以證明:

一是對國民黨軍隊的訓練督戰不嚴,抗戰前期被打的節節敗退可以說沒有積極準備,但在後期,尤其是日本因被聯剿,戰鬥力大打折扣時,國民黨仍然被日軍打的一潰千裡,這明顯就說不過去了,給群眾、全世界留下了極其惡劣的形象。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日本鬼子對蔣介石的銅像進行羞辱)

更有甚者,在河南國民黨的部隊讓群衆包圍繳了械,蔣介石自己都承認:“我們這樣的軍隊隻有失敗!因為軍隊的腐敗到了極點,沒有一點紀律,在撤退的時候,一些官兵甚至禍害百姓,弄得民不聊生!”

作為國民黨的最高領袖,他可以通過指責軍隊戰鬥力底下妄圖洗清責任,但是有用嗎?畢竟兵熊熊一個,将熊熊一窩。

二是蔣介石對黨内的腐敗不管不問、聽之任之,導緻了整個系統腐化,根據記載,孔祥熙曾經擔任國民黨的财政部長,他與下屬A錢了近1700萬美元,人證、物證确鑿,輿論紛紛表示應該嚴懲。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孔祥熙照片)

但蔣介石僅是撤了孔祥熙的職,還說道:“要速辦速決,以免夜長夢多,被人落下口實”,簡直是不可思議!

第三是武力遏制共産黨的發展,即使在成立了統一戰線時,蔣介石也甚至公開表示:“抗戰成敗最大的關鍵,就是在如何制裁新四軍!”

做出讓親人痛、仇人快的事,蔣介石的目光實在短淺,而這一切與個人經曆和性格密不可分。

一、孤僻的愣頭青

1887年10月31日,蔣介石出生于浙江奉化縣溪口鎮,生母王氏曾有一段短暫的婚姻,後她的第一任丈夫因病去世,才嫁給了蔣肇聰,也就是蔣介石的生父。

不過在此之前,蔣肇聰也有了兩段婚姻,他的第二任妻子孫氏去世後才娶的王氏,結成了“再婚家庭”。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蔣介石母親和老年的蔣介石)

王氏生下蔣介石後,祖父蔣斯千為其取名“瑞元”,名字象征着“祥瑞”、 “元甲”,頗有寓意。

誰知,蔣介石卻成為了全鎮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的小無賴,為此父母愁破了腦袋。

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按照當地的習俗,蔣家每年都要拜堂祭祖,活動結束後每個孩子都可以領到芝麻餅。

小蔣介石為了第一個拿到芝麻餅,故意在泥堆裡打滾,弄得一身泥漿,然後用力往人群中擁擠,大家看後紛紛躲讓,蔣介石就這樣拿到了第一塊芝麻餅。

這件事說明蔣介石雖有頭腦,但是不是大智慧,而是小聰明,而且為了達成目的不擇手段。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中舉之後手舞足蹈的模樣)

此後,蔣介石6歲時便進入私塾接受傳統的封建應試教育,少時便開始學習晦澀的四書五經,學業是否有成不得而知,但在臨近考試時,清政府卻宣布改革,廢除了八股取仕。

此前在9歲時,蔣介石失去了父親,加上求學的挫折,少年的蔣介石形成了内向、木讷、孤僻的性格,口才也很糟糕。

蔣介石獨立性很差,十分依賴母親,根據他的老師毛思誠回憶,少年蔣介石每次離家上學前都會哭的一塌糊塗,聲音都驚動了鄰居,甚至在學校中還在偷偷抹眼淚,成為了同學中的“異類”。

根據他中學老師董成光的回憶,在中學期間,蔣介石不願意花時間和别人交談,他總是獨自跑開,然後在角落裡發呆。

清政府廢除了八股取仕後,他的老師試圖把寶壓在策論上,但很不幸,最終考的是新學,是以苦讀寒窗10年的蔣介石考的一塌糊塗,成為了同齡考生中的笑話,對他的打擊可想而知。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青年的蔣介石)

為了避免被閉門造車的老師們繼續耽誤青春,他的母親送她到奉化讀書,一直念到了20歲,但仍然無用。

蔣介石的母親有點動搖了,畢竟孩子年紀不小了,自己也想及早抱上孫子,于是母親給他安排了婚事。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中間女人為蔣介石的原配毛福梅)

此時蔣介石十分糾結,家中有嬌妻、老母加上24畝良田和一片竹林,回去繼續吃祖宗飯也逍遙自在。

正在搖擺不定之時,一個在日本鍍過金的顧姓老師給他指了條路,這個老師雖然是個窘迫的酸秀才,但是他口才了得,把自己曾經的經曆吹的是天花亂墜,也讓少不更事的蔣介石對出國學習向往至極。

但是對于一個在閉塞環境下成長的愣頭青,想要出國是何等的難事!他回去反複做母親和其他家人的工作,湊足了盤纏乘船趕向東京,他天真地以為隻要掏錢就能上日本的學校,但是被現實狠狠打了一棒。

當時清朝學生往東京上學需要政府的派遣,對于他的行為直接按照偷渡處理,還在家中有點積蓄,蔣介石買了個護照,然後就地參加教育訓練班學習日語,直到一年内被母親喊回老家。

二、留學時候的趣聞

第一次出國求學雖然失敗了,但蔣介石的改變巨大,他一改孤僻的個性,變得熱衷于交際,糟糕的口才雖然并沒有徹底糾正,但也改善了很多。

在日本,他結識了日後革命的老大哥陳其美,後經過介紹,認識到了蜚聲内外的孫中山,可謂鹹魚大翻身。

回國後不久,蔣介石運氣很好,直接考入了保定陸軍學堂,學習一年之後,剛好有三名日本留學士官互毆被開除,日方同意再從保定學院補充三名學生。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蔣介石憑借學過日語的“長處”再加上金錢攻擊,如願去日本軍校留學,正式開始了軍事生涯。

在日本,他準備徹底改變自己孤僻的性格,他更加熱心結交朋友,積極參加各種聚會,然而再怎麼改,他始終改不掉脾氣容易失控的性格。

早在17歲在奉化就學時期,這個農村的孩子就曾經被其他同學鼓動,傻乎乎地被當成槍使,他在學校公開斥責校長,要求改善教學,險些被開除。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在日本求學時的蔣介石)

在日本就學時期,一個日本教官在課堂上公開嘲笑中國擁有的僅僅是四萬萬微蟲,别的中國學生都低頭不吭,蔣介石一步沖到講台,把粉筆盒摔得稀巴碎,然後和教官争吵,不懂得收斂脾氣,不過此時他心中或許有一絲正義。

在日本讀書時,他經過介紹,加入了同盟會,主要工作就是幫會裡買地圖。

據蔣介石的老鄉楊志春回憶,蔣介石經常會購買中國各地的戰略地圖,但此類地圖主要是在原大地圖的基礎上添加标記批注,并無太大的戰略意義。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日本人繪制的中國地圖)

但蔣介石卻經常買下來,并送到同盟會,楊志春問道:“這些圖多少錢一張?”蔣介石說道:“一般需要幾十塊,貴的有幾百塊,最便宜的也幾塊錢。”

楊志春驚呼道:“你被日本鬼子騙了,這些東西在上海很常見,一張地圖最多才一塊錢。”蔣介石聽後,臉色十分難看。

楊志春繼續問道:“你買了這麼多,錢是從哪裡來的呢?”原來同盟會并沒有給他費用,他完全是自掏腰包,

蔣介石神秘一笑,他說自己經常裝病領補貼,原來根據規定,在外留學期間,留學士官生病可以獲得3-5元的補貼。

而日本一些私人診所因為缺少客源,經常會開具各種證明,來換取回扣,而蔣介石經常一開就是一二十天,弄得大家都以為他身體羸弱。

在後來,辛亥革命爆發後,在孫中山等人的号召下,蔣介石脫下校服穿上軍裝,開始了波瀾起伏的人生。

三、奪命刺客

剛回國不久,蔣介石便接到老大哥陳其美交代的第一個任務,刺殺革命人士陶成章。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陶成章)

那麼陶成章犯了什麼錯呢?其一是政治見解,陶成章成立的光複會意在“光複漢族,還我河山”,也就是主張建立漢人統治的政權。

孫中山為首的同盟會主要是想推翻清政府,建立資本主義國家,他們政見上的沖突難以調和,最終演變成對立關系。

另一件事就是陶成章為人刻薄,在上海光複之後,陳其美計劃在當地籌資25萬,用于開辦銀行,是以希望得到浙江政府總參事陶成章的支援,但陶成章想都沒想就拒絕了。

陳其美也是不死心,在一次大會上,他突然站起來重提籌資開銀行一事,并質問陶成章為什麼不提供幫助,可陶歪着嘴諷刺道:“我知道你愛娼,給你錢了,你挪用了怎麼辦?”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陳其美)

陳其美受此等羞辱,自然是怒不可遏,他掏出槍對着陶成章就要打,幸虧被人拉住,才避免了一場流血事件,不過兩個人是以也結下了梁子。

另一件事,就是陶成章自己作死,他頻繁攻擊同盟會領袖孫中山。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孫中山)

在孫中山為革命籌集經費之時,陶成章在各地演說,指責孫是在用革命為幌子謀利,還在報紙上公開聯合其他人對孫中山進行污蔑、讨伐,甚至吆喝着要開除孫中山的總理職位。

種種因素疊加在一起,讓陳其美和蔣介石下定了必殺陶成章的決心。

1912年1月14日淩晨兩點,在上海的光慈醫院205病房内,蔣介石和另一名刺客蹑手蹑腳地溜進了房間,然後推了推一個背對房門、酣睡的病人輕聲說道:“陶先生,陶先生!”

陶成章翻過來身,睡眼朦胧地說道:“誰啊?”話音未落,槍聲驟然而起,午夜的甯靜被打破,因為子彈從臉頰射入大腦,陶成章當場身亡。

蔣介石再一次被人當成了槍使,他雖然成功完成組織交代的任務,但導緻了新興的革命勢力之間的信任全無,嚴重削弱了革命力量,也給袁世凱等封建殘餘卷土重來提供了可乘之機。

蔣介石的行為也開啟了革命政黨之間惡性鬥争的先例!行為實在是贻害無窮!

四、搞獨裁無能,搞民主又無量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蔣介石)

後來蔣介石神奇般地成為了國民黨的最高統治者,但他沒興趣搞民主,卻有興趣搞黨國,于是開始了白色恐怖,打壓崇尚民主、自由的共産黨。

蔣介石既然不搞民主,那就專心搞獨裁就是了,但是他自卑、孤僻的性格導緻了自己在政治上的軟弱無能。

他一生多次下野,談何具有獨裁的權威?當時有人在《大公報》發表了《看重慶,念中原》的文章來諷刺國民黨的腐敗和蔣介石的無能不作為。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舊社會饑民正在割樹幹吃)

文章大意是中原的百姓都快把樹皮、觀音土都吃光了,而重慶的國民黨權貴仍然富得流油,變着法的消費。

蔣介石看到文章後立馬拍桌大怒,他指令《大公報》停刊三天以示懲戒,然後三天複刊之後,一切照舊,他還是沒有當獨裁者的能力。

五、複雜的情感經曆

蔣介石十分孝順,無論母親說什麼話,他都會點頭說是,1921年,在母親病危期間,蔣介石一直侍奉在母親的身邊,朝夕喂養湯藥。

在母親最後的日子裡,他在夜晚時聽到母親痛苦的呻吟聲,也是心疼的夜不能寐,然後他下床握着母親的手測量脈搏、感受體溫,恢複正常之後才“優心略安。”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蔣介石與母親)

在母親的忌日,他給自己立下準則:無論新曆舊曆,但凡是蔣母忌辰,不動氣、不禦色、不食葷、直至終身,以表哀思。

蔣介石貪圖美色,在日本讀書期間,他在學校旁邊的樹林中公開與其他女人調情。

一個中國留學軍官路過,他仔細一聽,男的竟講着一口流暢的浙江口音中國話,這名軍官覺得在異國衆目睽睽之下調情有損中國人的形象,立馬把蔣介石揪了起來。就這樣,蔣介石認識了老大哥陳其美。

1916年,陳其美被蔣介石刺殺,陳屍街頭,竟無一人敢認領屍體。蔣介石失聲痛哭,找了輛車給大哥收屍。

當他趕到案發現場的時候,陳其美的遺體孤零零地躺在地上。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孫中山與陳其美)

見到這樣的情景,蔣介石無比悲痛,撫屍大哭。随後,他将陳其美的屍體背上車,拉回自己家中,以結拜兄弟的身份,為陳其美披麻戴孝、隆重發喪。

不久孫中山也從日本趕了回來,當場發出了“失我長城”的感慨,也對蔣介石開始刮目相看,有意提攜。

還有另一件事,也能展現他的複雜情感,是關于族親和恩人的故事。

蔣介石的這位族親叫做蔣妙月,是蔣介石父親的堂妹,從輩分上來說是蔣介石的表姑。

同時蔣妙月的丈夫叫做孫琴風,是蔣介石生父第二任妻子孫氏的兄弟,是以從婚姻關系上來說,蔣介石還要稱呼蔣妙月為舅媽,他們有着多重的親戚關系,是以可謂是親上加親。

1913年,蔣介石革命失敗傳回家鄉,被袁世凱懸賞3000大洋通緝,處境十分危險,于是就暫時躲到蔣妙月家中。

有一天,追兵得到了蔣介石藏匿的消息,就前來抓捕,蔣妙月不畏艱險,挺身而出,機智地引開了追兵,蔣介石得以逃過一劫。

在後來,蔣介石雖然拿到了去日本軍校學習的名額,但此時蔣家經濟窘迫,無力支付留學費用。得到消息後,蔣妙月和丈夫變賣了20多畝良田,給蔣介石湊足了盤纏,在上學時也經常郵寄一定的生活費。可以說,蔣妙月對待蔣介石是恩重如山。

此後蔣介石仕途是順風順水,他知恩圖報,每次對孫琴風、蔣妙月夫婦都是畢恭畢敬。

每次回家鄉,蔣介石都去兩位老人家中聊聊天,還吃一口蔣妙月做的可口飯菜,是難得的惬意時光,這個習慣也影響了蔣介石的兒子蔣經國。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蔣介石與蔣經國)

蔣經國沒事也經常往蔣妙月的家裡跑,有一次,蔣介石剛到村口,就發現蔣妙月早就在這裡等待,他高興地跑過去,邊跑邊喊舅婆,可以看出,祖孫的感情非常深厚。

1949年,國民黨撤向台灣,蔣介石帶走了80噸黃金、120噸白銀、50多萬件稀世珍寶和60多萬的專家、學者,當然他也忘不了蔣妙月一家。

但當時蔣妙月已經年近80歲,她表示自己老了,走不動路了,也不願意客死他鄉,是以并沒有跟着蔣介石去台灣。

上個世紀60年代,汪日章(蔣介石的遠房親戚,曾擔任蔣介石秘書,同樣也稱呼蔣妙月為舅媽)去看望蔣妙月,他發現舅舅孫琴風已經去世多年,女兒已經嫁人,95歲的舅媽無人看管,獨自一人艱難地生活,處境十分凄涼。

汪日章心中十分難過,于是當即寫信給周總理,請政府予以照顧,信件寄出後,汪日章十分後悔,因為他知道周總理忙于工作,需要他操心的事很多。

一個孤寡老人的事情不應該去麻煩他,汪日章自己努一把力,照顧照顧就是了,是以汪日章雖然寫了信,但是心中并沒抱很大希望。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周恩來)

可出人意料的是,周恩來不久就回信了,他做了詳細的安排,首先是督促奉化縣對蔣妙月的生活妥善安排,其次是征求她的意見,要不要去台灣,由蔣介石照顧。

總理的苦心沒有白費,蔣妙月雖然年過九旬,但身體也算是硬朗,對蔣介石也有清晰的記憶,她向當地部門表示,有機會的話,願意去台灣。

當時海峽兩岸未開放交流,人員不得來往,在周總理的協調下,大陸終于和台灣那裡取得了聯系。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蔣介石此時也是70多歲的老人了,他聽到這個消息後十分的高興,立馬準許了舅媽“入台”的申請,後來,蔣妙月在女婿的陪同下,輾轉香港來到了台灣。

蔣介石對舅媽的到來十分重視,他派蔣經國專程到香港去陪同迎接,自己也在台灣機場親自接機。

時隔17年,蔣介石終于盼來了已經95歲高齡的舅媽,這位舅媽也十分高興,她親自下廚,給蔣介石做了一碗湯圓,讓蔣介石在此品嘗到了家鄉的味道。

據說蔣介石此時兩眼含着淚花,他對周恩來的義舉給予了高度評價和感激。

後來,蔣介石和妻子宋美齡用心照顧這位救命恩人和舅媽,給了她一個安靜、祥和的晚年,一直照顧到老人去世。

這段曆史在當時屬于秘密,直到20世紀80年代,随着大陸和台灣關系日益改善,才被披露出來。

這段曆史中,我們可以看出來蔣介石這位自私、殘忍、軟弱的政客也有溫情的一面。

同時,我們也能通過這一段曆史,見證新中國成立初期,偉人們和國家上司人在促進祖國統一方面做出的努力和貢獻,這些值得後人終身學習。

蔣介石:出身草根最終逆襲為總統,手段陰狠,性格卻十分懦弱

參考資料:

《搜狐網-蔣介石的早年成長經曆與個人的特質》2015年6月26日期刊。

《豆丁網-蔣介石年輕時在保定軍官求學時的經曆》2010年12月1日期刊。

《騰訊網-蔣介石為何要刺殺陶成章》2015年12月15日期刊。

《鳳凰新聞-揭秘蔣介石做過十分符合孫中山心意之事,刺殺陶成章》2016年10月5日。

《百度-她是蔣介石的救命恩人和親人,卻晚景凄涼,周總理親自訓示:就這麼辦!》2018年1月7日期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