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古人打仗,前排士兵明知有危險,為何沒人膽怯?專家:上比不上強

打仗時,沖第一排的肯定都是最危險的,這件事應該沒人能否認。尤其是冷兵器時期,在沒有大型熱武器直接精準打擊敵方中心的時候,都是靠着士兵去一刀一槍打下來地盤,這樣的戰鬥被稱為“白刃戰”。

古人打仗,前排士兵明知有危險,為何沒人膽怯?專家:上比不上強

二戰的參與國家基本分為了兩個陣營,一方是以德國、日本以及意大利為首的法西斯軸心國,另一方則是以抵抗法西斯侵略而聯合起來的國家則被稱為同盟國陣營。軸心國中,意大利一直是一個很奇怪的國家。

他們當時的總理墨索裡尼乃是二戰元兇,法西斯主義的創始人,是以意大利才會進入軸心國陣營;但他們的軍民反戰情緒又非常高,意大利士兵是能不打就不打,碰到敵軍投降就完事了,還會幫抓住自己的軍隊修建戰俘營。

古人打仗,前排士兵明知有危險,為何沒人膽怯?專家:上比不上強

但意大利戰鬥力真的就那麼弱嗎?并不是。意大利有一場非常出名的戰役,那就是在斯大林格勒戰中,軸心國已被蘇聯包圍,連德軍都無可奈何;卻沒想到意大利士兵直接利用白刃戰闖出包圍,勇猛之姿一掃往常形象。

古人打仗,前排士兵明知有危險,為何沒人膽怯?專家:上比不上強

這就是為何在冷兵器戰役中,為何第一排士兵明知有危險,卻還搶着上的原因,為了生命安全,雖然這種生命威脅跟意大利軍面臨的肯能不太一樣。古代關于戰俘其實待遇很差,甚至很多時候都不接收戰俘。為什麼?因為很可能收編了戰俘後,自己原本的軍隊會受到影響;加入來幾個别有用心之人,甚至己方部隊是以潰散都有可能。

古人打仗,前排士兵明知有危險,為何沒人膽怯?專家:上比不上強

在這種情況下,古代戰俘大多數面臨兩種情況。一是就地坑殺,比如說戰國時期,秦國大将白起坑殺40萬趙軍之事,這40萬趙軍可都是投降之兵。另一種情況則是會被發配去邊疆墾荒,每天辛苦勞作,背井離鄉不得還。

古人打仗,前排士兵明知有危險,為何沒人膽怯?專家:上比不上強

這兩種境況無論是哪一種,都不是他們所能承受的,是以古代兵卒在戰場上才會一往無前,因為隻有取得勝利才可能活下去。第二種原因則是因為軍紀,或者說軍法。軍紀這種情況,先秦時期就已有,比如說我們在古裝劇中經常看到的“株連九族”大罪,最開始其實是出現在軍中。

古人打仗,前排士兵明知有危險,為何沒人膽怯?專家:上比不上強

《尚書》記載,夏啟跟商湯兩位明主為了保證士兵在戰場上不會因為膽怯撤退,想出來一種刑罰,規定如果有不遵守軍紀擅自撤退者,父子一起受到株連。除了連坐罪之外,還有一些别的規定,比如說夏啟在《甘警》中的言論:“用命賞于祖,勿用命戮于社,予則孥戮汝。”

古人打仗,前排士兵明知有危險,為何沒人膽怯?專家:上比不上強

說完了失敗的威脅,君主的要求等原因後,我們再來說一說這第三種,那就是獎賞。古代是按斬殺敵軍首級來論功行賞,在攻城戰之中則是率先爬上城牆的士兵能得到最大的獎勵。那些普通百姓被迫參軍,一去就是好幾年,很可能一不小心就身死命消。

古人打仗,前排士兵明知有危險,為何沒人膽怯?專家:上比不上強

既然都是死,為何不勇猛一點,多攢些軍功下來,運氣好能夠封侯拜相,運氣不好好歹也能給家人多留點好處。這三種原因加起來,就成為了古代打仗時,哪怕前排士兵明知有大危險,還沒人會後退的原因,因為上比不上強,再結合古代特殊的社會環境,換你你也上。

參考資料:《尚書》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