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三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戰:十萬餘人參與,奠定了三國格局

衆所周知,在三國時代大大小小的無數次戰争中,卻僅僅隻有三場戰役,便決定了三國的最終走向。一是官渡之戰,曹操擊敗袁紹。自此之後,曹魏集團入主中原,随後又雄霸北方,并成為了未來幾十年内的第一霸主。二是赤壁之戰,以孫權為主力的孫劉聯盟,擊敗了如日中天的曹操。此役過後,蜀漢集團趁機發展壯大,三國鼎立之勢初步形成。三是夷陵之戰,陸遜擊敗劉備。由此,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勢徹底奠定下來,并維持了幾十年的相對穩定。

三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戰:十萬餘人參與,奠定了三國格局

事實上,夷陵之戰想必前面兩場戰役來說,規模确實有些不夠。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這場僅有10萬餘人參與的戰鬥,卻直接影響到了魏蜀吳三國之間的局勢。而最為顯著的結果便是:魏國繼續觀望,獨占天下十之七八;吳國成功守住荊州,從此安偏安一隅;而蜀國卻接連遭受重創,後期人才凋敝,已經無力再圖中原。

三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戰:十萬餘人參與,奠定了三國格局

當然,曹魏作為一個觀望者,本身的實力并沒有收到多少影響。而東吳在戰争前後,依然沒有多大變化,隻是鞏固了江東集團的穩定罷了。在此,筆者便不過多闡述。分析局勢來看,夷陵之戰開始以前,蜀國有益州與漢中之地,且地處西南,地理位置優越。此時的蜀國無疑可以和魏國一較高下,局面也正是“兩強一弱”。而夷陵之戰結束以後,蜀國遭受重創,隻好與東吳重新結盟共同抵禦魏國,局面變成了“一強兩弱”。是以接下來,筆者便着眼于蜀國,來闡述一下這場戰争對蜀國帶來了各種深遠影響。

三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戰:十萬餘人參與,奠定了三國格局

首先,蜀漢集團的人才出現了嚴重斷層。造成這個現象的,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是荊州派和中原派将領的損失。自從劉備失去荊州三郡之後,關羽、張飛、馬良、傅彤等人相繼死亡。但值得注意的是,荊州集團的不少大将都紛紛折損在了這段時期,一時間,蜀中人才出現斷層。其二便是諸葛亮的親力親為。自古巴蜀多才俊,可惜諸葛亮害怕益州本土勢力擡頭,始終對他們進行着打壓政策。

三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戰:十萬餘人參與,奠定了三國格局

不僅如此,即便是荊州集團内部的一些才俊,也并沒有得到鍛煉的機會。諸葛亮死後,蜀國先是有陳祗亂政,後來還有宦官黃皓專權。廖化年過七十以上,還被劉禅委派去做先鋒。盡管前者是一員文武雙全的大将,但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蜀漢年輕将領未能獨當一面的窘境。劉備死後,益州士族與西南蠻夷互相勾結,在邊境發生了叛亂。

三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戰:十萬餘人參與,奠定了三國格局

諸葛亮本可以派遣一直上将前去平叛,但便觀營中諸将,竟無一人可但此重任。無奈之下,諸葛亮隻好等待了兩年,直到國内局勢稍微穩定下來,這才親自率軍平定了叛亂。在諸葛亮北伐期間,且看他帶的人馬,無非是魏延、趙雲、馬谡、王平等人,這其實就充分說明了他對益州本土勢力的不信任。而諸葛亮委派馬谡前往鎮守街亭,也其實是出于一種無奈。

三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戰:十萬餘人參與,奠定了三國格局

其次,荊州集團再也無法壓制住益州本土勢力。在諸葛亮生前,他一直在擔心益州本土勢力的擡頭,但都是收效甚微。在此情形之下,諸葛亮隻好培養王平、姜維等人,來代替自己繼續壓制心懷不軌的土著勢力。但是姜維因為降将出身,再加上在費祎之死中有着很大嫌疑,是以不受後主劉禅信任。姜維被排擠出中樞後,益州本土勢力開始複蘇。在鄧艾帶領二千兵馬兵臨成都城下以後,以谯周為首的益州本土勢力開始力主劉禅投降,直接導緻了蜀漢集團的最終覆滅。

三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戰:十萬餘人參與,奠定了三國格局

最後,蜀漢集團在夷陵之戰後,已經無力進取,最終坐等滅亡。蜀中無疑是一個好地方,這裡地廣田多,人口充足,是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和長江之于東吳一樣,蜀中雖然險要,但終究不是長遠之計。想要繼續存活下去,則必須銳意進取。這也是諸葛亮、姜維常年北伐的原因。北伐雖然讓蜀國落得了窮兵黩武的境地,但好歹能讓其看到一絲希望。如果不進行北伐,那麼蜀國滅亡則是注定的一件事。

三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戰:十萬餘人參與,奠定了三國格局

但是北伐沒有成效的關鍵一點,便是蜀中精銳不足以支援蜀國銳意進取。荊州三郡和上庸上郡的失守,讓蜀國面臨到一種極為尴尬的境地。倘若蜀中往東進軍,則一出永安,便會受到東吳軍隊的制止。在缺少水軍的情況下,這條路根本就行不通。那麼蜀國水軍又去哪了呢?一方面,最精銳的荊州水軍與關羽一同葬送在了孫權手中;令一方面,而另一方面,在劉備敗退永安之後,黃權、龐林帶領的江北軍(即益州水軍)孤立無援,隻好投降了魏國。且在短時間内,蜀國已經沒有實力再訓練出一支水軍。正因如此,蜀國向東進軍是完全行不通的。

三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戰:十萬餘人參與,奠定了三國格局

出于這方面考慮,諸葛亮隻好北上伐魏。而從諸葛亮數次北伐的戰略來看,他卻始終将目光放在了隴右地區。隴右五郡可以說是諸葛亮夢寐以求的地盤,因為這裡不僅接壤漢中,更是威脅到了曹魏集團的北方根基洛陽。一旦諸葛亮成功取得隴右地區,那麼完全可以作為蜀國抵禦魏軍的天然屏障。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期間,他就出其不意,趁機襲取了隴右的天水三郡。隻可惜馬谡此時卻丢失了街亭,緻使蜀中運糧要道被斷。無奈之下,諸葛亮隻好遷走了三郡百姓,暫時退出了隴右,第一次北伐最終宣告失敗。在後來的幾次北伐戰争中,因為魏國早有防備,諸葛亮攻取隴右的計劃終究沒有實作。由此,他為蜀國續命的計劃徹底失敗。

三國影響極為深遠的一戰:十萬餘人參與,奠定了三國格局

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百年身。恐怕劉備當初自信滿滿,隻帶了不到五萬精兵伐吳之時,他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次大意,竟然會斷送了整個蜀漢集團的未來吧。

參考書籍:《三國志》

繼續閱讀